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只有你自己高不高兴
,
既无对错,也和他人无关,价值标准是你自己衡量的。
「
数量是否与价值正相关
」
奇特的天文学家、黑客 Clifford Stoll 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数据不是信息,信息不是知识,知识不是理解,理解不是智慧。」
这里我个人对读书的价值假设是:
书是信息的一种呈现方式,一种载体,读书的本质是获取信息,获取信息的价值是产生智慧,从而利用创造新的社会价值。
基于这一点,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张图:
数据链接后成为信息,信息模式化后成为知识,知识场景化后成为理解,跨领域的理解互相融合成为智慧。
所以不管你读了多少本书,如果它们不是原始数据,至少是经过整理的信息和知识,你不能够理解它们,也就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
你知道了地球是圆的砖头是方的人不吃饭就会死,
但你尚不足够通过这些知识来产生新的洞察和见解。
图片来源:Proceedings Template
从什么也不知道的状态到某个领域的专家的过程中,经过 Know-What, Know-How, Know-Why, 最后才能进入 Know-Best。
初期是信息收集者
(读了很多书本书)。
然后你变成学习者
(去理解总结每个领域的架构,原理,他人经验,并将其融入你生活的上下文)。
最后你变成智慧人
(通过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在你的生活中,你学会了判断、决策、理解、产生新的知识、信息和价值。)
「
如何读书才能体现价值
」
1.了解自己的读书目标
如果你自己的价值假设是读书是兴趣娱乐为目的,那就没有看这个的必要了,就爱读什么读什么。
但我猜想大部分人读书是有成就目的的,只是有人的目的模糊,有的的目的清楚,那么读书就是一种你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
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羞于承认的。
2.选对书
细化了自己的目的后,最快的找对书的方式就是找有经验的人。
如果身边没有,那就利用好网络。
豆瓣有豆列有评分,知乎也有各个领域书籍推荐的问答可以自行前往知乎(zhihu.com)搜索:
知乎上有哪些关于书籍推荐的好问答?
在后台回复「
书单
」,也可以查看曾经推出的一期书单专题。
不上知乎的同学可以继续关注重构自己的微信号,之后也会不定期的更新各类书单。
3.会读书
强烈推荐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如果你觉得你读书没有效率,不知道如何读书的话,一定要看这本书。
4.会用书
我个人习惯把书的内容层次分成「
魂、道、术、器
」。从设计专业来举个例子:
我个人觉得无法将书本价值「外化」的原因有两种:
有术器无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