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住在上海
上海楼市最及时报道《住在上海》新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本地宝  ·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住在上海

独家:如何看待大面积爆发的“降价维权”?房价还会涨吗?@住在上海 业内粉丝投稿

住在上海  · 公众号  · 上海  · 2018-10-20 19:14

正文

草草编辑手记: 最近,全国范围内,不同城市,不同开发商,都出现了新盘购房者降价维权。如果降价可以维权,涨价也可以维权。大家还记得去年嘉定某项目二期平开,结果毛坯了吗?今年打算如法炮制的另一个项目, 看到群里有人讨论, 购房者打算打市民热线“维权”?🤷‍♀️


老生常谈的“契约精神”这些不谈,今天一位《住在上海》的粉丝,也是开发商工作的专业作者,想来讨论一下最近全国范围内最为知名的“万科降价5折,赔偿100万”事件的影响,一起来看。(本文已略做修改,文中会涉及一些地产行业专业看法,大家也可以从新的角度来看看哦~)


复盘某开发商“5折,赔100万”事件:
弄清楚“真降价”,还是“虚假宣传”

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以及各大媒体的除了崔永元举报事件,另一个当属 “万科厦门白鹭郡项目赔偿老业主100万” ,还有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降价维权潮”。



我们选择在“来龙去脉”水落出后,再发这篇文章,首先看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天晚间的时候,网上突然出现了 “万科否认传言” 的消息,还附上厦门万科白鹭郡置业有限公司关于此次事件的情况说明。



原来大家谈论半天,终究却发现 “万科补偿”是个虚假消息。 气愤之余,我决定重新梳理下事件的经过, 看看这次乌龙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原来这一切的起因都源于网上流传一张 “厦门万科白鹭郡别墅5折销售” 的图片。



摩羯座固执的性格一上来挡都挡不住,我对截图里特价房的真实情况着实很感兴趣。于是在“万科官网”和某房产网站上找到这套房的相关信息。



通过专业软件,结合车位2.5*5.5米的长宽标准,从宣传图中得出这套房的大致数据如下:


楼层数

面积

(以外墙线计算)

-2F

48㎡

-1F

79.5㎡

1F

62.6㎡

2F

58.6㎡

3F

47.4㎡

顶层

36.8㎡

合计

332.9㎡


以上面积是根据外墙线边界计算得来的,别墅上下五层面积仅296.1㎡,如果扣除墙体厚度、管井之类以及不知道能不能用的面积(例如屋顶层左侧红色虚线面积达14㎡的区域,从楼梯无法到达), 使用面积绝对没有截图中所说的300㎡。


除此之外,根据我在相关网页上搜索到的消息,国庆假日这次促销放盘的户型其实是算一款新产品—— 位置不同,且交付标准及配置上和之前450万的别墅有很大区别。


原产品售价中包括50万精装标准、2个价值16万的车位以及一部价值15万的家用电梯。


而国庆促销价格为极简装修,没有电梯,且不带车位。 也就是说在不考虑价格变动的因素下,国庆时楼盘价格应为450-50-2*16-15=353万,实际售价为278~298万元, 打折幅度也仅20%左右,远远低于截图中所说的“5折”,所以是一个彻头彻脑的虚假宣传。


正因为“5折甩卖”的宣传冲击了每个人的心理底线,导致后续“赔偿事件”大家信以为真。


如果真的开发商“降价就赔偿”
长期来看,“害人害己”


本人也在闽系某房企工作,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也纷纷谈论对此事的看法, 总结为四个字就是“害人害己”。


害己:企业无法可持续发展


害己 就不多说了,因为有白鹭郡这个先例, 万科甚至其他后续所有楼盘只要降价都会面临老业主的索赔, 对于企业的财务情况来说将会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那为什么说 害人 呢?老业主的利益受到保护,对广大购房者来说不是好事情吗? 短期来说的确是的,那么长期又会怎么样呢?


