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教育之爱心与教育
本公众号立足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探索爱心与教育的内在联系,鼓励同行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教育之爱心与教育

成长有约|482期:教师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内附本周研讨主题)

新教育之爱心与教育  · 公众号  ·  · 2024-03-15 18: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主持人:曹利同老师

今天是正月的最后一天,明天进入农历的2月份,今天还算是新年再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工作顺心,并且在专业发展上有新的成就。


今天交流的主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一名老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实在太重要了。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脾气来了,那么他的福气就走了,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 我们常听人说,你太情绪化了 有人说老师要么就是在生气,要么就走在生气的路上。 我们和孩子打交道,一在心理上年龄上不对等,容易产生情绪,但产生情绪不代表我们要把情绪表达出来。 嘴能伤人,舌头能杀人,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控制好情绪,所以控制 好情 绪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并努力做到的事情 。那我们如何掌控自己,做情绪的主人?


李素怀老师:


湖南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事,带给我们一些思考。我觉得我们做教育的时候,是和更多的生命进行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去影响学生的时候,会产生冲突和矛盾,也会引发我们情绪上的变化。老师常常因失败而难过,因挫败而沮丧,因无助而无奈,因崩溃而绝望。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情绪的存在给我们一些信息,就是 内在的需求未被满足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首先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然后更理智的去处理外在的矛盾和冲突。

我有三个小策略。 一是提升自 己的教育能力。 我们出现的无助、无奈、无能为力是教育中的一种状态,因为对这件事情不能把控,没有教育策略,所以会感觉无助、恐惧、担心……所以我一定要努力想办法去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当我有很多教育智慧的时候,我再去处理这个事件,就会感到自己切换自如,游刃有余。


二是 一定要顾及自己的需求 。当顾及自己的需求的时候,我们才能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去教育学生。如果自己的需求未能满足,又怎么能去谈教育学生呢?我们一定要先顾及自己的感受,如我看到一间乱哄哄的教室没有上课的状态,我会特别愤怒。但考虑到自己的感受,我需要一间安静的教室。我会把我的情绪愤怒告诉给学生,告诉他此刻我很生气,我需要一个安静的教室,希望大家保持安静,我不想去指责伤害一个学生。所以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再去兼顾学生的需求。


三是 不要累积情绪,寻找支持 。教育工作比较琐碎,生活非常忙碌,有时候情绪连续几天一个月累积到一起最终会爆发,让我们崩溃,当陷入情绪极端低落的时候,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寻找支持,不要一个人扛下所有的压力,不要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责任,那样我们会非常容易崩溃。和小伙伴们经常吐吐槽,分享工作中的一些压力和不愉快。找一个可以抱抱的小的表情,从身边的小伙伴汲取一些力量, 当有了力量的时候提升自己的修复力,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一群人在背后支持着我。

爱研会就是不断给我力量和勇气,一次次的滋养着我,让我不断的去看见自己。所以先提升自己,再考虑需求,最后寻找支持,提升自己的修复力,去不断的养育自己。


蒋刘敏老师:


大多数情绪是来源于焦虑,因为焦虑所以不安,因为不安。所以开始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想的太多就容易产生更多的焦虑,这样就恶性循环最后变成一种无能为力,然后变成情绪发泄出来,情绪会大大的影响自己的心智带宽和决策。尤其是领导者,在愤怒的时候不要做决定。一旦情绪统治大脑,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老师,我认为有三点,第一是 读书 。因为不读书,以前我的口头禅就是“气死我了”。然后和办公室的老师们一堆抱怨,经常生气,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刚开始在办公室吐槽还能解决 暂时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后来开始读书,读很多心理学书籍。 了解到每一个人都是不完整的,小时候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感或是认同感, 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后 来又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被鼓励的勇气》《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道德经》等。读的书多了,不知不觉,自己的心性就开始变化。通过阅读,我发现焦虑的性格确实有很大改变。


第二个方法是 写作 。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通过写作让自己冷静下来。有一个朋友说,在遭遇各种不顺心的时候,实在无处可以发泄,我就让他用笔以写日记的形式写下。结果写着写着他就自愈了。原因很简单,在写的时候其实就是不断的在梳理刚刚发生的事情。写着写着就没有那么多愤怒,写着写着也没有那么激动了。诉说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写作更是一种无声的发泄方式。


三个方法是经常 复盘总结,主动应对 。把坏的体验坏的情绪当成一种学习资料,从中我们能学习什么。那些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事情,往往更能让我们大彻大悟,大彻大悟背后就不会再有情绪化行为。不管事情发生的好坏,养成一个总结复盘的习惯会让自己提升很快。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我发现情绪是慢慢趋于稳定。当你能解决一切冲突问题时,当你能搞定一切问题学生时,当你能从容面对一切关系时,你就不会情绪暴躁。因为提升能力是解决情绪问题的最好办法。


所以,做一名情绪稳定的教师,需要多读书,多写作,多反思总结。


王军老师:


教师做教育教学管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眼中要有学生。如果老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就不会有那么野蛮愚蠢的方法对待我们的学生。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要学会换位思考,思考学生为什么去做这些事情。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我们之间的年龄代沟。晚自习的时候会有学生偷偷照镜子吃零食,但是换位思考,青春年少,一个班级一个学生的特征,如果都如你想象那么听话,那么我们这个班主任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要心中有学生,心中有爱,换位思考。


当我们 用心做老师, 用爱去呵护学生的时候,事情可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糟。有时候还可能会带来一些惊喜,很多时候你发现学生做一个鬼脸或是一个动作,回想起来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寄宿制学校,每天学生都可能赖床,我们早上6:00到校,有学生5:59跨进班级大门,很多老师都会责备这些学生。我却觉得这些学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从宿舍到班级只用了三分钟,百米冲刺的速度从宿舍跑到了班级。如果换成这样的思考方式,或许以这是他高中一个非常美好的记忆。只要他不迟到,又何必非要求他是几点到班呢?


第二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肯定是有的。此时要想控制好自己情绪,最重要的是 自己先撤离现场, 然后让自己冷静下来,考虑我如何去处理这件事情。继续下去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者说刺伤事件发生,老师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学生,也要保护好自己,遇到令你气愤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少说话,一定要控制自己撤离现场。教师多读书可以积累很多很多的东西,可以了解学生成长的特点,了解教育的规律就会让自己慢慢的成长起来,不会做事情莽撞。


第三就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很多时候是需要学生来证明的,是用学生成绩来证明的。带平行班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因为学生的成绩导致我们的情绪控制不住,所以我想告诉所有的老师,不能够因为学生的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李老师有《教育的100种可能》,我们作为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的未来服务, 唤醒学生内心中那种自发的能力。 可能有时候学生成长有快有慢,我们要做的是,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这就是老师需要修炼的能力


其实随着教龄的增加,我们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更应该长远的去对待学生成长的问题,真正的去。了解这个学生,他有怎样的优点,努力去挖掘学生这样的优点。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有时候就想如果一个学生那么听话,也许并不是你想要的那个样子。


还有就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当有情绪的时候,做一些比较喜欢的事情,例如好好做一顿饭,好好的让自己去开心一次,我觉得都挺好。


王顺邦老师:


和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一是我在求学的时候,算是比较上进的孩子,但也曾和老师产生过冲突。大概三年级我们没有老师教,就换了一位初中毕业的老师代课。上学时比较懒,经常迟到,那个女老师就经常打我打了好几次,有一次被打击了,我就爆发了,和他对抗起来,然后我就不上学了,辍学回家和老爸一起干活。有一天遇到一位大叔,他问我小小年纪为啥不读书,我说不想读了,被老师打了,学生也欺负我,然后他说你这样就放弃不读书,以后被人欺负的日子还多着呢。大叔的话一下子点醒我,我后来又背着书包去上学了,但是我要求降一级。

从这段经历中我认为一个老师不善待孩子,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我 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的情绪,我们的行为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自己去成长,自己成长好了才能够和孩子交流的好,詹校长说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


我和现在的学生相处,我觉得我这个状态比较好。最近两三年没有和学生发生过冲突,我觉得他们越来越可爱,看到他们身上的一些问题,但是更多的是问题背后的一些原因。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刚才姜老师说了,读书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还有写作自己写。我坚持写了300多篇日记,有自己的教育故事。


有一天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抽烟不?”我说“偶尔也会抽”。然后我问他:“你会抽吗?”他也说偶尔会抽,然后又接着跟他聊了一下关于抽烟的事情,我说:“你最好不要在厕所里抽烟。”学生兴奋起来,那应该去什么地方抽?我说你最好不要抽,为什么?因为抽烟对身体不好,而且你们现在经济不独立,不要抽最好的。实在忍不了的话,那你就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躲着抽,老师是不建议你抽烟的。


我和他聊得很开心,他也觉得我说的话很有道理。所以我觉得孩子犯错没什么大不了,我们也会犯错,允许自己不完美,也允许孩子不完美,和孩子一起在试错当中共同成长,活在课堂中,活在孩子的心目中,慢慢的我们的情绪就好了,我们就能够体会这个教育的乐趣,就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矫立中华老师:


加入爱研会,其实就是为自己赋能,丰盈自己的生命的过程。 作为一个教育者,只有自己生命丰盈了,我们才有能力去吸引自己的学生,才能去滋润学生。我自己有这个幸福和快乐的能力,才能传递幸福和快乐,就像刚才素怀老师说的,我们自己的需求同样也需要满足。


控制情绪的三个小策略,第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是一朵花,有的人花先开,有的花晚开,但我们始终有开的那一天,只是我们的步子慢了些,不要着急,要相信力量。第二时间管理。哪些事情是今天必须完成的?哪些事情是稍稍次要的,明天去完成的,然后你合理安排,你能确保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不至于压力太大。

第二遇到负面的语言,要学会处里我们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要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不断的努力。


第三作为教育者,应该有足够的知识。当我们有足够的知识,我们就自信了,能量场就大了,就会吸引身边更多优秀的朋友加入到队伍中去,一点一点的会越来越丰盈自己,同时在丰盈他人的生命,也就是用生命来影响生命。用正面情绪打败负面情绪。


