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旁观者朱德庸|新刊 ·  昨天  
每日人物  ·  不租房不买房,年轻人盯上长住酒店 ·  昨天  
环球人物  ·  “全世界最强壮的男孩”神秘消失始末 ·  3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梁龙 在洪流里游耍|2024魅力人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人物周刊

发现侯德洋,发现QQ音乐

南方人物周刊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07-28 18:05

正文



侯德洋在全民K歌里的等级是“超级实力唱将”,而他的正式头衔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


侯德洋在全民K歌唱的《浮夸》,收听人数超过了6.2万,他已经累积演唱了21首作品,等级是“超级实力唱将”。接受着调专访时, 侯德洋开玩笑说:“我是有明星梦的人。”但他的正式TITLE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负责QQ音乐和全民K歌业务 ,在他的主导之下,12岁的QQ音乐在6月初推出了7.5版本,在发现版块新增 “音乐号” 包括着调公号首批入驻,把音乐号当作“连接器” ,连接了“音乐生产者”( 音乐人、歌手艺人、制作人等 )、“推广者”( 音乐媒体、自媒体、音乐爱好者等 )与“用户”这三个群体。在保证了版权和音质之后,侯德洋和QQ音乐都不满足于做一个播放器,而是立志提供营养、发现音乐。全民K歌和“发现”页面双轮驱动,QQ音乐开始在内容层面发力。



撰文 | 老丁



K歌之王


“其实我工作20年了,但看起来比较小”,侯德洋有点点像郭富城,讲一口流利的“港普”,经常串联着英文,因为工作前十年他在甲骨文,2007年加入腾讯,最开始帮腾讯做国际化方面的发展,包括把QQ不同的产品都带到泰国、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各个地方,其中有微信业务和Joox。一年半之前侯德洋开始参与QQ音乐项目,调任SNG社交网络事业群数字音乐部总经理( QQ音乐总经理 ),负责数字音乐部的日常管理,及QQ音乐、全民K歌的整体运作。去年12月被任命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负责QQ音乐业务线全面业务和管理工作,所以 侯德洋是QQ音乐的掌舵人,这个拥有12年历史、拥有最多版权和庞大用户群的国内最重要的音乐APP,他是最直接的领导者。


QQ音乐的高管一向比较低调,只是近期才偶尔公开发声,侯德洋不讳言自己是一个歌迷,虽然他拥有香港科技大学EMBA学位,在加入腾讯之前,曾在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超过10年,但是从他在全民K歌的歌单可见,侯德洋演唱的21首作品多是粤语歌,从谭咏麟的《一生中最爱》到张国荣的《风继续吹》,尤其对陈奕迅和李克勤颇为偏爱,侯德洋说自己在腾讯公司内部K歌比赛是拿过奖的。说到全民K歌侯德洋就显得兴奋,“因为从小到大我也参加歌唱比赛,也很喜欢唱卡拉OK,全民K歌就是把传统唱K氛围带到线上,是我们比较低调的项目,但是我个人很喜欢的项目”。侯德洋很看重全民K歌的生态拓展,“当你唱歌的时候,有朋友过来支持你、有粉丝们追捧你,这其实也是一个新的形态。 一个热爱唱歌的普通人,可以在全民K歌这个平台上施展才华,同时通过社交结识到喜欢他的朋友,慢慢地甚至可以形成自己的粉丝经济生态 ”。



生态战略


在侯德洋看来,全民K歌就是UGC( 用户生产内容 ),新上线的“音乐号”就是PGC( 专业生产内容 ),长远来讲,都是音乐的上游,创造更多音乐内容的生态,QQ音乐看、听、唱、玩一体化就更为立体丰富。依照侯德洋的设想,全民K歌已经推出TV版,植入到电视机晶片,让用户在家直接用手中的遥控器就可以K歌,用很多很智能的硬件渗透,把QQ音乐的产品带到更多不同的场景,“我们希望QQ音乐、全民K歌真的给用户带来价值,并且价值越来越大”。相对于全民K歌的常态化, QQ音乐主页面力推的“音乐号”是一次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也是侯德洋最为看重的蓝海


侯德洋认为,中心化的推荐并不能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而应当针对每一个群体做到个性化。


QQ音乐的12年也是中国数字音乐不断在规范化的12年,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 毫无疑问在曲库丰富程度上QQ音乐无疑是正版化道路领跑者,但在“后版权时代”数字音乐更加复杂、长尾,大家都不甘于做一个播放器APP,包括网易云、虾米、百度音乐等都把着力点放在内容和用户体验,并且各有所长 ,QQ音乐该怎么办,侯德洋其实看得很清楚:“我们看到用户除了在我们‘音乐馆’的一些推荐,大部分的用户都是从搜索入口进去,最后找到自己想要的歌曲,就是‘下载-收藏-创建歌单’,这是基本上的比较简单的生态。”QQ音乐页面的音乐馆之前都是常规的焦点图、歌手、歌单分类,到推荐音乐,是最为中心化的内容设置。但是作为老板,侯德洋更关注的是 DAU( 日活用户数量 )、MAU( 月独立用户数 ,依托腾讯的大数据分析,他认为中心化的推荐不能满足每一个用户的需要,尤其对于数量庞大的90后用户群, “这个也是腾讯唯一独有的能力,就是每一个用户在登录到QQ音乐的时候,我们也会知道他在QQ、微信上的用户属性、年龄段、喜好是什么,再去判断应该要推送什么内容,所以从众性化走到个性化,就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


