专栏名称: 德慧智
品读道德根文化图书,饮用传统文化源头甘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墨香中华  ·  古代绝美“船名”当网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德慧智

金水分形  阴阳和静——秋分的寻根探源

德慧智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9-26 19:00

正文

干支纪年:丁酉年 己酉月 丙辰日

 


(一)“秋”字的字源与字义


请参阅《立秋》篇。


表4-1  秋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籀文(古文)

小篆

楷体

 

 

 

 

 

(二)“分”字的字源与字义


表4-2  分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

 

篆体

 

金文

 

楷体

 

从表4-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分”,会意字,古代从八,从人,汉代改为从八,从刀。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汉代的这个变化已经违背了文字创造的本义,是把人引向离开人本体而来谈事物。“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黑白分明、死生分别等等各类的成语和名词,都表明了它的一分为二的含义。


“八”下从“人”,则文义更广泛而深刻;“八”下从“刀”,则只是知识与物相文化层面的分义,缺慧识文明层面中质象类的意义,也就是把人体内的“分”加以封杀、剔除了。《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黄道和赤道相交叉的这一个临界点,地球刚好绕着太阳运转到了此处,在这个点上夜晚和白天平分了,平分秋色是收获,平分春色是生长。


篆文中的第三个“ ”,虽然字形复杂,但却全息地象形表意出修身者身中生“人”之义,分阴阳,别天地,把握住了分合之义。从这个篆文的“ ”,我们可以看到,修身过程中,是在鼎器内分后天和先天质象之圣。培贤育圣的圣人之人形,就坐在体内的黄庭之地,需要将其培养成功,“分”成功,使其在阴阳分离的前提下能阴变为纯阳。这个“分”,才是秋分的根本含义。我们应当回到慧识悊学文化层面的意义上去,把握好这个分的重要性,那才能够告别汉字以“刀”劈而分、单纯用于物相之分的局限与错误,真正把握好如何“人法天”而修身,在质象境内实现体内真正的秋分,培贤育圣。


 

“分”与“合”相对应。《说文解字》:“分,别也。”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辨别区分,分给分配;离开,离别,分散,隔开,排解,调和矛盾。综合而言,这些意思全部都是将其译之为外用,所以就将字的下半部分改成为了“刀”。


用一个“人”,就提示着要在“人体”内进行返观内视的修身实践,在体内要分阴别阳,分别天地,将这些分析清楚,分辨明白,才能知道如何在内天地当中进行实践。在内部阴阳当中把握,要做到和合四象,而不是进行分割、分离。如果不返观内照自己身体之内,那么自己体内的天地一辈子不相合。阴阳不相合,就会长期处在意识状态下的分离环境之中,障碍我们修身提升,既难以净化,也难以提升,更不用说再造和进化到一个更高的层级。


“秋分”的“分”,在进行了说文解字以后,要真正将它用到我们身体内部去,只有内成才能外就,使外用的“分”(这个刀的分)达到真正的公平。倘若不识自己生命体内之“分”,就不会在外用治事的时候达到公平合理。如果不全面了解外在的“分”与内在的“分”具有极其相似的内在关系,也就解不开人世间的离别、分散、隔开、间隔等产生的本质性原因。


 

(三)秋分的词义


要整体把握住秋分时节的人与天合一,顺天应用于人体内的修身,治理生命内境,同步于天象自然规律与法则,这就是秋分的深刻内涵。


将“秋”与“分”进行组词,具有物相治事和修身内求的双重含义。在一年的周期律中,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9月22日至23日期间来临,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在年度周期律中,春分秋分,人生百年,昼夜各分。在修身明德中,金水分形,阴阳和静。将“分”用在体内,就知道如何去金水分形,该合的合,该分离的,将先天与后天分别对待,把其中的精华提纯出来,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阴阳和静。


 

摘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来购买此书!



推荐 | 新书《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

推荐新书 | 德解《弟子规》 一次“德解”的尝试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简述

八月阴中收声,故不再打雷—— 秋分物候

秋分以后主要是要防治秋燥——秋分的正善治养生

秋日饮食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口识养生

喜欢吃辛辣的人,肺气肯定不足 —— 秋分肺臟养生之要

秋分怎么玩?——秋分习俗

“德解弟子规”  不只说“规矩” ——德解《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如何让孩子自觉抵制非德的行为和非德现象——什么是“德”?

五德与身心健康以及命运顺遂——“德解弟子规”不只说“规矩”

《德解弟子规》与《弟子规》的巨大差别 ——“德解弟子规”  不只说“规矩”

说“弟子” 谈“规矩”

掌握“规矩”背后“以德修身”的内涵——“德解弟子规”不只说“规矩”

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诵读效果的天壤之别——启动先天肾气!

为什么古人说“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凤毛麟角”——揭秘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的能量差异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命脉

真诚的孝心是做人的根基(吴致知)

“孝”与“老”——析“孝”字,寻孝道文化之根

孝不孝是次要的问题吗?——孝道思想的根本

抛弃德的孝道,是无根之木———如何立体式的践行孝道文化

你发现细胞内的善粒子了吗?——孝道的能量来自善

明孝道层级之分,做真诚至孝之人

经典诵读开启心音——掌握生命能量的三种元素

脾胃信土之气是后天之本

人体生命有三种能量——21世纪以后是一个“音”的运用时代

孩子注意力严重不集中怎么办?——脾胃信德土的培养是关键霜降,

古代中国的数学水平高深莫测——不可思议的“善数”技艺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中国的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德育文化

为什么人们脾气会变坏?——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一)

怎么才能有一个好脾气?——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