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鑫
来源:香帅的金融江湖(ID:xiangshuai-finance)
什么叫消费金融?其实就是大家在消费的过程中,天然产生的一些金融需求,这些金融需求会转化成某些提供给个人或者机构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提供之后,会形成整个金融产业链条上的不同程度参与挖掘。
1、消费金融兴起的宏观原因
消费金融过去几年那么火,包括一些深层次的内在因素,也包括一些是外在环境改变下外生的刺激。本质上来讲,最根本的东西还在以下几点。
第一,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拉动GDP的三架马车包括进出口,投资,和消费。对于中国来讲,过去的二三年内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是出口和投资,与海外成熟的经济体相比,我们的消费可能受到一些抑制或者受到一些影响。但是随着人均GDP的增加,消费开始对GDP产生重要影响。在过去十年中,整个中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一个很明显的成长。从海外的经验来看,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到了一定量级的时候,有几样东西会出现指数性的成长。
一是金融需求有明显的增长。什么叫金融需求?原来我只有一百块的时候我只能存银行里做存款,但你有五千块,有五万块的时候,你可能就要去买银行的理财,要去做投资。当你有50万的时候你可能就要开始考虑去买房产,或者买其他的投资品。因此,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对于金融产品的多元化需要就会提升。二是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有明显的增长。手里的存粮变多了,对于借贷的需求就会非常明显。
对金融的需求和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在同一个时间点爆发,当然有一定的关联性:比方说我手里有钱了,我得买一个房子,我不可能全款,我肯定要加杠杆,我可能要通过房贷去买房,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导出型需求。因为对金融的理解更深入,你对于金融产品的认识变得更加丰富,自然而然,“不一定所有事情都要花自己的钱”这样的意识也会不断地提升,所以,目前消费金融出现很显著发展的内生动力之一,就是整个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了一些明显的提升。
在这个提升过程中,人的意识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人网是最早的校园网,十年之前很多人都在用的一个网站,它曾经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调查,如果将年龄段分成了五年一个维度进行区隔,通过问卷排除掉一些比较极端的回答,发现了一个很显著的趋势——以五年为一个区隔,大家把资金存银行做储蓄的意愿每五年就会有明显下降。
同时,喜欢负债消费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在过去十年里,经常会有人说85后、90后花钱很厉害,现在还有一些社会负面新闻,像大学生仅仅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去借裸条,把自己的照片当做抵押物去借高利贷,这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它体现出一些观点,人们超前消费是随着随着年龄在降低的,或者说对于未来的乐观心态也是年龄越小越来越强。
举一些最简单的例子,大概十年前、十五年前,就是2000年之前大家都认为我买房子为什么要借贷款。但是现在仅仅过了十年,所有人的观点就变成了我们买房子为什么不借贷款,我们难道还抗不过一个四点几的杠杆。我们希望拿到一个30年期的贷款,只承担4%的年化成本去购买我们想要买的资产或者进行某些消费。这是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2、从零售信贷角度理解消费金融的兴起
下面我们可以从更加广阔的角度去理解“消费金融在中国兴起”的现象。消费金融实际上是零售信贷的一个比较极端的或者说比较狭义的变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的债权债务关系会发生在两大类主体上,一大类是债务人本身是法人或者是机构(e.g., 政府,公司,企业),这个会被归类为对公的经济活动。另外一个大类是债务人是自然人,我去借房贷,借车贷,花钱刷信用卡,做信用卡分期——这些信贷行为叫做零售信贷。消费金融就是人在某些非常特定化的消费场景中产生的金融需求,然后把它变成某种信贷的行为。
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京东金融有一种结算方式叫做京东白条。京东白条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信用卡。你买东西可以给现钱,可以从储蓄卡还债,可以用信用卡来结算,你还可以通过我们对你的授信(白条这种产品)来进行结算。当结算的情况发生时,这个信贷的行为就发生了。它是在非常特定的场景中,比如你购买了某种东西(服务或者实体产品)的消费场景,产生的。买房子,买车对应的就是房贷,车贷这样的产品。
要记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消费信贷行为都发生在低收入群体中。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以前在券商工作的时候,周围的同事大家收入都比较高,一个月到手大几万的很多。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一个月钱一定够花。有的人非常喜欢消费,他一刷卡十万块,月初就把卡刷爆了,刷爆了卡就要还,但是这个月的工资只有7万块,他可能要8万块,怎么办呢?
