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严肃八卦
擦亮眼睛谨防山寨,正版的严肃八卦没有认证,不信请到@萝贝贝 的微博扫置顶二维码。||严肃一点,我们在八卦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晚报  ·  他俩紧急回应:否认恋情 ·  昨天  
Supreme情报网  ·  杀疯了!Kanye老婆「全身透视」闯进格莱美 ... ·  3 天前  
Supreme情报网  ·  杀疯了!Kanye老婆「全身透视」闯进格莱美 ... ·  3 天前  
现代快报  ·  知名女星自曝 ·  4 天前  
现代快报  ·  知名女星自曝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严肃八卦

良心安利|9.4分的纪录片,看完想嫁师傅

严肃八卦  · 公众号  · 娱乐  · 2016-12-10 19:51

正文

【严肃八卦(微信号yansubagua)禁止未经许可的转载,转载及合作请询@萝贝贝,或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ps当然欢迎你们把原文转发到朋友圈


这是一个迟来的安利。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今年1月在央视播出,并未形成“舌尖”那样激烈的爆款效应,但是后续口碑却一直静静在网络上发酵。


将近一年后,这部纪录片经过了3万多人评价,评分9.4↓


上半年看了这个片子一直想安利没有合适的机会,拖着拖着,一转眼年末了,发现这纪录片居然出了电影版。那我们还是先安利一下那三集的电视版吧。


注意:本次安利只针对三集电视版本《我在故宫修文物》,目前网络可看;电影版好不好看暂时不知道,不做评价。


这部纪录片的不明觉厉只有英文译名能体现:Masters in Forbidden City, 紫禁城里的大师!



然而中文名却更符合纪录片中那些能人巧匠自身低调的气质:我们只是在故宫修文物而已。


一群在故宫修文物的人,日子是什么样的?


修的是国宝,然举重若轻。


文物修复工作者们经年累月地待在小小的故宫西三所里,这样的环境对于国宝来说似乎稍显局促。


他们看起来平凡无奇,似乎没什么好揭秘的。实则是因为大师们的技术太精湛,即便全程观摩,也只能是外行看热闹了。


修复文物的过程有多神奇?


一把琴弦早已消失,琴身都糟朽的瑟,字幕说:看起来是块大木板


弹幕就更直白了……还以为是棺材板


真·残破不堪



但是修复完之后是这个样子


这背后凝结着漆器组的小闵进大山、爬陡崖寻漆的奔波


更凝结着漆农的艰辛,俗话说“百里千刀一斤漆”,一棵漆树也不过割下一丁点的生漆而已。


这尊国宝级的木佛造像两根手指有残损



木器组的师傅要给它补上,exm?接手指头的缝隙在哪里?


补完做旧之后,即便是行家来看,目力所及根本看不出哪里补了,说要用紫光灯照才知道



这个曾在乾隆书房里摆过的柜子,号称“百宝嵌”,镶嵌了大量且各不相同的装饰图案。


缺损自然也很多。


是这样细细镶嵌补完的,有时候切面的角度错了都塞不进去。


这些修复成果,是“文物修复”这个动作本身带来的震撼。


但如果只是让人惊叹于器物之美,技艺之高,也不可能打到9.4的高分,这部纪录片区隔于其他宏大叙事的故宫纪录片的地方,就在于展现了 人的可爱


全片人气最高的这位——修钟表的王师傅


气质儒雅温和。


但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他一定是个高人啊啊啊。


王师傅带着徒弟修宫廷钟表,看似枯燥,就是一个个零件打磨而已。


把小部件一点点修复到原位。


全是精细活儿。


修复钟表是需要耐心的工作。


比方说,一个宫廷钟表的底座,刚修复好,又坏了,因为室内湿度变了。


他们会经常碰到这样反复出现的困难。


宫廷钟表的特殊性更在于:除了能走能报时之外,它们还有“演艺功能”。



什么叫演艺功能,请看下面的动图。


全部修复完成、转动起来的 钟, 熠熠生辉的样子让所有人在屏幕前失语。


齿轮机括极尽精巧


方寸之间的小装饰也精致得不行:整点报时的时候,这么多只天鹅的翅膀都在扇动


啊动图无法展示这个钟表迷人之处呜呜呜,看完只有一个感觉:当皇帝真好!!!

