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MF8335航班,紧急救援! ·  2 天前  
南国都市报  ·  明天开幕!先睹为快→ ·  3 天前  
新华社  ·  6户中央企业12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  3 天前  
江南晚报  ·  首创!先看工程再买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难忘中国之声—广播传奇】藏语广播的开播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22 11:05

正文

想听声音大片,请点击音频!

快听,不然你会后悔哟!


记者手记

 
为广播,青春不会消逝

作者:柴婧


去王魁英老人家采访的时候,她坚持到门口接送我,她没打伞,也不穿厚外套,身体硬朗,中气十足,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已经年过八十的人。我于是很好奇,是什么能让老太太保持这么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



2015年9月接受采访时的王魁英


那几天王魁英家的房子正在整修,好多东西都装箱归置起来,但聊高兴了,她能准确地在大衣柜里找到一个大信封,里面分门别类,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下了她与藏语广播共同度过的五十年岁月。



曾经的老照片和获得的证书,王魁英一直悉心珍藏


王魁英是地道北京人,作为当年中央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第一期学员,她两次去西藏实习,她胆大活泼,实习期间每天都去八角街逛,跟藏族同胞聊天,“咱们电台要我的主要原因,是我口语特别好,说的音特正。”其实不用开口,穿着藏服的王魁英,就是我心中“卓玛”的样子。



年轻时身着藏服的王魁英


藏语广播开播初期,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打字复印机,着急的时候就直接把报纸剪成一条条的拿去翻译。生活上也很困难,王魁英说,大家手里都紧,要是赶上谁生病,还得互相帮帮忙。可是你看,当年这些广播人,无论是否面对镜头,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下班后,他们的表情,无一不灿烂生动。



刚刚下班的王魁英和同事们


就如王魁英所说,也许我们条件挺差,也许我们翻译得不好,也许我们播出质量不高,可我们在尽最大努力将中央的声音传递出去,这就是最大的胜利,大家都干得特别起劲儿。


在采访结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每当走在同样的大院里,我会很多次想起这几张照片,当年的前辈也正是我们现在的年纪,在大好时光里做着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实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样度过的青春永远不会消逝。



广播传奇——藏语广播的开播


藏语广播开始曲


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开办少数民族语言广播,首先筹备的就是藏语广播,中央邀请和抽调了著名藏学家于道泉和一大批藏族干部参与藏语广播开办的工作。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1950年5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第一次回响在西藏这片土地上。当时,西藏还没有解放,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广播节目,成了西藏群众了解中央政策的重要渠道。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藏语的王魁英(一排右二)


开播初期短短30分钟的节目,制作起来却并不容易。王魁英是当年中央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第一期学员,毕业后她被选拔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一名藏语翻译。她说,藏语节目刚开播的时候,连播音员都没有。


王魁英:据他们给我讲,我来之前,还没有播音员,那时候是请民族出版社一个喇嘛来给播音,就是很简陋的,语言也说不清楚,但是播出了,后来西藏参观团来北京参观来,一瞧有一些个能够播音的、能够翻译的一些人,电台就给留下了。


没有专门的录音间,也没有器材,物质条件的匮乏自不必说。


王魁英:我们那时候条件很简陋,都没有什么打字机,都是有一个能刻字的,每天的新闻拿来,一条条剪完他们给刻字复印,拿上来我们来翻译。



王魁英(左一)和同事们开会探讨业务


由于当年没有出版标准的藏汉字典辞书,新时期的名词术语又不断涌现,广播稿的翻译成了最大的困难。


王魁英:刚开始播音的时候,碗都不知道怎么翻(译),后来我们翻(译)成“秋同雅立”(藏语音),秋是水,秋同是喝,喝水的那个碗,这么翻(译)。那些外国的东西、国际名词是很难翻的。所以那个时候翻译的质量很不好,但是我们坚持播出去了。咱们那时候没有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说,播了,有人听了,这是党中央的声音,这就是个胜利!



王魁英(后排右二)和同事们在广播大楼院里合影


藏语《新闻和报纸摘要》


几十年来,藏语广播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播出的时长也逐渐增加,如今藏语频率每天18个小时的播音,为藏区群众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难忘中国之声——广播传奇

出品:难忘中国之声工作室

总策划:蔡小林 

监制:李伟、武俊山 

记者:柴婧

播讲:长悦

新媒体编辑:韩健、周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