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湖水怪、喜马拉雅雪人、不明飞行物、巨型太平洋海蛇、大脚怪、假鸡蛋和塑料大米,是世界生物圈的七大不可思议之迷。
这七个生物之谜的共同特点,就是有很多人相信它们的存在,也总有人能拿出一些看上去很神奇的视频、相片。但是却从来没有人能提供真正禁得起验证的证据。
如果非要严格来说,“假鸡蛋”是的确存在的,在商场很多餐饮店的橱窗里,总是能看到假鸡蛋的身影,不仅仅是假鸡蛋,还有假面条、假肉、假鱼......有时这些餐品模型的制作过程,也会被当做“假鸡蛋”制作视频发到网上轰动一时。
▲不止假鸡蛋,还有假叉烧、假海苔、假金针菇......
其实以现代科技的能力,做出以假乱真的食品模型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跟所谓的假鸡蛋、塑料大米这些传闻没有任何的关系。如果真有这样的违法的恶性事件发生,首先要有两个关键性的要素:
1,违法分子要从这样的制假过程中
获得利润
,才能让他们铤而走险,亏钱的事情骗子也不会干。
2,这些假鸡蛋假大米,不仅是看上去像,
而是整体观感,包括烹饪过程中和烹饪后的观感也要很像
,才能让人不发觉上当。
第1条就是我们为什么买不到塑料大米的根本原因,塑料,即便是回收塑料的市场价格,也大约在5000元每吨以上。而一般大米的收购价格,大概是2500-3000元每吨。如果是买个进口泰国、越南稻米,价格还会更低一些。
拿昂贵的塑料来伪造低廉的大米?
违法分子真的有这么好心,亏本也要祸害大家么?
不过就算违法分子算不清帐,或者为了违法不惜血本,那还有另外一条鸿沟横在你和塑料大米之间。那就叫做“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能”。
物质有三态变化,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固、液、气。但分子量可能高达数百万的高分子聚合物,就没办法按照固液气三态来分。根据温度从低到高,高分子材料会分为:
玻璃态、高弹态和黏流态。
玻璃态就是类似有机玻璃的状态,再加热就变成像橡胶这样有弹性的高弹态,而再加热就变成类似岩浆一样的黏流态了。
大米放进锅里面煮,会吸水膨胀,最后变成一粒粒香喷喷的米饭。而塑料如果放进锅里煮,它并不会吸水膨胀,如果它的转变温度比100度高,那么就不会变化。如果它转变温度比100度低,那么被加热变软可以流动,再冷却回有弹性的固态塑料,
八成会变成一锅奇形怪状的东西
,不可再是一粒粒地好好待着。
那各种流传的生产塑料大米的视频中出现的到底是什么呢?比如下面这个:
其实就是在化工行业最常见的塑料造粒机,把原材料加热,跟挤面条一样,通过挤出机挤成长长的塑料面条,然后再切割成塑料粒。
如果是透明或者白色的塑料粒,看上去的确跟大米有点像,但是别忘了,这东西可比大米贵不少。
这些年关于中国“假大米”、“塑料大米”流入国外市场的消息层出不穷。每次都引发一些媒体或者媒体人的各种炒作,但最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印尼的“塑料大米”重新检测没有发现塑料成分,是第一次检测失误造成的。
▲尼日利亚的“塑料大米”,最后发现只是大米出现霉变。
媒体或者媒体人炒作这些假新闻,可以涨粉赚钱,但是作为普通用户,炒作或者传播类似的消息,就只是给自己和亲友们添堵了。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鸡蛋、大米或者其他食材出现异常的情况,那么你应该先怀疑的,并不是遇到了塑料XX,假XX,
而是这个食材变质、发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