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做运营这么久了,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不过,短暂的自嘲和戏谑之后,我们还是会收拾好自己,正能量地继续上路。
今天,我想跟你分享一个从0到1冷启动的项目,希望可以给正在做运营的你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对于运营来说至关重要。一个运营人的成长,能力都围绕着这个看似简单的流程展开。
自今年5月我加入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先后负责公司新媒体运营,活动策划等工作,经历了很多从0到1的增长型项目,这里与你分享一个我个人真正意义上独自操刀的运营项目───
梵讯首席产品体验官
。希望深入剖析这个项目,将其中的经历方法分享给你,能给你的日常运营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本系列文章主要和大家探讨的是一个冷启动项目的
现状层、战略层、执行层、迭代层
四部分。今天我们进入这个系列的第一篇——
现状层、战略层
。
现状层
如果你是一个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没有资历,没有人脉和背景,希望能在一家公司沉下心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短期内你肯定无法一蹴而就,所以你只能分阶段实现自己的目标。
入职1个月,我对公司的业务及所在的行业也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逐渐发现我们作为一个房产软件服务商(
工具性产品
)的一块短板,缺少与用户维系的渠道,便萌生围绕产品粉丝和忠实用户做一个项目的想法。
然而,有一个好的想法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有拿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把想法落地并做出效果,想法就如同海市蜃楼,虽美好,但终归幻象,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我们想从0到1做一个项目,应该怎么开始?
从理论上来说,都是先定位再调研什么的,但真干起来,没有哪个公司会给你绝对理想化的支持,你需要考虑预算、需求优先级、人力和时间成本、开发周期等。再加上每个公司都有自己复杂又独特的情况,所以运营想要落地自己的设想,就必须在这些复杂的问题中,找到一条可以走通的路径。
前前后后我共花了半个月做方案,三次团队汇报,不断打磨细节,终于在一个月后我发起了这个新项目───
梵讯首席产品体验官
,由于得到了老板的支持,我可以调动客服、市场、本部门(产品运营)其他方向的团队去落地执行。
即使如此,有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毕竟这个项目是一个新的idea,和之前的运营模式不同,没有可参考的案例,完全都是
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最后到底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一点把握都没有。除此之外,过程中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有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
不过作为一个新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当时心里就想着:
先投入一点资源去做尝试一下吧,可能多试几次,就能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了。
战略层
关于梵讯首席产品体验官项目,
首先思考几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逐步来回答和拆解上面的问题:
1. 梵讯首席产品体验官项目的
关键点在于产品体验官的质量,以及是否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所以
产品体验官的
甄选显得尤为重要
。
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因此,
产品体验官
的寻找和选取,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心选取,选择差的用户和真正的种子用户,对整个项目影响很大。
1.根据第一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基本可以梳理出
产品体验官项目
运营的
业务逻辑
甄选高质量的用户,培养成为忠实的用户,为其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根据忠实用户的真实体验反馈,及时提升产品价值。
想明白
项目
的基本业务逻辑后,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招募产品体验官,即用户从哪里来。是业务员推荐?还是网络运营中选拨等。
其次建立产品体验官社群,进行
社群精细化运营
。
用什么样开源机制来保证社群的成员持续的加入,需要什么样的节流机制来保证社群成员的活跃、产生价值并实现转化等等?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倾听,观察和记录用户的想法和反馈。
花时间和产品体验官维护朋友关系,让他们掏心掏肺。认真的和他们及时沟通,反馈,重视他们所提的每一个建议。
1.当我们梳理出了梵讯首席产品体验官项目的基本业务逻辑之后,那么运营目的和目标就比较容易确定了:
目的:
了解用户,倾听用户的声音,加强产品与用户的联系
目标:
建立一个可以与用户沟通的渠道,培养一批忠实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