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mile呆鱼
你好,我是呆鱼。资深PPT爱好者,69团队成员,企业PPT高级培训讲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双语】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 MFA ... ·  23 小时前  
主编温静  ·  最新,一批新节目官宣! ·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用AI赶作业的孩子”有没有未来? | 人民锐见 ·  昨天  
CHINADAILY  ·  World丨Yoon bypasses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Smile呆鱼

我是如何用PPT咸鱼翻身的?

Smile呆鱼  · 公众号  ·  · 2019-10-20 07:35

正文

大家好呀,我死回来了。

断更一年,将时间精力花在了主职工作的精进上,很多人以为我是专门做PPT设计的,其实我本职是一名HRBP经理,同时还负责经营分析工作。

往后的分享中,除了PPT,也会分享一些个人成长和职场成长的经验,让大家看看PPT背后的故事。

很多刚入职场的新人时常咨询呆鱼,如何在职场快速成长和获得成就? 我的回答往往只有一个: 凡是 光鲜亮丽的表面,背后必有不为人知的付出。

今天分享我的真实经历故事,希望给你带来启发。

本文约4500字,阅读约5分钟

01
现实就业反例,普通职场新人

2013年,毕业了。跟大部分应届生毕业生相似,大四开始就筹备就业,跟随就业大军涌入各种校园宣讲场合。

期间拿过offer,有销售也有编程,也参加过事业单位的考试,但没下定决心,蹉跎到毕业后近一个月,依然没找到工作。

谈谈我的就业经历。


广州读的大学,数学专业,拿过三年奖学金,会一点编程,但不喜欢编程。在学院团委当过宣传部副部长,兴趣使然,PPT和设计会一点皮毛。

毕业后一个月,去了现在的公司做人力资源助理,税前2000元。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点懵,数学专业?喜欢设计?做了人力?

恩,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就业反例,专业、兴趣、职业都不在同一频道上。


因为经济窘迫,在喧闹的城中村租了房子,位于连在一起的握手楼群中,含水电费每月仅1000元。


窗户打开是隔壁楼外墙,光线不好,需要全天开灯。 房间在高层无电梯,面积不大,刚好放下一张1.2米的床。隔音也不太好,深夜经常能听到一楼醉汉的吵闹声。吃饭的桌子是一张折叠椅,除了吃饭还能办公。


那会,是我的一切。


这个状态持续了一年多,直到2014年中的时候,焦虑万分。身旁同学朋友已然走得很远,我却还在原地踏步,开始犹豫是否辞职尝试其他工作。
犹如咸鱼,对吗?

现在的我回想,其实那会最为焦虑的并非收入没增长,而是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可能性,未知最为恐惧,未来没法掌控。


焦虑中,找了导师,也是我的主管,沟通中收获了两点非常中肯的建议。

其一,履历有限,现在有项目也没能力能承接,多花时间提升专业能力。 其二,工作并非全部,培养一个热爱的兴趣,能成为不可想象的动力。


这次沟通,我悟到一个道理:
并不是所有机会都会放在你面前,但起码当机会在你面前的时候,要有能力紧紧抓住。 所以,机会没到来之前,要耐心修炼内功。


很庆幸当初下定决心做出改变: 切分上下班时间。

八小时内,快速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效率,用工资解决温饱问题。
八小时外,放弃劳务型耗时间兼职,把时间让给所有提升能力的可能性上,寻找发展的可能性。


期间反复思考,在寻找职业和兴趣的平衡点:如何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助力职场?

深思熟虑后,我选择了PPT,有了后来的故事。

选择PPT的背后,有两点原因:
其一,可以作为个人标签,当初正值PPT兴起。其二,公司用PPT频率超高,凡有会议必有PPT。


于是,定了一个「PPT+」计划,通过PPT让别人看到我的隐藏价值。



02
付出得到收获,背后无数深夜就业

谈谈现在的我。


主职工作: 港企上市公司HRBP经理,公司最年轻的经理,期间担任过一个事业部的HRBP负责人。
业余折腾: 和秋叶大叔一起合著《让你的PPT会说话(第3版)》,担任秋叶PPT兼职讲师,个人PPT定制设计师、咨询师和自由讲师。

看起来光鲜亮丽,对吗?