QQ音乐已经拥有了超过1700万的海量正版曲库,但就像在K房,以及各大歌唱类综艺节目,高收听率、点播率、翻唱率的歌曲数量有限,侯德洋要考虑的就是—— 每一个用户仅仅只找自己熟悉的歌是不够的,怎么样盘活曲库,可以让用户有更好的环境找到一些可能是好听但是之前又不知道的歌? 侯德洋自己也是歌迷,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他认为首先是需要场景化的功能,所以开发出配合运动的“跑步电台”,腾讯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可以根据用户步频来推选可以配合跑步的歌曲。细分之后认识到场景和故事的重要,侯德洋和团队就开始研究“音乐号”的概念,通过专业的KOL,描述场景和故事,让用户在听歌之前去找到不仅仅是新歌,也可以是老歌,更多的维度去勾起用户更多的收听欲望,甚至去了解更多的音乐的历史和内容。


QQ音乐希望通过音乐号 的上线,让用户不仅仅是听歌, 而是通过这些公号的文章了解到更多歌曲或者音乐人背后的故事。


侯德洋说,在确定引入“音乐号”之前,有请微信团队盘点最好的音乐公号,经过讨论之后从2000个音乐公号中选了100多个,首批入驻包括着调、落网、民谣与诗等。根据统计,“音乐号”上线之后,用户在看这些内容去转化听歌的概率是50%,是可以让侯德洋感到满意的效果,因为用户只是点进“音乐馆”去听歌,转化率远远没有这么高,而这正是侯德洋想要的生态。除了身为QQ音乐的老板,侯德洋还是一个单纯的歌迷,而通过“音乐号”,他自己也了解到更多歌曲背后的故事,比如陈奕迅的《明年今日》,最早他本人是并不愿意唱国语版本的,是在唱片公司“逼迫”之下唱了《十年》反而让他火遍整个华语乐坛;而李宗盛的第一首作品,竟然是一首儿歌。这些都是侯德洋通过“音乐号”才了解到,“每一首歌都有故事,这就是‘音乐号’带来的情怀”。在音乐内容生态构建的过程中,侯德洋还希望能够帮到原创音乐人,因为“音乐号”成为一个入口,不需要只是通过唱片公司和“音乐馆”合作,在碎片化的时代,原创音乐人可以和自媒体、粉丝可以在“音乐号”实现高度聚合。



营养关联


因为“音乐号”在业内反响良好,那么问题来了,依托QQ音乐强大的用户群体和流量,肯定会有商机出现,虽然一开始很“高逼格”,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自媒体进驻,会不会有唱片公司、艺人或商家直接入驻?对此侯德洋说:“ 我们是希望不讲八卦、不讲新闻,我们就讲音乐,在这里就是音乐人的世界,让艺人觉得这个地方比较有营养,这个地方是培养营养的,培养用户去听歌的时候不仅仅是听主流的 。”


侯德洋很清楚主流音乐在QQ音乐有非常多的露出的机会,但是高品质歌曲很多时候不被播放,因为这些歌是不为人知的,“我们希望‘音乐号’的内容是比较有历史的,或者比较有趣的内容先露出”。侯德洋强调“音乐号”暂时是比较保守的,希望这个渠道不是商业的心态,只是谈音乐的,不仅仅是推新歌的平台,所以团队会很克制地挑选,“‘发现’页不是用来做超级大流量的,‘音乐馆’已经充当了新歌和主流歌曲的门面,然后‘搜索’是我们最大的流量入口,所以 ‘发现’页是找营养的地方,每个页面的角色不同 ”。


“发现”页面上线之后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这里是找营养的地方。


“发现”页面上线之后,7.5的版本ios的访问量比以前高出了25%,侯德洋说从数据来讲也是非常鼓舞的。在侯德洋看来, 如果只是根据用户的收听行为和习惯去推荐不同的内容就会越推越死 ,“像我听粤语歌比较多的,然后就不断给我推荐粤语歌单,刘德华为什么还可以红,张国荣是怎么去世的,来来去去都是这些。我们也在想怎么让用户听到不同维度的歌曲,比如现在正热的嘻哈,我们会根据‘音乐号’的访问量和转化率,以及我们特有的朋友圈的分享,来获取用户的相关性, 让歌迷可以在听歌过程中找到不同的音乐元素,而不是越来越窄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