郭思作老师:


中途接班,我接到了一个情况不太好的班级。了解这个班级,学生完全我行我素,压根不听老师在讲什么。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听课的只有四五个人。每次走进教室都感觉是在垃圾场,纸屑到处都是,我不去打扫,孩子们就不会打扫。


这种情况下,我意识到靠自己的方式。于永正的一本教育著作《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他说不要忘记,我曾经也是一个孩子,这个理念一直在我大脑里,面对班级的时候,我跟校领导说,你在考验我接班主任以来最大最乱的一个班。所以这些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遇见问题 向内思考,向外寻求帮助,向内思考就是自我反思,向外寻求帮助就是寻找一些教育方面, 带班比较好老师,向他学习。通过网络认识一些有一定教育经验的,算是教育专家类型的,向他们寻求帮助,也同他们交流。


一天中午,一个学生转到我们的班,下午数学老师告诉我,新来的学生打架了,打的有点激烈。处理完后,我感觉心口被一块大石头压住在这个班一月来费了很大的心思,学生的习惯已经慢慢有所改变,突然空降一个学生,来了就打架,我已经感受到了我的情绪很强烈。我感觉怎么刚刚改好一点点,又出现这么大的乱子,觉得挺崩溃的,这个场面好像控制不了的感觉。我跑到校长办公室,和他理论,这个学生别人都不愿意收,为什么就来我们班级了?为了改善这个班级,我制定了很多方案,每天中午都没有休息,我想让他们养成好习惯,并且让习惯内化,内化为自觉。后来我学习微笑教育,赏识教育,慢慢的和学生拉近关系。可是现在我真的感觉好累,这个担子快把我压的喘不过气来了。当我给领导哭诉完这些以后,我感觉内心好像轻松了很多,我还是跟自己建设,毕竟他们都只是孩子。


经过调整,我告诉我自己,每个人都是在解决麻烦事情,我今天解决了麻烦事,明天就会少一件事。虽然麻烦事天天都有,但是一天会比一天少一些。后来校领导感觉我们的班风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期末的时候,学生的成长有目共睹,领导都说班主任换对了,其实领导们不知道我花了多大的心血。今年新学期开学我看到班里的同学有礼貌,讲卫生,守纪律,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我也做到了温和而坚定的教育状态。


郭婷婷老师:


侄子上初中,基础很差,特别着急,一辅导他就会生气。每次生气以后开始反思,生气没有用,也不会因为我生气,成绩变好。他是因为成绩不好,不认真学习呢,还是认真学习了,也听不懂呢?我比他大一二十岁,天天跟他发脾气,是不是有点欺负小孩子的感觉,所以这样一想心态就好很多。


寒假我把七下的新课都给他讲了一遍,但是开学第一天基础题他又不会,我没有生气就慢慢的教,好在他学习的干劲十足,我经常跟自己说两个孩子可能都是来渡我的,会让我的脾气越来越好,修养越来越高,我想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更好。


还有一个学生经常睡觉。用了很多办法,但都没有用,他也不承认自己睡觉,我暗暗下决心一定找机会给他录下来,那天数学考试拿手机给他录了,把证据放在他面前,他还是不承认,他就一口咬定自己没睡。我打电话请来家长,他还是不承认,头还是一直低着,后来僵持着没有办法,我就让家长给他带回家了。这件事不了了之,但我意识到学生犯困,我就拍拍他或直接喊他的名字,他就清醒了,然后我去上课。也不耽误其他事情,否则课堂上和学生对抗起来,影响上课,影响其他学生,也同时解决不了问题,让师生关系越来越差。


后来我把生气责备变成了提醒和引导,效果非常好 ,我觉得我们成年人作为老师要接纳学生犯错,允许学生犯错,有些事情有些矛盾或者是一些问题可以缓一缓再处理,把情绪都降下来,学习让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和能量。这样会有一个很好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问题。


总结语: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修养。老师们分享了他们如何管控情绪的方法。我们认识到作为老师要接纳学生,学会智慧处理问题,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成长让学生受益,理解教育的真谛。老师们打开心扉,用许多实际的案例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希望每个老师都能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尊敬社会认可的好老师。


记录:蒋刘敏

审核:马明洋

爱研会本周研讨主题

前期文章

成长有约 | 481期:新遇见,新启迪

爱心与教育研究会新年线上联欢会节目单

大咖|你为什么读书?钱理群:静悄悄地变革,从读书开始

好书推荐|和李镇西老师一起成长——《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

大咖|詹大年:孩子的有些“问题”,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长状态

爱心与教育研究会,我们相伴而行

大脑|严重伤害大脑的12个坏习惯离你有多近?

爱研会|李海林:一位教师要走向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

喜讯丨爱心与教育研究会骨干会员名单公布

……

相识是缘

一起感受有温度的教育

编辑|蔡志娟

审核|侯立元

张承勇


发现 “分享” “在看” 了吗?戳我看看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