但舞台背后,冷暖自知。多数努力,都在下班后八小时外。 这段经历,有四个阶段,分享给你。

第一阶段: 两件尝试。


尝试的第一件事情是PPT模板变现,因为 那会唯一看到的变现渠道,还能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也是在那会知道了阿文,在PPTStore能把模板卖出100+万的男人。

卖模版过程有个好处,能提升操作技巧还能赚点外快。 做PPT模板这件事情我坚持了一年半,还记得第一份模版售价是20元,做得并不好,但卖出第一份的时候,仿佛被世界认可。

积累至今做了100多份模版,总收入超过5万元。 这件尝试,对我的PPT操作技巧和设计思维有很大帮助。


第二件尝试是接低端定制,因为PPT要有内容,才能产生价值。

做了很多份模版后,发现远远不够。因为模版做得好看,不代表有内容的PPT就可以做得好看。它依然是一个框架,缺少背后的思维和价值。

于是,通过百度贴吧(那会还给PPT贴吧小吧主Jesse老师删过贴)、猪八戒接了一些很便宜的定制。第一份定制是70元,有10多页,多为急单,经常深夜。

这个阶段我接过20多份定制,总共2000多元收入,平均每页价格在5块左右。 钱虽不多,但为接下来做高端定制做了铺垫。


尝试的过程很长,总会有放弃的念头,也有松懈的时候,想放松两天,又担心状态回不来。后来想了个笨办法,设一个七点半的闹钟,每天灵魂拷问,一直到现在。

第一阶段的两件尝试,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因为是自己摸索,不像现在有很多PPT高质量课程和训练营,进步比较慢,懵懵懂懂。

第二阶段: 打造标签。


第一件事情是开通公众号,打造外部影响力。

15年那会微信公众号正盛行,跟风开通微信公众号,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新媒体,很庆幸这个决策。

更新公众号过程,因为前期持续输出,积累不少真爱粉,输出文章过程,也梳理我的PPT知识框架。


后面事情一多,时常断更,截止到17年底才堪堪过一万粉。 即便如此 ,微信公众号为我打下了「PPT」的标签,后面引流了不少定制设计,是个非常关键的决定。


其次受到邀约做线上分享,增强知名度。

因为公众号文章还不错,加上PPTStore积累的大量模板,陆续有平台邀请做PPT线上分享。尽管免费,但每次能增加几百粉丝。

除了引流增粉,积累了很多课程素材,为后面公开授课做了一个关键的铺垫。


最后是在集团公司内部扩大影响力。 与此同时,也在琢磨如何在公司内把PPT这个技能价值最大化。

借助其他部门领导一次邀请分享的机会,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开发了几门PPT课程,涵盖操作、思维和设计。因为精心准备,这次分享打响了自己的名气,一下子打开了名声。

陆续,集团不断地预约我的授课时间,记得2016年整整接了20场培训,基本每个大事业部都巡讲了一遍,把PPT这个标签扩大到了整个集团。

这件事情给我带来很大的收益是, 领导也逐渐将重要的PPT给我优化,获得参与讨论机会。 久而久之,除了PPT之外,领导发现这个人除了PPT,其他方面能力也挺不错,个人隐藏能力和价值得以展现,最终升职加薪。

当然,这里给职场新人提个醒。假如你也想这么做,你需要了解一点: 这些工作往往在上班时间之外,意味着别人下班愉快地过着周末,你这会可能还在加班。
但是,你也要明白一点:
此时你的时间可能很多,但是机会很少,时间对于你来说可能不值钱。 一个前期花费时间,后期能让时间越来越值钱的机会,做不做? 选择看你个人。

这是我的第二阶段,在职场和外部市场都打造了一定的标签知名度和PPT领域的影响力。

第三阶段: 变现。

有了前面的两个阶段的积累,自信心爆棚。感觉可以做一些创新的东西,让个人价值再进一步,于是我开始新一阶段的变现尝试。


第一件事情是尝试开发线上课程。

2017年,图文课程销量特别火爆,感到非常震惊,原来PPT教程还能这么做。于是开始模仿尝试(说实话,其实有点眼红),从17年7月到年底,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开发了一门从思维的角度来讲PPT的图文课程。

原本计划在某平台上线,不过这门课程搁置了。因为一次武汉线下聚会,跟秋叶大叔提出我的想法,发现市场需求、流量这些背后关键因素,远不能支撑销量。

这门图文课程仍放在电脑中,相信未来某一天会换种形式给大家呈现。

这一次变现虽然失败了,但是里面的很多观点我都写到了我的出版的书上。


第二件事情是提高定制设计费用。

前面实战案例积累出来的业务逻辑,加上100多份模板历练出来的设计水平。我想可以做出还不错的定制作品,于是在公众号开通了PPT定制的渠道。

陆续,业余时间越来越丰富,接PPT定制、做图文课程、做PPT模板,以及更新微信公众号,为此我不得不学习时间管理的工具,让自己的时间模块化。

PPT 高端定制这件事情给我带来了不错的收入,让我一定程度可以摆脱主职业的单一收入,这里的金额我打了问号,这件事情上还有无限可能性。


第三件事情是对外讲授PPT课程。

公司内部做分享时,反响异常不错。早有变现想法,借助几轮分享打磨课程,加上之前PPT定制作品挺受好评,陆续有人邀请去讲授PPT课程。

这是个特别棒的机会,因为可以获得收入外,还可以乘机了解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这对主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助力。

于是,又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包装课程,完善配套材料,龟毛式预演,现在讲一天的课程,可以轻松拿出一份650页的PPT课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