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本地宝  ·  约890元/月起,套一带阳台!成都531套保 ... ·  3 天前  
湖北经视  ·  突发!中国香港队队员遭围殴 ·  2 天前  
清廉蓉城  ·  蓉纪串串香丨“思钱想厚”惹得祸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之乎者野记

日子645|见世面

之乎者野记  · 公众号  ·  · 2024-09-05 07:46

正文

2024年9月4日 台风将至 广州 ‍‍‍‍‍

在广州遇到了刚工作时候曾共事的老同事。 ‍‍‍‍
那是15年前的事情了,他从广州到北京工作一年多,我们都是一样,前途未定,未来可期的样子。 ‍‍‍‍‍‍‍‍
虽然彼时交流不多,甚至印象没那么深,但是再说起很多事来,知道原来不仅有交集,而且还很密切。 ‍‍‍‍‍‍‍‍‍‍‍‍‍‍‍
他说起来,还是感慨那一年所见的世面。 ‍‍‍‍‍‍‍‍‍‍‍
知道了北京,知道了这个政治中心下运行的规律,这里的人是什么样看世界,怎么生活,这里的外国人是怎么理解这种体系。 ‍‍‍‍‍‍‍‍‍‍‍‍‍‍
吃过很多苦,跟着一起处理过不少棘手的事情。那时狼狈的他,完全不像现在这般游刃有余。
短短的一年多,却像人生小小的压缩饼干一样,汇聚了很多能量。 ‍‍‍‍‍
旁边的上司也感慨,那还是经受过锻炼、见过世面的,不一样。 ‍‍‍
暑假期间,身边不少也就是中产的家庭,把孩子送到瑞士欧美游学,美其名曰“见见世面”。 ‍‍‍‍‍‍‍‍
动辄几万十几万,吃吃美食,住住五星酒店,看看美景,校园逛一圈,说几句英语,景点打个卡,这就是“见了世面”。 ‍‍‍‍‍‍‍
见面一问孩子有什么感受,说感觉真好,以后我也要去英国美国读书。 ‍‍‍‍‍‍‍‍‍‍‍‍‍
其实这不是见什么世面,只不过是在自己实力享受不了那个条件的时候,过早体验到了内心欲望的膨胀。 ‍‍‍‍‍‍‍‍‍‍‍‍‍
世界不是这个样子的,未来也不会以这种方式呈现给孩子。
是的,看到的是国外多好,似乎也没那么卷,风和日丽,生活轻松,看不到的是,人家精英阶层卷的是阶层地位,补课一点也不少,也极累,而你这种中产,就算是顶流,也永远不在人家那个圈子。 ‍‍‍‍‍‍‍‍‍‍‍‍‍
吃吃喝喝,打打游戏,说一口再流利的英语,可能也不如人家大街上的流浪汉地道。 ‍‍‍‍‍‍‍‍‍‍‍‍‍‍‍‍‍‍‍‍‍‍‍
有个姐姐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在非洲为贫困儿童寻找水源的项目里,就遇到了英国某公学一群富人孩子的暑期实践活动,就在破烂的村子里,在蚊子的追咬和暴晒中,帮助打井。 ‍‍‍‍‍‍‍‍‍‍‍‍‍‍‍
她很惊诧这样的实践强度,因为她都难以忍受,但这确实人家见世面的方式。 ‍‍‍‍‍‍‍‍‍
见世面,不是见世界好的一面,往往是见世界最不好的一面。 ‍‍
最难处理的案子,最不好打交道的人群,最需要紧急处理的突发事件,最考验智慧经验的舆情,最复杂混乱的活动现场,最多元的利益诉求。 ‍‍‍‍‍‍‍‍‍‍‍‍‍‍
只有在这种洗刷中,你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想办法,去学习,然后换来快速成长。 ‍‍‍‍‍
职场如战地,人生是修罗场,没有那么多人有多余的精力给你好脸色,给你很多机会。 ‍‍‍
见面头十几秒确定第一印象,开口确定层次水平,共事一件事决定这个人可用与否。 ‍‍‍‍‍‍‍
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快速筛选。
看简历的时候,不是清北985国外藤校的的第一时间直接扔垃圾桶,如果你是面试官,这都一大堆看不完,有没有精力和心情去翻别的? ‍‍‍‍‍‍‍‍‍‍‍‍‍‍‍‍‍‍‍‍
接机朋友告诉我,现在广东高校辅导员基本都开始用博士,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因为没办法,太卷。 ‍‍‍‍‍‍‍‍‍‍‍‍‍‍‍‍‍‍‍‍‍‍‍‍‍‍
时代如此,叠加衰退大趋势,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人才就是用来浪费的,我们的精力越来越应该聚焦去提升自己的真本事。 ‍‍‍‍‍‍‍‍‍‍
真的没有人在意你是不是自暴自弃或者躺平,因为大家都很忙。 ‍‍‍‍
我们需要去认真评估自己,去真实认知这个世界,而不是应该大家都学英语你也学英语,大家都考奥赛你就去搞奥赛,都学钢琴你也让孩子学钢琴。 ‍‍‍‍
我们要一方面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学历这块敲门砖,但更重要是,是增加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
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行的,一座城市是谁在起主导作用,经济和权力是如何起作用的,事情背后的规律是什么。
这些东西,基本在学校没人教,如果父母不传导,你只能靠南墙一点点积累经验,没人告诉你。 ‍‍‍‍‍‍‍‍‍‍
昨天读者群一位朋友说她看到一篇公众号研究为什么现在戾气那么重,从地质变动的角度去分析,觉得很有道理。 ‍‍‍‍‍‍
我听了很不是个滋味。
毕竟写了这么多文章,也说了这么多,很多人,哪怕是处于这个社会比较精英位置的,依然把握不到重点。
不是说没影响,万事万物是相连的,怎么会没影响,但它是主要影响吗? ‍‍
大国博弈、经济下行、工作内卷、学历贬值、大家日子过得那么艰难,利益犬牙交错,资源分配又不平衡,哪一个不比地质变动影响大? ‍‍‍‍
一次回答, 基本就可以看到她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
认知社会和世界是一个框架,只要建立起这个框架,有一定的反思和思辨,大致都会觉得文章有那里不对劲,是不是哗众取宠。 ‍‍
所以,看了再多的风景,走过世界再多地方,如果没有思考在脑子里,没有知识的累积,更多只是邮差。 ‍‍‍
如果条件局限,看书是性价比最好的见世面,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很多人总在处于各种目的讨论是否逃离北上广深,本身这就是一个笑话,懂行的人沉默不语,只会笑着忽略,根本不会参与争执。 ‍‍‍‍‍‍‍‍‍‍
人生是一种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是,不论多差的世道,总有人实现自我的突破,也总有人浑浑噩噩过一生。
如果有条件,在你没太多羁绊的时候,能去更高的平台,不要考虑钱,不要考 虑前途,去看看那个世界,去认真投入一点时间,去亲身经历和处理一下。
那才是真正的见世面,舒舒服服是见不了世面的。
如果有时空隧道,经历过风雨历练的人会对过去的自己说什么,什么都不会说的,自己去选择和体会吧,和别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