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产品检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要有一支足够数量且合乎要求的检验人员队伍;
要有一个实用有效的检测环境和完善的检测手段;
要用一套明确而客观的检验标准;
要用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检验管理制度。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从制度上规避质量风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5.1人员岗位胜任风险
岗位胜任是检验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人员是质量六要素中最不稳定的因素,也是保障检验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动因。
检验队伍建设需要贴近实际、注重实效,以提高素质、胜任岗位为目标,充分践行鉴别、把关、预防、报告的岗位职责,首先要满足素质要求,爱岗敬业、作风严谨、严于律己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具备岗位履职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掌握开展工作必备的技术能力,只有具备这些技能的检验员才能是一名合格的质量卫士。
5.2测量系统顶层设计风险
工艺技术文件是产品验收的依据,从源头上规定了检验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而评价检验内容和方法的正确性是测量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包括检验工序的设置、验收标准、检验方法、测量设备的选用满足产品质量特性以及检测要求的程度等,只有实现了工艺文件可指导、可操作、可执行的工作目标,才能从源头杜绝错漏检,提高质量把关能力,预防质量风险。
产品检验应从践行大质量观入手,实现全价值流质量改进,务实推进“3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事后把关向事前预防转变,工作方式由检验把关向暴露问题、监督改进转变,奖惩激励由结果导向向暴露问题的正激励转变,扎实做好“源头把关、过程控制、优质交付”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助推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5.3检验体系搭建风险
检验对于产品而言,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的诸如观察、测定或试验、度量,并将同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合格与否的活动。
它需要充分运用各种检测方法去证实所加工的产品质量特性符合技术文件要求即文实相符,而这种证实数据的获取技术即为检验技术。
产品质量特性的获取不是单一检验方法和技术能够满足的,它需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检测手段和技术,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特性全部获取,这就是体系的作用,如图2所示是某军用产品检验技术体系,各处单元相互关联、相互支持,检验体系通过诸如基础管理、目视检验、尺寸测量、装配检验等检验技术内容有机融为整体,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检验把关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