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学院师生党员同志对党史的学习教育,加深对中山大学历史的了解,赓续革命先驱的红色血脉,2021年4月24日,
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善民教授带领本科生党支部党员前往中山大学原文明路校区开展党史校史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管理学院党委谢曼华书记、周晶副书记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党史校史学习教育活动,师生党员们参访学习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原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鹅黄色的建筑掩映于绿意之间,馆内的雕栏屏障、烽火炮台映入眼帘,历史从不因岁月流逝而斑驳,反倒历久弥新。
鲁迅纪念馆的前身是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同志们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内的历史陈列,认真聆听了关于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党人探索民主革命艰辛历程的讲解,深入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给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及当时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共同重温了那段革命岁月。大家重温了中山大学筚路蓝缕的建校历程,感受了中山大学先贤们坚持教书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尚理想与坚韧不拔的理想信念。
党员同志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与广东的不解之缘,感受在内忧外患的时代中,新文化运动的先锋鲁迅先生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深藏在文字里呐喊的力量及胸中的道义情怀。大家表示,需要学习鲁迅先生这种高度的爱国和革命风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担当时代责任,砥砺前行。
在中山大学会议室旧址,李善民副校长为党员同志们讲述了中大师生无论何时都坚持学习、投身革命的动人故事。他指出,
中山大学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党员同志们只有认真了解校史,学习党史,才能树立责任感,鼓舞斗志,承担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接下来,党员同志们来到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山大学与图书馆的渊源以及革命广场的故事,省立中山图书馆是连接了过去和当下,党员同志们在观展中追寻红色记忆,在交流中感悟厚重历史。
随后,党员同志们寻访了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始建于1929年的天文台,是中国最早的高校天文台,也是广东省第一座天文台、中国第二座正式命名的天文台。党员同志们深深感受到前人仰望星空、艰苦奋斗,以天文研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之梦以及开拓创新、热心教育的科学精神。
通过党史校史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党员们同志深切了解了中山大学在原文明路校区的建设历史,回顾了中国革命先驱在中山大学的奋斗历程。本次活动引导了中大学子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以史为鉴,锤炼品德,坚定理想信念,激励中大学子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坚定奋斗目标,鼓舞斗志,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事业!
部分学生党员感想:
在大钟楼旧址,我了解到鲁迅先生为国为民的气节让人钦佩;在广东省立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让我感受历史的脉搏;在天文台旧址,观测台讲述着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这三个地方将中山大学与党的历史紧密交融,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山大学的历史渊源,感受到了革命人士的高风亮节,增强了对党与学校的归属感。
此次党史校史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中,鲁迅纪念馆令我印象最为深刻。馆中按时间顺序以手迹、图片形象地展现了鲁迅先生不朽的一生,反映了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从鲁迅先生的人生历程中可以看到,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人生与共产主义事业紧密相连,并献身于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时,他才能在遇到任何苦难和挫折时都不改初衷、矢志不渝。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也应像鲁迅先生一样,在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信念。
虽然整个参访时间不算长,但站在大钟楼旧址前,我们仍然能够穿越百年时空,感受到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自创立初期就秉承着的初心与使命,重温了中山大学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学习党史、校史,从中汲取宝贵养分,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百年薪火!
通过参观,我们深入了解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历史,重温了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篇章。寻访中山大学的起源之地,我们看到无数中大前辈们奋进革命的身影。作为新时代的中大学子,我们也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