近年来大家发现有很多渠道,比如可以通过手机借微粒贷,或者蚂蚁借呗——这些产品的实际利息很高,都接近20%。借款者也知道利率比较高,但他还是会用。而这个过程中,实际上跟消费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此外,在个人的借贷中,除了消费和投资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很大的信贷需求,叫做平衡现金流,也就是老百姓平时说的资金周转或者应急这样的概念。所以大家可以将消费金融理解得更加全面一点,从零售信贷的概念来理解。
而提到零售信贷,实际上就进入到了我们下一个环节的探讨,为什么所有的零售信贷或者消费金融,为什么在过去几年里面这些需求有了爆发式的成长?外生环境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的理解是,一个行业想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些发展的契机,那么这个契机是什么?大家就要从刚才我说的零售信贷产品本身去理解。
传统意义上零售信贷的提供方,是银行体系内的机构,或者说银监会发放金融牌照的一些机构。比如银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银行发的房贷,也有人会从银行借车贷,另外有人会从汽车金融公司或者其他途径来借车贷。还有信用卡,银行会发放信用卡给你,它会给你一个信用额度——意思就是在额度的范围内,你可以透支,透支也可以做分期,当然一个月之内是免息的。本质上来讲它发生的都是某种信贷,就是和金融机构之间发生了一些信贷行为。
大家会发现房贷也好,或者车贷也好,在九几年的时候,这些产品就已经有了。为什么发展到2013年、2014年这个市场才突然一下子长起来?大家对于零售信贷,消费金融突然变得非常关注,是因为在银行体系之外有特别多的人开始提供这样的金融服务。无论是现在大家说的现金贷款,还是其他的以汽车租赁的形式提供的车贷,或者说原来大家只能从事典当行或小贷公司,把房子抵押之后做融资,现在则满地都是这种房抵贷公司——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公司在这三四年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一些很重要的原因。
首先是行业的基础设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借贷行业的基础设施,有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放贷,放贷方把本金给借款人,希望获得收益。前段时间经济下行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个说法,“靠本事借到的钱,凭啥要还”。这意味着经济下行中借贷行业会有很多风险爆发。放贷方既想收借款人的利息,又想安全的把本金收回来,所以必须要做风险判断和风险管控。传统的对公借贷的管控的手段发展得比较成熟。
比如抵押,借款人把厂房拿过来抵一抵;或者放贷方会去了解借款人的主体情况,比如查看借款人的三张表[1]。但是对于小公司来说,三张表都不准,放贷方还可以查水表、电表、和公司是否正常运营。在过去的十几年发展中,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做的就是对公业务,这方面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
但是,对于个人信用风险的理解,中国是非常薄弱的。比方说在美国有一个发展了大几十年、上百年的东西,叫征信机构。美国三大征信局,还有叫叫FICO的机构提供的征信分数,几乎所有美国人,只要有一个社保号SSN,就能够查到这个人的FICO的分是多少。当然,借贷次数越多的人,他的FICO分也会更准确。例如一个人在美国生活了多年,具有借贷记录,具有租房信息等,这些信息都会逐渐累计,FICO分数会非常准确的反映这个人的资质。但是这种严谨的征信在中国没有。
中国征信系统上装了大概六七亿人次,但是这里面真正跟借贷相关只有两个多亿。中国有14亿人,但其中够帮助金融机构进行比较完整的信息判断的也就两个多亿,这个人过去是买了房还是买了车,信用风险好不好,是不是信誉破产被法院判过了——这样有“信用记录”的人只有两个多亿。所以中国的金融体系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为比较高阶的中产阶级提供信息服务。
而在过去的几年里面,行业发生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大数据发展得非常充分——大家会上各种网站,用各种手机、iPad、电脑登陆网站,用APP,甚至某些线下的服务,你会发现你的数据被各种各样的机构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收集起来,由于中国没有立法,个人信息甚至会被随便买卖。
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一家公司泄露过几千万条开房信息,还有某家银行的客户信息被泄露出去了,这些极端例子在过去非常频繁。每次发生都是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个人信息就被泄露出去或者被买卖了,这只是大家看到的,没有曝光的事件其实更多。但是,这个东西也是一个双刃剑,它意味着很多普通人的信息被搜集起来了。
