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谣与诗
遇见,相似的灵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墨香中华  ·  深秋的山草,美醉了! ·  昨天  
前端早读课  ·  【早阅】Next.js 身份验证的 ... ·  5 天前  
前端早读课  ·  【早阅】如何使用Vike和Vite构建可扩展 ... ·  1 周前  
墨香中华  ·  小提琴音乐《我们远去的芳华》 ·  1 周前  
古典文献学微刊  ·  集刊 | 《古典文献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卷出版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谣与诗

现在的香港电影,只有她导演的我愿意去看

民谣与诗  · 公众号  ·  · 2017-07-07 22:00

正文

第 33 篇文章

今晚,我们一起看许鞍华




1、


1941年12月8日,日军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一时间,日军进犯英殖民地香港。


张爱玲把香港的这段战事称作“奇景”,她在《倾城之恋》里写:


“全岛的居民都向海上望去,说‘开仗了,开仗了’……屋顶上架着高射炮,流弹不停地飞过来,尖溜溜一声长叫,‘吱呦呃呃呃呃……’,然后‘砰’,落下地去。那一声声的‘吱呦呃呃呃呃……’撕裂了空气,撕毁了神经。”


然而,开仗后驻港英军仅抵抗两周就向日军投降了,香港也进入了长达3年多的沦陷期。



日军对在港文化名人实行了极端政策,广东的抗日游击队克服重重困难,将何香凝、茅盾(沈雁冰)、邹韬奋、柳亚子、梁漱溟、范长江、夏衍等数百位文化名人及爱国人士成功营救出战乱中的香港,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省港文化名人大营救”。


这段历史成为编剧何冀平、导演许鞍华的创作灵感,一段鲜为人知的“香港抗战故事”。它被拍成香港回归20周年献礼片《明月几时有》。



但这只是影片的背景,电影主要讲的是刘黑仔、方姑、锦荣等香港普通老百姓的“抗战日常”。



2、


以彭于晏饰演的刘黑仔为代表的“东江纵队”,在香港民间发展起抗日游击队伍,打鬼子杀汉奸;以周迅饰演的方姑为代表的民间情报员,成为游击队情报信息传递的桥梁;以霍建华饰演的李锦荣为代表的地下党,深入龙潭虎穴获取情报。


这三条主线串联起整个故事,分别代表党、人民和共和力量。


一般的抗战或内战片,要么如《建党伟业》、《集结号》般宏观,要么如《南京!南京》、《风声》般悲壮,要么如《举起手来》、《斗牛》般诙谐,但少有像《明月几时有》一样平缓地叙述抗日平民英雄日常的。


三条线索三种力量,本应该可以作为惊心动魄的历史题材,许鞍华却选择了用最平静、最克制、客观到极致的镜头语言去讲述。



同样是以香港为背景,电影《十月围城》便讲述了一群革命义士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打压下,浴血奋战,为保护孙中山陆续牺牲。


我们习惯了这些题材中枪林弹雨、千钧一发的剧情以及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悲壮,许鞍华却一反常态,并没有把家国情怀提升到《十月围城》般的高度,也不去歌颂历史英雄,甚至电影主角的身份亦不做详细记载:他们是小学老师,是辍学的少年,是六旬的老太,他们都是香港的平民百姓。



3、


七十古来稀,对于这位五度获得金像奖最佳导演殊荣的许鞍华,心中自有深深香港情结。


许鞍华(中)


她在《明月几时有》里融入许多私人化的元素——比如方姑表姐出嫁的戏份,古老地道的粤剧,妇人们争论的日常习俗等,她留足了文章去勾勒那个时期在香港岛上发生的琐碎,构成了一幅香港“众生百态”的“岁月神偷”。


她镜头下的香港,细节是丰满的,生活是有腔调的,即便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香港人依然极有派头,他们的日常生活一丝不苟。


这些闲笔勾勒的生活琐碎,却分外迷人,让人忍不住想生活在她电影中的香港,即便是在乱世。



熟悉许鞍华的观众都知道,小人物和平民生活才是她的“拿手好戏”。


70年代初的处女座《疯劫》用希区柯克式的悬念手法还原了一起香港龙虎山凶杀案;

《投奔怒海》拍出了底层人物抗拒不公命运的顽强和悲凄,也成为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

《客途秋恨》自喻出身,讲述香港移民潮下,一位女儿慢慢体会身为日本人的母亲在港生活的艰辛;

《千言万语》则以邓丽君的歌曲贯穿,用爱情包装香港政治话题;

《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许鞍华更是把香港市井生活的平白质朴描写到极致。


即便在《黄金时代》里,许鞍华也用平静的笔调描写了萧红在香港的最后生涯。


抵达香港第三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岛被占,九龙陷于炮火中,萧红肺结核病情加重,她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1942年1月22日,在战火纷飞中,萧红寂寞地离开了人间。


《黄金时代》


冷静和克制是许鞍华一贯的表达态度。


影片《桃姐》就摒弃了煽情的表达手法,片中桃姐中风躺在病床上,牧师握住华仔和桃姐的手一起闭目向上帝祷告,这时桃姐偷偷睁开眼睛看正在闭目祈祷的华仔;桃姐安静地看完华仔的电影首映礼,表示此生已然无憾。


许鞍华用这样的冷静和克制,既直指香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老年人的孤独和无助,也表达了对这份主仆情中尊老品质的难能可贵。



4、


许鞍华的冷静和克制放到《明月几时有》中,更多地表现在“桃姐”方母的生平中,无论是对女儿方姑情感上的克制,还是面对被捕之后的冷静。


就连方母为之牺牲的“重要字条”的内容也不为观众所知,方母的牺牲可以说是“不明不白、无关紧要”。



许鞍华弱化了许多故事和细节的前因后果,即便是方母最后被枪决,也不做任何慢镜头和回闪处理,显得极为冷静,情感丝毫未被刻意放大。


影片的最后,作为电影叙述者的梁家辉,终于在一系列波澜不惊的叙述下,“克制”的情绪最终“爆发”,在久石让舒缓的配乐下于镜头前潸然泪下,留下那段历史给观众细细回味。


此时,画面由黑白转为彩色,观众才看到,曾经在抗战中的英勇少年,如今他的身份其实不过是发丝花白戴着远视镜的出租车司机。



历史过去了,那些曾为家国默默付出的平凡人物被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中,谁还会记得他们呢?


香港会记得,许鞍华会记得,她用影像记录下来了,这便是《明月几时有》最可贵的地方。


明月几时有?明月如今安静地悬挂在维多利亚港湾上空。



——END——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



点击图片

参与我们的“万人观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