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耀行法师
很多人认为只要能理解佛经的义理就算修学佛法了。他们认为明心见性靠的是心性,听经闻法而不去行持就可以悟道,持戒对于了生死没有多大关系。最后经书看了不少,道理说得一大堆,自身的贪嗔痴习气毛病一样也没少。
殊不知,
持戒是一切正法的基石,是对治习气的利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无始劫以来,在六道中生死轮转。一直用眼根贪着于色尘境,用耳根贪着于声尘境,用鼻根贪着于香尘境,用舌根贪着于味尘境,用身根贪着于触尘境,用意根贪着于法尘境。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被尘境所牢牢束缚,驱使我们对于乐受之境生起贪欲心,对苦受之境生起憎恶心,并为之造作身、口、意三业的行为,久而久之,这些行为便成了习惯,这种渗入骨髓难以更改割舍的习惯便是我们的习气。
自身的习气,不断驱使我们身口意随顺习气而造业,我们的命运就和习气牢牢绑定在一起。要改变命运,就要去掉坏的习气毛病。
但,断除习气是一个漫长的修行过程。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岂是说断就断,说改就改。
即便我们如今学佛,明事理,知造恶会有苦报,却很难控制自己不去犯错。就像吸烟者明知吸烟有害,却总也戒不掉一样。
《华严经》云:“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复依方便立。方便依智依慧,无碍慧身无所依。”
佛教以大智大慧、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来救度众生脱离苦海。众生有八万四千种习气毛病,就会有八万四千种对治法门。
比如定时定量的日常功课:诵经、念佛、拜佛、持咒、供灯、持戒等等,这些平常功课看似没有多大效果,却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我们的命运。从而,善巧方便地培养我们的好习惯,净化身心,对治自身习气毛病。
好比一天24小时,你用几个小时来净化自己身心,就有几分力量。修行的时间越长,对治习气的力量就越大。
从每日的功课一点一点做起,常年累月便会有所成效,习气毛病便会减少,达到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所有的功课中,最直接,力度最大的当属持戒。持戒也是对我们最好的保护。
从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到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以佛戒来对治我们的坏习气,培养我们好的习惯。一点一点的防范我们造新恶业,最终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样我们才有福德资粮去修定慧。
修行要一步步的来,最终水到渠成。
如若没有戒做保障,就不能做到正行,更不会有进一步的正定,没有正定就不会因定显发自性的正智慧来,从而无法破除迷惑以证真理。这是一个递进的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不持戒之人,纵能入定显神通,也是入邪定,得邪思邪慧,终究轮回于六道生死。
《楞严经》讲:“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是一切无漏业的保证,一切出世法的保障。修行者切莫轻视戒的作用。要以戒为师,以戒为我们成佛之旅保驾护航。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