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10点45分,下课铃声响起,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的校园瞬间变成欢乐的海洋。孩子们如春燕般飞向各个活动区——篮球场上跃动着矫健身姿,跳房子图案前展开趣味竞赛,“穿越火线”游戏区传来阵阵欢笑……这张跃动的“体育拼图”,正是全市推行“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生动注脚。
新学期,德州启动“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将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目前,德城区各小学已全面推广课间15分钟,其他县(市、区)也设试点校,逐步推广覆盖,以小课间撬动大健康,叫响“大德之州 以体育人”品牌。
今年年初,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学生体质强健计划”,让学生在阳光下动起来,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各校积极行动,从延长课间活动时间入手,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向阳光,享受更加健康有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以往,学校课间活动时间分为30分钟大课间和10分钟小课间,学校通常设有1至2个大课间,另有每周3至4节体育课,每日在校综合活动时间不低于1.5小时。此次改革,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平衡大课间时长,延长小课间时长至15分钟,确保每日运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2月24日,记者采访多所学校了解到,各校通过压缩自习课时长、延长5至10分钟放学等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整体做到不影响午餐午休时间,充分保障学生休息时间。
如何让学生在课间充分活动起来,记者了解到,各学校“八仙过海”出新招。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改造“角落游戏区”,除操场、球场全部开放外,校园地面画有跳房子、立定跳远、绕圈跳等图案,墙柱上贴有跳高墙纸,学生随时随地可“运动打卡”。
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开发“无道具版课间新游戏”,如两人可进行的“镜中人”、三人可完成的“钻山洞”、适合小组游戏的“大渔网”等,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集体游戏“穿越火线”,班级分为两组,一组手拉手成为火线,另一组学生作为“冒险家”穿越“火线”,每成功穿越5次,进行一次小组互换。
德州天衢新区康博小学购买适合课间活动的毽子、沙包、皮筋等体育器材,老师们在课间与学生一起互动游戏,教学生玩“老师小时候的游戏”。
而对于建校较早的学校来说,受场地限制,推广课间15分钟也有一定挑战。德州市天衢东路小学1989年建校,学校活动场地规划相对较小,为此,学校充分开发教室、走廊空间,开发象棋角、扳手台、“三国攻防战”等场地,开启年级循环下楼活动,让每一个课间都有趣、有欢笑声。
“课间时间延长后,学生们的锻炼热情更高了,老师们最深的感受就是,运动之后,学生们课堂上回答问题更加活跃,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校长马瑞娟说,课间15分钟对于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不仅有助于维持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学习疲惫感有所下降,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刚开始还担心这么多孩子一起涌入操场会不会有安全隐患,孩子回家介绍,课间分年级下楼,操场上有体育老师、班主任全程跟随,每个班也有自己的活动区域,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特别开心,他也在活动中收获了友谊。”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家委会家长刘女士点赞学校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
由小课间撬动的运动热情还不止于此,养成运动习惯的学生们,还在周末假期带动父母一起参与运动。家长高女士说:“上周末,孩子提出去户外活动,我们一家三口去减河边骑行,空气新鲜,一路上他和我们聊他喜欢的偶像、他的梦想,回来后我们总结,都觉得这次运动特别有意义。”
实施课间15分钟,是以小切口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具体举措。去年9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提到“课间从10分钟到15分钟”。德州率先将课间延长至15分钟,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德州市解放南路小学、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二屯校区先试先行,探索出一系列课间15分钟活动方案,给各校提供参考方案。
今年德州两会期间,德州市政协委员、德州天衢新区长河小学校长孟杰带来了“关于推行课间15分钟的建议”,提到建议市、区教育局成立“课间15分钟领导小组”,积极探索学校课间活动改革,谋划出“部分试点—推广普及—一校一案—评比争优”四步走方案。
在推广普及过程中,部分学校也遇到落实瓶颈,如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维护、体育教师较少等问题,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细化课间15分钟活动方案,如设置体育器材共享区,因地制宜开发“微操场”、打造“体育角”,丰富课间活动方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阳光。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德州将在“课间15分钟”的基础上,推出“选项教学”、家庭体育活动指导、“嗨!课间”等学校体育10项改革项目,综合施策,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夕阳西下,学校操场上跃动的身影,勾勒出教育本来的模样:健康的体魄、无忧的笑脸、飞扬的欢笑声,远比试卷上的分数更接近教育的本质。未来,德州将继续书写“以体育人”的新篇章:让孩子身上有汗、眼中有光,每次奔跑、跳跃都积蓄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