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六岁孩子的妈妈,曾经是一个托福老师,在新东方工作了10年,我孩子出生后,感觉凭借自己曾经的教学经验,应该可以让孩子英语有一个好的启蒙。
但是现在孩子六岁,上小学一年级,我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发现还是踩了很多坑,也有很多困惑。
作为一名曾经教英语的老师,我非常知道孩子学习语言是有黄金期的,
越早,孩子能分辨的语言种类越多,越能敏锐地捕捉到发音之间的区别。
于是,在孩子还只能躺着玩的时候,我就开始用英文的绘本和儿歌跟她互动,我们的游戏道具是各种小动物玩偶、卡片,甚至只是手势配合各种夸张的声音来表演。
这个时期,和很多妈妈一样,我非常有成就感,孩子认真的看着我的表情,听着我发出的各种声音,逐渐的,这些声音都变成她的“词汇量”,我们的游戏开始有了更多的互动,孩子也带给我很多的惊喜。
在路上,她会指着双层巴士说“Double-Decker”,听到一个动物的英文名字,她立刻会模仿动物的声音;早晨起床,中文都说不清楚的她,会用英文跟我说“呀唔油(love you)”。
我以为越早给孩子输入第二种语言,她的英语就能跟母语一样成长起来,但似乎我过于乐观自信了。我意识到这一点,是在她5岁的某一天,我跟孩子说“Double-Decker”,她一脸好奇地问:“什么?”
所以...
孩子是天生的语言学习者,这话一点都不假。
但是,可能我们也太过于相信这句话,把绝大多数孩子天生具备语言敏感,当作自己孩子的天赋。
孩子在这个阶段可能学会很多的词汇,也能记住它们的发音,甚至一些简单的句子也能表达,但如果不是持续渐进地输入,
这种优势会在3岁、4岁之后逐渐减弱,
尤其是在母语中文的环境下,慢慢地,如果有选择,她会优先选择自己更得心应手的语言去获取信息。
曾经当托福老师的那段经历,让我对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特别好奇。我很想知道,在孩子成长的哪一个阶段发力,能减少语言学习的困难。
正好,家里有一个“观察对象”,可以让我看到一个孩子从小学习语言的过程,所以我从不吝惜在孩子身上投入语言学习的精力和成本。
我买了很多绘本,带她去图书馆,看英文动画片,确保她能接触到的信息里,中英文能各占一半。
我觉得读绘本是亲子关系中最美好的时光,
小小的她往我怀里一坐,小脑袋靠在我肩膀上,认真地听,偶尔地笑,还有结束时不断要求“妈妈,再来一遍”的稚嫩声音。
后来,我们一起表演《Elephant and Piggie》她喜欢的一本,我们一起学着《Pete the Cat》用彩泥做Banana splits,我们一起看《Frozen》,把家里能用的道具都往身上裹,上百遍地模仿Elsa冲向北山那一段歌曲。
作为曾经的英语老师,我也知道Non-Fiction和Fiction的输入一样重要,幸好孩子这个阶段都对动物植物感兴趣,我订了国家地理的幼儿版杂志,因为她感兴趣,推进也很顺利。
可是,这些
“
安排
”
我都是谨慎进行,我怕自己“意图”太明显,让孩子失去兴趣。毕竟,有一种魔咒,是
“
老师的孩子学不好自己教的那一科”,多半是因为孩子逆反“你妈妈是教这个的,你肯定学的很好”的期待。
所以,带着这种担忧,我没有太早让她系统地开始“学习”英语,只是让英语作为一种获取她感兴趣信息的方式。
但是,另一种担忧也慢慢出现,
我发现她不愿意张口说英文,
她愿意主动用英文组织语言表达的次数,一只手可以数的过来。
所以,我反问自己...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又一次过于盲目乐观了。
我和孩子在一起读绘本,那是“亲子活动”,不是“英文学习”,看似我们读了很多,做了很多有趣的互动,但我们的角色是“妈妈”和“宝宝”,不是“老师”和“学生”。
我脑袋里想的可能是“多跟她讲英文”,她眼里看到的是“哇这个故事好有趣”或者“妈妈讲的真好玩”。