回过头来讲放贷,放贷有进有出,这种有进有出的买卖对于是很好解决的,因为银行可以合法吸储,可以发理财产品,可以同业借贷,但民间是不能做。中国高法有一些非常明确的限制,是不是否公开宣传?是不是超过两百人?是不是像非特定公众来募集资金?如果任何一条不幸踩到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种事情会被打击得非常惨的,最高可以判死或者死缓,浙江吴英就是个例子。非法集资事件在中国被打击得非常严格,但是有一样东西在过去几年它合法合规的出现了,这就是P2P。
这个词当然现在已经被污名化了。本来P2P是一个连接资产和资金之间的某种渠道,或者说它是把借贷这种行为自然而然分散到两个个体之间,当然两个人可能都是个人,所以用了P2P这样的词汇。(香帅注:我个人对此有很大的不同理解。为保持课程内容完整,不做任何删节,以后我们公号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就P2P来说,过去几年发生的问题非常多,主要是不做风控导致的。但积极的一面在于,于放贷这样一个需要资本极度集中的行业来讲,它打开了负债的渠道。很多人可能是做实体经济的,从最基本的领域来讲,尤其是所有承担信用风险的领域,它的业态,资管都不一样。
资管有些找投资的行为,但是对于借贷这个行业,它就是“我”要有资产,资产就是一系列“我”要收的贷款,我必须要有明确的负债来源找到资本,不可能说自己家里面有十万块钱,这是我的资本金,拿资本金去放贷款这件事情是不明智的,放贷一定是加了杠杆,用借来的钱去放给别人,同时中间通过经纪人来获得利差。
P2P在过去几年发展很快:2014年全年加在一起没有超过四千亿,但是2016年、2017年,这个行业已经变成几万人的大行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负债来源打开了,借贷的另外一端,“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就被解决了,再加上这个行业的风控措施有一个非常大的改善——原来我需要花好几百块钱才能做的一单,现在十块钱就能做,加在一起。
我放了一笔五万块钱的贷款,利息收入一年有几千块钱,再扣掉营销,获客的费用,扣掉运营的费用,再扣掉坏账这些东西,还能赚钱,这笔买卖就做出去,所以在过去几年里面中国银行体系以外的借贷这个行当发展得就非常快。接下来我会解释,为什么银行本身没有做这件事。
[1]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综合损益表
3、居民部门二元分割——零售信贷行业发展的契机
宏观经济部门有四个。第一个大的部门是政府,第二个大的部门是对公企业,就是非经济企业。第三个大的部门是居民部门。第四个是基于其他三个部门的,叫做金融企业或者金融部门。这四大经济部门中,任何一个经济部门想要运转都一定会发生负债行为。当判断某行业是不是有风险,或者说某行业发展得怎么样,或者去评估宏观经济是不是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通常运用负债率作为直观指标。
国的经济部门有什么特征?判断中国经济,有一个词经常被提起,叫做二元分割。中国很多的经济现象都是二元分割的问题。比方说在大的经济部门里面,政府是二元分割,他们去讨论中国政府负债率高,讨论的从来都是地方政府的负债率是高是低,从来没有人提中国的中央政府负债是高是低,为什么?是因为大家都按照省别或者按照市县这样的级别来看,中国的地方政府绝大多数负债率是很高的,但是中国的中央政府的负债率不高,所以混合下来,从国际来看中国的政府负债率不是很高。
回过头来看非金融企业,也存在严重的二元分割问题,分割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负债率极高,表上的负债率是90%~95%,还有好多表外的融资。我们当年给这些央企做业务,有个业务叫出表,就是帮助央企把表上的东西搞到表外去降低负债率,否则的话,央企接受国资委考核的时候会不过关,这是很典型的央企或者国企的风格。但是民营企业的负债率其实不高,大概在40%~70%之间。因为民营企业都借不到钱。银行宁可贷款给国企,因为相信出了问题有人会来救国企。
再回到今天的正题,中国的居民部门的负债率,2015年底、2016年初的时候,这个数据是30%左右,甚至20%多,今年到了49%左右——但这个过程中加了这么大的杠杆的正是中产阶级,加杠杆的主要工具就是房贷。中产阶级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把接近GDP20%的钱加到房市里面。但有一群人是没有办法加杠杆的——银行体系服务不到、买不起房、买不起车的人,银行也不给办信用卡的人。
中产阶级们或许很难想象银行不给办信用卡是什么概念。但实际上银行是给大多数人不办信用卡的。绝大多数的蓝领和刚毕业的小白领也基本上办不到——这意味着这些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完全没有加杠杆的工具和途径。所以这种二元分割的状态给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契机。如果有一些方法能够让原来没有办法加杠杆的人加到杠杆,并且在商业上可持续的,那这个买卖就能做。
