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先生说
说点教育的真相和隐秘
51好读  ›  专栏  ›  文先生说

32岁毕业37岁去世,教师面临的压力太大了……

文先生说  · 公众号  ·  · 2024-08-10 20:0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悼念了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黄永远副教授的离世,他因疾病于37岁去世。文章介绍了黄老师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以及他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和教师群体的普遍压力。文章呼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减轻教师负担,给人生做减法,避免被外界绑架。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黄永远副教授的离世引起关注

黄老师因疾病英年早逝,引起社会关注,文章介绍了他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和研究方向。

关键观点2: 教师工作压力普遍存在

黄老师的工作写照反映了教师群体的普遍压力,包括教学工作、科研压力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

关键观点3: 呼吁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减轻教师负担

文章呼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提出减轻教师负担的必要性,呼吁教师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避免被外界绑架。

关键观点4: 公众号机制变动提醒

文章最后提到了公众号机制的变动,提醒读者将公众号设为星标,以避免错过内容。


正文

又一个老师英年早逝。


昨天,中山大学发布讣告,国际翻译学院黄永远副教授,于8月9日因病去世,终年37岁。

黄老师是个标准的读书人。

2010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

2013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

2019年博士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

2019年7月受聘为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助理教授。

2022年4月晋升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朝鲜半岛近现代史、中韩关系史、朝鲜半岛国别和区域研究。

主持国社科中华外译项目1项,广东省哲社科项目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承担朝鲜语专业多门专业课程和英语专业《东亚研究》课程,先后担任朝鲜语系18级、21级班主任。

这个工作量,又是国内青椒和乃至广大教师的真实工作写照。

既要抓教学,又要抓其他,一刻不得闲。

对高校教师而言,一旦有躺平的迹象,非升即走的大棒就砍下来了。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县管校聘的鞭子已经抽在身上,教师退出的铡刀正在酝酿。

安安静静教书,成了广大教师微不可查的梦呓。

跟教授聊过天,得知高校青椒的压力,远超常人想象。 哪有岁月静好? 只有卷上加卷。

自己是高中教师,朝六晚十的工作强度,如同负重爬山,峰不可见。

如果还想拼拼职称和行政前程,那就是头顶肩扛手提了。

爬过山的多少能体会一点。

在我看来,教师是一群买咖啡加班擅长自我安慰还特别能共情别人的牛马。

可惜,越好管理的牛马往往越不被人珍惜。

许多人对教师的使用就是涸泽而渔,简单粗暴,力争最短的时间内压榨出最大的潜能与政绩。

至于教师身体垮了会怎样?它拍拍屁股早已高升了。

每年都要发给教师减负的文件,足见教师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经常是旧的负担减少了,新的负担又来了。

如果一定要完成减负目标,那如何编写减负台账又成了新的负担。

很多人批评老师佛系躺平。

其实谁刚开始不是个一心教学,以校为家的天真宝宝?

只不过卷了一二十年,身体吃不消了,心被伤透了,人也看开了,于是没那么拼了,以图能熬到退休。

一个把回归正常工作强度叫做躺平的社会是有病的。

无独有偶,黄老师的朋友圈也有句名言,叫做给人生做减法。

这真真是个通透的人,只可惜啊,很多东西,一旦背负上了,就很难卸下。

黄老师短短的一生,勤勉、谦和、积极,临走前还在悉心指导学弟,对领导、对同事、对学生都有交代。

唯独对不起自己和家人。

读书读到极致,事业拼到极致,奈何天不假人,亲戚余悲……

他交的养老保险,自己领不到,家人也享受不到,不知最终便宜了哪个王八。

一声长叹。

同行们,压力再大,也要给人生做点减法,不要完全被外界绑架。

愿每个老师都能平安退休。


推荐阅读:

四名老师违规补课被查,处分有点不一样。

开始抓学校食堂管理员了


END

PS:由于公众号改了推荐机制, 请大家把“文先生说”设为星标 ,不然一段时间没看的话,公众号就不给推荐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