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界面新闻
界面是中国最大的商业新闻和社交平台,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51好读  ›  专栏  ›  界面新闻

什么是“便利店成瘾症”?

界面新闻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4-22 08:52

正文

不惑

[ 不惑 ] 专栏,界面的一档轻度亚文化类知识型内容栏目,关注偏静态的热点话题。

作为城市化的产物,便利店生活方式的流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

我有个很奇怪的毛病,就是每次路过7-ELEVEn的时候一定要进去买点儿啥,无论是一瓶可乐还是一包口香糖,反正不买点儿什么出来我心里就会总有一个过不去的坎儿。

于是我Google了一下这种每逢便利店必入的症状到底是什么毛病,结果还真让我发现了一个病友。科技媒体CNET的作者Eric Mack也患有这种与我相似的“疾病”,看到7-ELEVEn就想进去,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手里拿着瓶付过款的冰镇无糖可乐。

当代流行文化词典Urban Dictionary收录了一个名为“便利店成瘾症”(Convenience Store Addiction Syndrome)的词条,这种简称为CSAS的症状被定义为“一种驱使患者不断去便利店购买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的精神疾病”。对密集恐惧症、深海恐惧症、巨大物体恐惧症免疫的我自认为活的相当健康,没想到却在“便利店成瘾者”上栽了跟头。

谁让我真的是太爱便利店了呢?步行五分钟路程内便可以买到一切生活所需,无论是明治巧克力、帕尼尼球星卡、Kiss me眼线笔、小雏菊护手霜、甚至星球大战贴纸……这间三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子仿佛可以解决你一切突如其来的零星欲望;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永远不用担心吃到闭门羹;营业员站在收银台后面,懒洋洋的打着哈欠,结账时甚至不会看你一眼,这种完全无需跟人交流的自助式购物,不知道在多少个寂寞的时刻解救了我空虚的灵魂。在便利店里,我总是会感到一种家一般的安心。

便利店就像是多啦A梦那个神奇的四次元口袋,存放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玩意。饭团、三明治、关东煮,便当是最为典型的便利店食物,各种冷热饮料配合着季节天气无间断供应。你可以在这里收寄快递,使用ATM机,日本的便利店还可以交水电费、买演唱会门票、复印资料、冲洗相片,甚至购买飞机和火车票。

而我最喜欢的一点,莫过于便利店完全自助式的服务。相比屈臣氏和丝芙兰里如游走的吃豆人一般热情到可怕的导购,便利店里热情缺缺的营业员如同NPC一样站在固定的地方,除了结账之外不会和我产生任何交流,反而会让我感到异样的安心。

说到便利店,7-ELVEn总是绕不开的话题。1927年,7-ELEVEn的前身——图腾商店(Tote’m stores)在美国德州达拉斯成立,这家最开始只是贩卖冰块、牛奶和鸡蛋的小商店在1946年将营业时间延长到了早上7点至晚上11点,因此得名为711,并于1963年开始了全天24小时的营业。

1974年,创立于美国的711在日本东京开设了第一家便利店,十七年后,伊藤洋华堂收购了美国南方公司超过一半的股权,711也由此成为日本企业,成为日后全球便利店的模板,走上了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商店的道路。

711的兴起与风靡与60年代东亚城市化的急速进程密不可分。长于美国的24小时便利店源起于加油站里的小商店,在那个时期的美国公路片中,你可以看到大量主人公停车加油时去便利店买烟的场景。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城市生活节奏飞快、被资本主义工作模式催逼出的效率与理性以及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都为便利店的普及与流行孕育了成长的土壤。

作为城市化的产物,便利店生活方式的流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在连锁店兴起、市场统一化的大趋势下,传统个人经营的小商店在竞争压力下不断减少。人口足够密集的特大城市产生了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消费需求,不到一百平方的门店提供多达3000多种的生活用品,像驿站一样遍及都市所有商区居民区,服务着方圆五公里内的消费者。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逐渐改变的消费习惯。由于社会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由两三个人组成的小规模家庭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当代年轻人不再愿意在家做饭,小商店无法满足他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而去大型超市采购又与飞快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无论是冲进店门抓起一人份的小包装商品结账出走,还是捧着便当与关东煮在小桌旁速速解决一餐,便利店所满足的正是这种“五分钟内结束战斗”的新兴需求。

在价格层面上,虽然便利店的商品售价普遍超过大型超市,但其目标消费者的经济能力已经对这种几块钱的差价不那么敏感了。相比实惠的价格,便利店爱好者们在乎的则是便利店商品所拥有的时髦包装与质量保证,以及店内装潢和自助购物模式所带来的更加现代与自由的消费氛围。

而在今天的中国,60年代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正在日夜笙歌的城市里重新上演。1980年,中国只有19%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就已经达到7亿9298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根据政府的预测,这个数字在2020年可能达到60%。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15年4月发布的报告,中国超过1000万人口的城市已达到15个。

(图:1950年至2010年,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城市化趋势。)

超大城市的出现为中国便利店的普及创造了条件,也培育出了像我这样狂热的便利店爱好者。我多么希望世界上的所有商店都能像便利店一样啊,产品丰富,明码标价,全天营业,自助购物。如果理发店能便利店化,提出想要的发型,修剪,结账,再也不必担心发廊小哥推销办卡;如果出租车能便利店化,输入目的地,驾驶,到达,再也不必担心司机师傅的尬聊;如果工作也能便利店化,接受任务,完成工作,领取工资,省去了毫无意义的联谊和年会,甚至不用和同事领导见面……天堂,就是生活中的一切都便利店化的样子啊。

除了便利店之外,还有许多备受便利店拥趸热爱的地方,也充满了与便利店类似的经营风格。麦当劳开始提供自助点餐的电子屏幕,24小时供应无线网络、咖啡以及廉价而美味的食物,被称为“流浪青少年之家”;2014年,美术馆旁边的三联韬奋书店开始尝试24小时营业,深夜书店里影影绰绰,看起来犹如文艺青年版本的“佩珀军士孤独心灵俱乐部”……每次去到这些地方,我都会莫名其妙的产生一种回家般的轻松愉悦的感觉。

在电影《百元之恋》中,年过三十的一子在经常光顾的便利店当了名收银员,后来走上了重燃斗志的拳击之路。也许我之所以热爱便利店,正是因为它是这样一个地方,它毫不在意你的失败和沮丧,不管你什么时候光临,它都在那里,24小时满足你的任何需求。除了家里,我再也想不出一个比这里更温暖的地方。




— 本期作者 

施业中

失业了还可以去便利店打工

— 编辑 

马乔  的地得检察官

2011年莘庄地铁站门口的喜士多缓解了我的贫穷

《疯狂店员》是我看过最飞的便利店电影


本期推荐

为什么连环杀手的故事那么吸引人?

医学上有个专有病症名来称呼那些被杀人犯所吸引、崇拜罪犯,甚至不顾一切要嫁给罪犯的女人——“邦妮和克莱德症”,又称坏男孩控。

你知道翻白眼是什么意思么?

翻白眼普遍被视为一种具有女性气质的表情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不惑】专栏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