_(:з」∠)_


这座钟修了八个月


王师傅就是穿着蓝灰工作服,一点点校正每一个零件。


研究这些小鸟的翅膀如何能都动起来。



他修着价值连城的钟表,过着朴素的生活。


王师傅也会带着徒弟出去参加钟表博览会,看材料和工具。


阅遍古代帝王钟表收藏的王师傅,看宫墙外的钟表,有一种谦逊克制的扫地神僧范儿(但是隐隐有点霸气惹)。

他轻描淡写地说:有仿古钟表参展,他们现在做出来的钟,加工技术还是不错的。



在这种博览会上,除了王师傅这样的匠人,还有一类人,是富豪。


老师傅在故宫博物院里修复文物,而富豪是世界各地搜罗宝贝,收藏、把玩。


这位资深的收藏家,看到故宫来的王师傅一直拿自己的收藏问:“故宫有没有这种?要是有一两个故宫没有的我就开心了。”


王师傅面上不动声色。


回来之后的采访里说:故宫的钟表,是皇家收藏,有全世界各地的珍贵钟表,有些英国钟表大英博物馆都没有。


说到那位收藏家可能想跟故宫比试比试……


王师傅忍不住笑惹。



工匠和收藏家完全是两种人,当然他们都是爱宝物的。收藏跟财富能力相关,也跟个人兴趣有关;而文物修复工作者不会真正拥有国宝,但他们是国宝的守护者,知道国宝的灵魂所在。


这一展厅的钟表都是王师傅和徒弟修的。


不了解的人草草从橱柜前走过,也许他们只是来故宫走一圈再也不会回来看,也没机会知道,这些钟表是会动的。


看到本该有生命的钟表静止在陈列室里,王师傅说:有点心疼。



而参观者们更不知道,这些钟表加起来,就是这位王师傅的一生。


王津师傅16岁进入故宫工作,今年是第39年。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就像老师傅把手艺传给他一样,他把手把手把这些技艺再传给徒弟,用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教。


钟表馆里钟表,王师傅还记得年轻时修复它们的故事,而他现在的感叹是:一生太快,不够他把故宫里的钟修完。


王师傅只是故宫众多文物修复工作者中的一个。


故宫的师傅们,身上都有那种淡定、耐心、钻研的工匠精神,看似普通却不平凡。


可工匠并不是苦行僧,他们在将近600年的深宫大院里修文物,生活依然是有滋有味,有血有肉的。


青铜组的王有亮师傅在复制青铜器,有时候一个颜色调一星期也调不出来,也会有小情绪哒:“难受死了。”



高萌段落是这个↓

旁白说:王有亮要去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结果他是骑着 小电驴出宫抽根烟。


老烟枪の痛:故宫不能抽烟。


掐了烟头,施施然骑上小电驴,起驾回宫。


修文物的姑娘们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只能素面朝天,粉底不能打香水不能喷,但她们素净的笑容也很好看。



没错,看纪录片的时候还能欣赏美人,纯天然的。


漆器组的好基友很有爱,埋怨对方砍了自己种的无花果树。


从各种历史小说和影视剧里,我们大概也知道,皇上在乾清宫、太后在慈宁宫。什么还珠格格住的漱芳斋,华妃住的翊坤宫,甄嬛住的寿康宫,人是虚构的,宫殿都是真的。


而这些修文物的人,每天都在千百年的历史里穿行,气氛很奇妙。


他们工作的西三所,过去曾经是冷宫。


故宫周一闭馆的时候,他们能在太和门空无一人的广场上骑自行车


嗯,溥仪同款待遇。


他们在故宫的乐趣还包括喂猫,这些故宫里的猫据说是“宫廷御猫”的后代。


在杏子成熟的时节,故宫er们还可以打杏子吃,突然串戏到了《舌尖上的中国》。



用盖文物的纸来接杏子哈哈哈,据说是韧性好。


接杏子的纸果然和盖佛像的一样……求国宝心理阴影面积。


————————


《我在故宫修文物》所展示的现代匠人,让人耳目一新。


但关于修文物的细节,也有些争议。


豆瓣热评第一的网友TM1001说:“看过日本的文物修复,对比下来有些难受,比如环境而定狭窄杂乱、工具随处放、徒手搬运、搬运器械的粗陋,这些如果以日本文物修复的标准都是不行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