从可支配收入来看,中国的可支配收入和美国相比,美国人一年赚的钱除了吃喝以外,还有120%是债,中国大概只有27%。美国反复降杠杆降到120%的水平,中国在反复加杠杆之后加到27%,这就是中国的现状。那么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呢?我做过预测,到2020年整个中国的零售信贷或者说消费信贷的体量会到40多万亿这个水平,其中大概92%会是银行体系内产生的信贷,这是信贷资产。就是我刚才说的房、车、卡这三大类以及小部分信用贷。另外概有7%~10%贷款是银行体系以外的机构来提供。这个体量大概四万亿,相当于平安银行规模,就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之内,第三方机构的消费贷规模加在一起相当于是一个中国的大型股份制银行的资产总量。
4、银行体系在消费信贷领域的局限性
传统的金融机构有自己的一些基本约束,导致很难做消费信贷的业务,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银监体系对于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有管控。当有了这个天花板的时候,就意味着没有办法做风险定价和下沉。大家可能听说过大数定律,大数定律说的就是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是高度标准化的,借款人比较分散。外在环境没有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不良率是稳定的。其实,不良率高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如果不良率不稳定,比如昨天10%、今天3%、明天6%,方差越大意味着产品的定价出了问题。换句话说,金融机构只要不良率在稳定区间内,放贷方能够找到某种商业模式来对它进行稳定的定价即可。
比如,小贷公司做的就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买卖。,传统银行没有办法做大零售信贷。不良率的红线使得它们不能给蓝领客群办信用卡,就算能找到再好的商业模式银行也放不了。但是有些公司它的不良率天花板较高,比方说像捷信这种消费金融公司,放贷收益率就很高,但是捷信的不良率是很稳定的,意味着它能把自己的风险控制好,就稳定获利,所以这个商业模式可以持续稳定下去。
其二,银行的风控逻辑难以改变。比方说银行是否能尝试去接受大数据风控模型,但是对于一个特别大的银行,它有自己的一套风险体系,好几百号人已经在里面了,甚至这套风险体系的领导就是副行长,你让这种银行去做改变,去重新修订所有的风控逻辑,这是非常困难的。
其三,银行的操作成本昂贵。当风控逻辑很难改变的时候,银行会怎么做呢?比如说现在银行做车贷的时候需要审核贷款,涉及客户经理、一二三审人员的工时费用,一核算下来,这笔车贷单子的审核成本就是一千块钱以上了。所以银行肯定不愿意接一个3万元的车贷,银行只想接30万元以上的车贷单子,或者希望所有的人都是来买奔驰、宝马的。所以,银行有非常高的操作成本,它的改变肯定需要有个过程。而这个改变过程中我们发现老百姓的线下金融需求是强烈的,非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去满足。
像我自己接触的一家公司是做线下现金贷,这个线下现金贷是三年期限的,这家公司实际的月息是1.5%,加上资管服务费。这家公司实际放贷利息是30%以上。那么究竟什么人会去借30%以上年化利率的钱,他们究竟干什么的,做什么投资的,能够赚到年收益30%的钱?我给大家讲个我们调研的时候遇到的栗子,来告诉大家这些高利率的钱用来干嘛了。
昆山一对小夫妻刚结婚买了房,贷了一百万的房贷。一百万的房贷,以基准利率算,一个月要还四千。三十年贷款。两口子加在一起净收入是一万五六,算是在当地生活不错的。但是房子首付把家里积蓄都用完了,最后发现装修可能差个六七万块钱。在南方文化里面,跟同事说我借了钱不太好意思。大家想想这样的情况下,你去银行柜台,比如说当地的工行,问有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借五万块钱?当地工行没做这种产品。我们当时接触的公司就提供这种产品,小两口一算,借七万块钱三年还,一个月大概还小三千块钱,他们觉得是可以承受的。所以这个需求是非常天然的存在,但是传统金融机构没有这个产品。
换个角度看,第三方小贷公司放贷利率高也是因为负债成本高,远高于银行吸储或者理财成本。比如银行是做本地户口高端车这种生意,先把抵押办完,再放贷款。IRR一算只有8%,吸储或者理财成本在4%左右,这就有钱赚。但第三方小贷公司拿了8%、10%的融资成本借了钱,再加上各种费用,利率到30%以上就变得自然。更重要的是,这种需求存在市场上。
5、消费金融行业过去几年的发展全貌
消费金融行业近几年发展的比较快,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一些行业里还不错的金融公司,像我们京东金融做得还不错,提供一些信贷的产品,发放额度已经累计上千亿,由于放贷周期比较短,存量有几百亿。被视为中国所有做汽车金融的黄埔军校的是“通用汽车金融”公司,而初创公司中的易鑫车贷已经比这家黄埔军校的估值还要高了。平安普惠估值也是较高的,所以这个行业里有一些做得还不错的机构。
总体来看,我们觉得消费金融行业的有效周期较短,整体的市场需要需求进一步挖掘。所以接下来,(1)怎么样能够提供更加切合大家需求的产品,(2)怎么能够通过不论是监管,还是行业自律,把这个市场的有序性做起来?这些都是下一步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消费金融行业都是谁在参与呢?