害人:破坏市场规律,交易才带来“价值”


首先, 这种做法破坏了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市场规律, 势必会让大家形成不管房价多高,只要跌了就会获得补偿的思维惯性,争相购买房子从而推动房价继续上涨。 但房价真会永无止尽吗?当然不是!市场需求和购买力才是决定房价上限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大家觉得现在房价涨不动了,那是因为需求和购买力都被前几年房企的爆发式增长给透支了,买房不是为了居住,而是变成了一种投资行为。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所谓投资成功, 是需要有人能够用更高的价格从你手中接盘才能算作获利, 如果大家手上都没钱的话,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该如何进行?



根据央行数据,我国人均储蓄已经从4万降至不足2万,短短几年降幅超过50%,除了因为大家消费观念的改变外,更多的是因为 大量的储蓄进入到房地产行业 变成了固定资产, 个人财富变成了纸上的不断跳动的数字,但“可望而不可及”。


要知道现在房企平均负债率都在70%以上, 如果跟进万科的做法,无疑会使企业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但如果不跟进,消费者便会用脚投票,选择能够赔偿的房企,导致这些企业逐渐丢失市场份额直至被其他房企吞并收购。



一旦市场集中度过高,便会 出现垄断 的行为, 消费者失去了选择的权力, 还记得滴滴和UBER,百度和GOOGLE大战后的结果吗?双方竞争的时候消费者的确获利不少,一旦竞争结束,我们是否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对于该事件一个地产人的思考


1. 妥善处理公共关系。 此次舆论话题万科公关部做的并不出色,“情况说明”没有按程序加盖公章,并且是从“厦门万科”这个“微不足道”的公众号发布的,这次话题已经成为全国话题,万科总部应该重视此次事件的平息。


2. 中介模式需要改变。 夸大宣传是传统中介的营销手段之一,这是由于房屋成交与否与收入相关的本质原因造成的,从而无法公平公正的为购房者提供合理建议。


这种情况在二手房交易中更加常见,参考国外……只有将中介从“收益只能从房屋成交”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变为纯粹的咨询服务机构(类似于律师事务所),消费者才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服务,同时中介才能获得消费者的尊重。(当然绝没有说得那么简单。)


3. “跌了如果赔偿”,那股市呢?如果涨了呢?退款么?应该尊重市场规律。 作为中国另一个主要投资市场——股市,自1984年发行的第一只股票飞乐音响以来,已经历了十一次牛市和熊市。有人赚得盆满钵溢,有人亏得倾家荡产。


就拿最近的2018年10月11日来说,沪市跌-118.39点,跌幅4.34%;深市跌415.49点,跌幅5.19%,收盘时有979只股票跌停,跌幅超过7%股票达2360只,仅72只股票收盘时上涨,即便如此,在网上也 没有看到广大股民朋友在上海、深圳股票交易市场门口拉横幅要求赔偿


反观楼市,自从我国1979年开始实行商品房销售试点以来,仅仅经历过1998、2008年因金融危机引起的两次暴跌,随着国家制定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暴跌之后房价重新进入上升通道。


因此,大家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只要经济下行,房价下跌,政府一定会救市,继而忽视了 房子作为商品的一种,理应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价值,价格及供需关系。


4. 货币政策和房价息息相关。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外汇储备相比入世之前得到极为迅速的增长。尽管较高的外汇储备有利于我国抵御来自外部的金融和政治风险,但也导致人民币流通增加, 这就是最近20年间,大家发现自己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的原因。


我国外汇储备1950-2018(单位:亿美元)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1950

1.57

1960

0.46

1970

0.88

1980

-12.96

1990

110.93

2000

1655.74

2010

28473.38

1951

0.45

1961

0.89

1971

0.37

1981

27.08

1991

217.12

2001

2121.65

2011

31811.48

1952

1.08

1962

0.81

1972

2.36

1982

69.86

1992

194.43

2002

2864.07

2012

33115.89

1953

0.9

1963

1.19

1973

-0.81

1983

89.01

1993

211.99

2003

4032.51

2013

38213.15

1954

0.88

1964

1.66

1974

0

1984

82.2

1994

516.2

2004

6099.32

2014

38430.18

1955

1.8

1965

1.05

1975

1.83

1985

26.44

1995

735.97

2005

8188.72

2015

33303.62

1956

1.17

1966

2.11

1976

5.81

1986

20.72

1996

1050.29

2006

10663.44

2016

30105.17

1957

1.23

1967

2.15

1977

9.5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