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这篇文章有点意思,虽然是一篇m6A甲基化的研究,但却做成了夏老师有点看不懂的样子。这篇文章就是清华大学刘万里团队,发表在25.5分的Cell大子刊Immunity上的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ASC(抗体分泌细胞)的B细胞中,IgG1的mRNA的聚腺苷酸化和m6A甲基化修饰,对于IgG1抗体产生的作用:
B细胞利用表面的BCR(B细胞抗原受体),来识别抗原并启动信号传导。而B细胞产生的IgH(免疫球蛋白重链)有mem IgH(膜结合)和sec IgH(分泌型)两种,但实际上这俩用的是同一个基因座,ASC中mem IgH通过APA(选择性聚腺苷酸化)可以转为sec IgH。他们想要分析的是Ig的mRNA,在3'UTR上的m6A甲基化修饰情况。首先他们是使用了B细胞细胞系,进行了RNA测序,结果发现,只有IgG这个亚类的mRNA具有3'UTR,而这些IgG的重链也即是Ighg的mRNA,在d3'UTR(远端的3'UTR)上都有m6A甲基化的富集。而这些Ighg的mRNA上d3'UTR的m6A甲基化,正好能被m6A甲基化Reader YTHDF1所识别。于是他们提出了第一个假设,假设Ighg的mRNA上d3'UTR的m6A甲基化对于IgG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假设都是基于已有的研究,以及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可以证伪的命题,通过提出假设来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才能更好地推进课题,不清楚假设的话,可以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
那么既然Ighg的mRNA上d3'UTR的m6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到IgG的抗体反应,那么调控Ighg的m6A甲基化的YTHDF1,可能也就参与了这个影响的过程。于是他们对YTHDF1进行了敲减(这里对于YTHDF1的敲减,其实就是柯霍氏法则的反向遗传学应用,通过抑制m6A甲基化的Reader,来查看对于IgG所产生的影响,不清楚柯霍氏法则和反向遗传学的话,可以去看看《轻松的文献导读》和《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结果发现,在没有特定病原体条件下的未免疫小鼠中,YTHDF1缺陷轻度下调IgG分泌:
而YTHDF1靶向的m6A甲基化区域,位于经典mem Ighg1的3'UTR上,并不会影响成熟的sec Ighg1。那也就是说,YTHDF1调控的IgG1的分泌,可能和m6A甲基化没关系。那这要怎么办呢?之前也说了ASC中mem IgH和sec IgH是同一个基因座,也就是这俩的转录本其实有大部分是共用的,而mem IgH通过APA可以转为sec IgH。于是他们测序以及构建文库,分析了ASC中的Ighg1的转录本,结果发现了一个之前没有识别的Ighg1 RNA形式的存在,这个未识别的Ighg1转录本在3'UTR的远端显示了m6A1939和2147两个甲基化位点:
那么是不是这两个m6A甲基化位点造成了Ighg的mRNA的表达影响呢?这里他们构建了一个CRISPR的工具,通过定位到1939和2147两个m6A甲基化位点,进行定向地去除m6A甲基化(这里通过CRISPR对于甲基化的清除,其实已经优于很大一部分m6A甲基化研究的文献了,通过定点的m6A甲基化清除,可以有效避免后期的肯定后件逻辑谬误,不清楚肯定后件逻辑谬误的话,可以去看看《列文虎克读文献》、《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和《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结果发现在m6A1939位点擦除m6A修饰后,明显降低了Ighg1 mRNA的丰度。也就是说m6A1939位点,在体内和体外介导Ighg mRNA的稳定性,YTHDF1则通过结合m6A1939,增强了Ighg1 mRNA的半衰期:
而荧光定位也发现,Ighg1的转录本与YTHDF1蛋白,在细胞核中存在着共定位。YTHDF1主要在ASC的细胞核中,发挥协调Ighg1 mRNA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IgG抗体产生:
ASC细胞产生IgG抗体,与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他们接着就分析了SLE患者的测序数据,结果发现SLE患者的YTHDF1 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而在IFN-K治疗后,患者的YTHDF1表达显著降低:
通过单细胞测序(下图的UMAP图就是单细胞测序的结果,就是通过不同的基因表达,形成多主成因分析,并进行降维,展示出不同的细胞亚群,不清楚的话,可以去看看《夏老师带你读文献》和《列文虎克读文献》),他们也发现在B细胞亚群中,SLE患者的浆母细胞显着增加。YTHDF1在浆母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高于其他m6A相关基因。而在体外的SLE模型中使用YTHDF1的抑制剂后,降低了OVA特异性IgG抗体的滴度。也就是说,YTHDF1可以作为SLE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
最后就形成了这样的示意图,形成sec Ighg的核定位剪接中间体Ighg,在d3′UTR带有m6A位点,这个位点被YTHDF1识别,并维持其mRNA的稳定性。在SLE患者中也有YTHDF1高表达的ASC亚群,会产生大量抗体。通过CRISPR定点清除Ighg的m6A甲基化,或抑制YTHDF1,都能降低IgG抗体的产量:
这篇文章虽然做的是m6A甲基化,看上去挺不出彩的一个课题。但他们从寻找Ighg1的不同转录本上的3'UTR位置上m6A甲基化位点,到使用CRISPR进行特异性的m6A甲基化清除,都做得相当到位。如果你正巧也在做m6A甲基化的课题,可以考虑看看这篇文章。好了,今天就先策到这里吧,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原文,祝你们心明眼亮。
喜欢夏老师讲文献的话,可以点点星标,点点赞,点点“在看”,多分享多转发。
公众号回复“公克”,没事可以翻翻精华帖,里面有不少宝藏工具,当作是科研过程中的一种调剂也是不错的选择哦,科研并不一定要这么无聊又尴尬:
目前夏老师已正式出版11本书,想要的可直接点以下微店小程序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