尤其是孩子到4-5岁的时候,对于绘本的需求不再满足于直白简单的信息,而对于故事性和情节感需求更大,
所以我也只能配合这种变化,开始挑选一些她感兴趣、但可能语言超出她能理解的绘本,甚至有时候不得不在孩子的坚持下做一件所有英文老师内心抗拒的事情:
翻译
。
可是,语言,尤其是孩子学语言,翻译是违背“天性”的。
孩子“散装英语”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幼儿园大班,马上要上小学了,我虽然知道英语这一科她将来不至于学的很艰难,但还是希望能有更扎实的语言能力。可是,为了照顾“亲子关系”,英语学习一次次化为泡影:
❖
免费获取我们自主研发的含有描红练习和拼写练习的《少儿核心词汇书》
电子版。
❖
免费获取数十套主流原版读物
的
音频和精美电子书pdf。
❖
免费英文能力测试,一对一诊断反馈,
匹配欧标/剑桥体系,获取备考规划。
长按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少儿英语学习两讲群
我没想到,曾经以为最不担心的英语,并且离这个行业这么近的我,到某个阶段的时候,该有的困惑一个都没少。
于是,我开始寻找解决方案,否则,
继续“自己培养”的结果是孩子接入任何一个课程体系都会“高不成低不就”。
我决定开始体系课,我把孩子交给了芒果少儿的团队,选择的过程很简单,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团队。
我看到过老师们在一起组织教研,听到过老师们在校区上课时热情的声音,看到过芒果组织活动时孩子们见到老师激动的样子。
在我的认知里,孩子喜欢一位老师,学习这件事就基本靠谱了。
上体系课,跟听儿歌、读绘本肯定不一样,孩子会遇到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的很多挑战:
刚开始抄单词,一个词可能要照着写5分钟,但老师比我有耐心,总是会照顾孩子“写得慢但想要记下来”的需求和心情;
背不下来课文,但小小的“自尊心”又不允许自己放弃,老师会用图片引导孩子完成,不会让畏难的情绪击退孩子的兴趣;
课上有单词和句式的记忆,老师会用各种有趣的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求。
少儿课堂的结课海报
现在,她能在复习测试时规定时间写的又准确又整齐,她会在课堂上闭着眼睛背课文来显示自己的“成就”,她会在下课后还依依不舍,不愿意退出教室,还要继续跟老师和小伙伴互动。
这样的氛围,老师是真诚的、愿意倾听孩子的,孩子是自信的、有探索的欲望和勇气的
。
所以每次遇到挑战,我问她:那还继续吗?孩子都是坚定地说:“继续!”
我对孩子的英语有期待:“妈妈希望你能学好这门语言,让它带你去看更精彩的世界。”
我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把英语当作朋友,去探索自己的精彩世界,所以我把这个体系课推荐给更多的家长,跟着冰蕊老师一起了解孩子如何学习体系课,如何在6岁之后推进英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次,从业 8 年的少儿英语导师冰蕊老师就是谈绘本之后的体系课如何衔接。
同时为了让绘本更有趣有深度,我们给4-6岁的原版娃准备了一个
免费的外教绘本打卡活动
。
好的绘本带读者,既要要懂低龄孩子的特点,又要亲和有趣,对领读者的要求很高,这次我们邀请到毕业于
美国乔治城大学的美国外教Karen
,连续3天带孩子们读绘本,她的绘本朗读既亲和又有趣,深受孩子喜欢,欢迎牛娃妈妈入群。
❖
免费获取我们自主研发的含有描红练习和拼写练习的《少儿核心词汇书》
电子版。
❖
免费获取数十套主流原版读物
的
音频和精美电子书pdf。
❖
免费英文能力测试,一对一诊断反馈,
匹配欧标/剑桥体系,获取备考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