从产品链条上来讲,提供消费信贷这个产品主要有两类机构。一类是商业银行和消金公司。就是上面提到的,来自商业银行或者是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特指银监会发放“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具有经营消费金融业务、发放消费信贷的一些公司。全国有21家,第一批4家,在2010年成立的,后面陆续给了17张牌照。这一类占据了消费金融版图中90%以上的规模。第二类是电商。京东每年卖好几千亿的货,天猫更大。电商平台上具有消费金融渗透的现象,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京东对应的金融业务就是京东金融,天猫对应的金融业务就是蚂蚁金服。 苏宁、国美、海尔、小米、OPPO等也有自己消费金融的一些业务和布局。
需求方大约有四类,第一类是白领。一个白领一个月现在只赚六千块,但是想买一个一万二的包,买不起只能借一点钱吧,这是白领比较明显的一些需求,针对相对高端的消费。
第二类是蓝领。这个需求最大的是手机。很多住在厂内,也买不起车,但是谈个恋爱总得要给对象买个手机,怎么也得买个OPPO,两千多。蓝领这个群体的消费习惯就是不是特别有规划。一个技术工一个月拿六千块,但是他很容易月初把钱都花完了,然后我们经常看到这种“买了手机没钱了就分期”的情况。分期的利率有会高到60%,因为分期里面还有服务费,十八个月一算,实际融资成本或者实际消费支付成本60%以上,更高的也有。但是蓝领他们换手机的频率非常快。我们做过市场调研,从客观的数据上来看,八个月到十三个月可能就换手机。
第三类是大学生。父母一个月给1500、2000这是很高了,但是这个钱对于在北上广深这种学校的学生不足以生活得比较开心,一出去随便买个东西就两三百块钱、四百块钱,随便吃个饭都两百块。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所以也有强烈借贷冲动。
第四类是农民。农民的借贷需求可能更多还是跟生产相关,但是消费需求也在越来越多的出现。但是传统意义上来讲,在农村提供信贷的非常少。中国的农村的信贷需求非常稀薄,两个行政村加起来一共就找到四个人在借贷款,其中两个人还是因为被同村的人觉得是败家子,不给借钱。这些年有很多的机构包括扶贫金融会针对农村展开金融服务,比如中和农信就在做各种金融教育、信用教育。所以这个市场逐渐的在被发掘。
另一个问题就是放贷方的钱从哪来,对于银行而言是存款以及同业的负债。什么叫同业负债?对于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来说,负债是非常广泛的,有表内有表外,即便是就表内的负债来讲,最主要的两大来源一个叫做存款,另外一个叫做同业负债,比如说这个银行业的资金是不平均的,有些银行特别有钱,比方说邮储银行。
当这些不平衡的情况出现的时候,那些缺钱的银行就会发一种东西叫做同业存单,跟另外一家银行说,你存钱到我这来,我给你发一个存单,这个东西的交易跟债券似的,你把钱给我,我一年给你多少利息。银行拿到了同业的钱,就可以把这个钱可以放出去。一些第三方机构直接用自有资金来放贷,但是自有资金总是不够的。所以市面上,P2P是一个很大的来源。还有一些放贷方转让资产来融资,这就是所谓资产证券化。把资产卖了,把金融产品卖了,资本市场把钱给放贷方。
在消费金融的链上,凡是实际经营业务都应该被纳入到金融监管体系之内。因为金融本身和做实业不一样,做实业今天有一个亿,就拿本金做买卖,经营者可以不加杠杆,或者就算加了一个杠杆到50%的负债率,经营失败还不起银行,后果也没有那么严重。
但是金融机构不是,金融机构是有传染性的,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是加了非常高的杠杆。比如说银行,核心的资本充足率要满足8%,那理论上你可以放12.5倍的杠杆。92%的钱都是借来的,如果这家银行经营不善倒闭了,把钱借给银行的人,把钱存在里头的人就全被“传染”,这个链条中就会传染到很多机构,非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的传染力不是一个层级的。例如一个易租宝上百亿没了,影响面非常广,后果非常严重。
