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女演员表演中突发意外,官方回应 ·  2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年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用这个姿势刷手机,危害比你想象中更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为什么每年立春,我们都会谈论这部电影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03 17:54

正文

“你是否在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或许,这就是每年立春,

我们都会想起或者谈论电影《立春》的原因。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吕彦妮”(ID:real-lvyanni



在立春时谈论《立春》,就像为曾经失落的人情事物斟满一杯酒。其中辛辣或醇香,只有将之吞下的人可以明了。


这部拍摄于整整十年前的作品,悄悄埋伏在此,等待「做好准备」的人点开play键,做好什么准备呢?或许是沉沉拷问自己一句:


「你是否在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生活在中国北方县城的大龄女人王彩玲心里一直有一个歌剧演唱家的抱负,她在踟蹰前行的路上遇到一些同类:偶然在广播里听到她的声音之后开始追求她的周瑜、喜欢画画却考了几年美术学院也考不上的黄四宝、「像跟鱼刺一样扎在人心坎儿里」的舞蹈老师胡金泉。


他们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生活的尴尬和荒诞长在他们身上,就像一道道闪闪发光的疤痕。




在逼仄灰暗的学校宿舍小屋里,王彩玲卸下厚重的外衣,同时将自己内心里的屏障解除,试图与黄四宝取得某种隐秘的联系。她以为这样,她就可以成为自己曾经在书中的戏文里读到过的悲剧女主角。


她向他提起契诃夫的《三姊妹》,其中一个女孩,懂六国外语,却被迫住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在这种小地方,一个人懂六国外语,就跟六指儿一样,是个累赘。」

 

然后又眼含深意地说:「我跟你说个秘密,你可不要笑话我……我还是个处女呢。我不想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黄四宝听后脸上长久地滞住。


这场戏有典型「契诃夫式」的冷漠和放纵。一个人终于决定不再说谎,却换不来与这种坦荡对等的关怀。他想要的只是离开这个贫瘠而无聊的地方,去哪里,无所谓。她想要的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安心之地」。两个寂寞的人在一起,寂寞空洞的加倍。




属于他们的故事后来暴虐地收场,黄四宝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王彩玲摁倒在学校满是灰土的操场上,说,「你让我觉得,你强奸了我。」是王彩玲把他曾经那一星半点关于理想和精神的追求击碎了,用一种更为纯粹和愚钝的理想。


这世上存在一种精神高级于另一种精神的可能吗?

理想和现实为什么总被人对立而视,在一些人看来,他们根本就是并无二致的同一回事情。

追求更有深度和质感的生活,有错吗?

还是说,努力向往一种远离现实的生活,确实一种罪过?


后来,胡金泉登场了。


我在他身上当真看到一种几近「爬行」状态的痛苦,他因为背离大多数人的生活而「负罪」,状如一只巨大的乌龟。




他在这场市民广场式的汇演上以这样的姿态亮相,窈袅的芭蕾舞姿,紧身的裤子把他的下体勾勒得若隐若现。人群从嬉笑至窃窃私语,后来害臊而仓皇地逃开。他见状慢慢从足尖下滑下来,怏怏钻进车子里。


昨天晚上,和胡老师的扮演者焦刚聊起《立春》,他还记得这场戏,旁观的有群众演员,大多数是当地人,大家当真嬉笑害羞或冷眼旁观。世事当真如此。


他说,还记得整整十年前的二月,进《立春》组,开始学包头话,并且学习芭蕾舞。因为「学语言练得咬烂了舌头,学立足尖练得皮飞血喷,那撕了皮的痛就真的长在心上了。」在剧组时,副导演每每喊他去现场,都轻声轻脚,离他10米。所有人都当焦刚就是「胡老师」。「好像一年后,剧组有活动,给我通知时都是叫,胡老师。」焦刚说。




这是近几年的华语电影里难得可见的,「深渊化」的一个角色。因为在表演中与王彩玲遭遇了同样的冷落,他们一见如故,他也终于有机会吐露多年暗哑的心声。


「我是这个城市里的一桩丑闻……我是很多人心里的一个悬案。我一直以为,时间长了这个城市会习惯我,但是我发现,我一直想根鱼刺一样,扎在很多人的嗓子里。我真是个怪物,像六指儿一样。」是和王彩玲曾经说过的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只是更加直接和艰难。


后来有一晚,他深夜里去找王彩玲,跪在她跟前说,他们可以假结婚,彼此得救。王彩玲拒绝了。他重新站起来,只留下一句「天气预报说,今天黑夜,有大雪。」


再回头看上面这张剧照,想起木心那句诗:


「我是一个在黑暗里大雪纷纷的人啊……」


各自的命,各自担待。


后来,导演和编剧给了胡老师一个「圆满」的结局,他在舞蹈教室外面的露天厕所里蓄意对一个随便是谁的女学生动了手脚,昂首挺胸地进了监狱。


王彩玲去看他,他剪了平头,胖了一点,言谈间一直有憨实确凿的笑挂在脸上。


「我在里面挺好的,我这根鱼刺,终于从那些人的嗓子里拔出来了。我踏实了,大家也踏实了,实际上,我挺高兴的。这布鞋跟舞鞋差不多,还能立脚尖呢。」




住在一座现世的监牢里,总好过一直把自己囚禁在自己的心灵的牢房里。胡老师服着世俗的刑,却终于能在内心里得到纯粹的自我释放。


人活一场,难在放过自己。


王彩玲也终于这么做了。放弃「调去北京歌剧团」的妄想,甚至去相了亲,在条件里写明要找科研人员,终于也是惘然。后来,她领养了一个先天有缺陷的孩子,回到更加偏远寂寥的老家,宽慰老人的担心,再回来,做了一个卖肉的女屠夫。原先时常被她唱起的《托斯卡》早已成为生命的底色,她千百次问上帝为什么对她如此残酷无情,最终气息微弱,信念也稀薄了。



很多人为这一场戏里的王彩玲感到欣慰,欣慰她终于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幸福。在我看来,却感到另外一种残酷和惋惜。


我们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丢失了心底汩汩的渴望,山泉枯竭了,生命于是变成一座稳定而无聊的山,拘谨、成熟。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有什么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它好像在一夜间变得温润潮湿起来,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把自己给感动了。」



「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我的心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甚也没有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当我们再次念起《立春》里这两段经典的台词,心里会想起什么。我不知道。就好像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春天,他们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



 

「命运的底蕴,是由其他人看不见的经验所组成。切割和决裂会再度愈合,会痊愈且被遗忘,然而隐秘的深处,它依然存在,继续淌血。」——黑塞《德米安》




再次谢谢顾长卫、李樯、蒋雯丽、焦刚、吴国华、李光洁、张瑶……一个艺术创作者终其一生的理想,不过是能在合适的时候,找到一扇门,从此可以直面内心的猛兽,将之豢养然后重获自由。谢谢你们让我们相信,无论如何,生活终究还是值得去过一过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西游伏妖篇》:你真的懂周星驰和徐克的“破执”?

点击图片阅读 | 白岩松:这才是同学聚会的价值

点击图片阅读 | 《围城》中的春节相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