催收这件事情也是,爆出来的催收事件一定是这个行业最黑暗和最丑陋的东西。比如说山东的那个把催债人给杀了,像这种东西爆出来一定是最严重的问题。但实际上催收是高度技术化的一个工种。当然人家在打电话的时候,或者人家催你的语气极度恶劣,其实都是有技巧的。但是你想想,这个行业是这样子的:一个手机三千块,派两人上你家里要那三千块,这不经济。任何一个买卖做到最后就是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平衡问题,放贷方为了去要那三千块,派了两人先花了五百块,然后也不一定要得回来。放贷方一共用了两个人,结果还有一个人发生了纠纷,出现了严重的后果,这种实际上是非常不经济的。
一般来说消费信贷大部分是电话催收。电话催收是有非常多的技巧,比方说在你的还款日前一天大家都是群发短信温馨提示,说王先生或者李女士,明天是你的还款日,请记得往账户里面还钱这样的一些提示。等到第二天没还了,就语音信箱给你打电话了,提醒今天是还款日,不还会影响信誉度。到第三天还没还,电话就过来了,一般会问,为什么没还,是遇到什么困难吗?
然后的七天、十四天,就越来越严格,当然说的话也越来难听。难听的话都是拿着小本子培训出来的。只是为了让借款人有非常大的压力,有些话也肯定不能说,因为电话会被录音,之后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出现了纠纷,上法院一判放贷方输了,什么钱也拿不到了,所以催收其实是非常有技巧性的行业。
技术体现在哪呢?我们自己做调研的时候了解到,例如催收蓝领,我们第一次自己做了一个实验,蓝领白天上班是要把手机都交给车间主任的,催收方座机打过去的电话白天没人接电话,肯定催不到钱,把时间调整到下午5点到晚上10点,催收效果就一下子发生巨大的改变。催收方对蓝领说小本本上写的话和对白领准备的话一定是不一样的。
比方说对于白领是可以温馨提示的,但是对于蓝领来讲的话,温馨提示反而让他不太理解电话打过去是要干什么。京东金融的服务部门在分析一些录音的时候都会做出这样一个比较科学的报告出来,研究清楚这些问题。
除了催收,消费金融市场上还有一些其他的服务机构,例如信用评级、征信等,这些专业的服务机构都在这个链条上面,做一个媒介促进交易的完成。
我们国家的消费金融行业参与主体都各具特点。比如,银行就拥有了最成熟的客群和最便宜的资金来源。最大的银行更多得承担了政策职能。银行最具有优势的地方就在于资金融通的能力和资产的交易能力非常强。我国大中型银行到今年年终的时候一共就21家,其中真正下地干活的没几家,剩下的全部都是干资金批发。下地干活就是放贷方自己去开发客户,把客户找过来,然后判断每一笔的信用风险,自己去做全链条。
产业系像苏宁、海尔的业务会比较细,电商也一样,出发点基于服务自己的电商业态,业态里有什么就先做什么。比如京东业态里面有三个亿的购物人群,这些客群里有三千万或者四千万的人有用消费信贷或者有分期的需求,我们会根据业态特点为这部分客群提供金融服务。但是电商不是金融机构,并不持牌。非持牌的放贷方在中国面临很明显的限制。
金融机构的融资来源很多,并且大家默认金融系统是不会破产的。但是非持牌的放贷方只能通过把资产卖出去或者是做保底,或者和资金方合作做联合贷等方式来进行融资。
想要进一步了解相关投资机会,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咨询:
1、拨打咨询热线400-080-5828(推荐)
2、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预约,获得资深理财师免费咨询服务。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