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indle电子书库
因兴趣而生,提供书评、好书推荐、佳句美文、诗词欣赏等等服务。因爱读书而汇集一起,欢迎你的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商场一层的“温柔陷阱”,专坑年轻人 ·  2 天前  
正商阅读  ·  人生四大幸事,拥有一件就很美好 ·  2 天前  
洞见  ·  活在自己的因果里 ·  5 天前  
青年文摘  ·  不要放纵自己的软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indle电子书库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和终生学习?

Kindle电子书库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13 21:22

正文

库管: 84岁高龄的巴菲特,坚持60年如一日的读书习惯,使他依旧保持敏锐的大脑与思维,至今还掌控着全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他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了读书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而在 HBO 最近拍摄的记录片——《Becoming Warren Buffett》(成为沃伦·巴菲特)中,镜头中的他是个连厨具都分不清的平凡人,不像是神话,而更像是一个亲和的老爷爷,一言一谈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库管也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有关巴菲特的纪录片, 文末有视频。


如果你想获得想要的东西,那就得让自己配得上它。信任,成功和钦佩都是靠努力获得的。 —— 查理·芒格

1


最近看了一部感触颇深的记录片——《 Becoming Warren Buffett 》(成为沃伦·巴菲特)。 这是 HBO 今年拍摄的关于巴菲特最新的纪录片,是目前为止我觉得拍的最好,也是最接近他真实生活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里,巴菲特坦然褪去自己身上众多的光环,展露了的自己最真实一面。影片里的大部分镜头,都献给了巴菲特的家人,回忆他的过去,以及记录平常的生活。


比如说巴菲特每天早上上班时,会开车路过麦当劳买一份早餐,带到办公室后享用。他的桌子上也一定摆放着一杯他钟爱一生的可口可乐。 他在上班路上打趣的说道:


“ 如果今天公司股票价格涨了,我就买4块2的套餐;如果股价不好,哈,那我就买3块8的” 。


(巴菲特的早餐)


看着纪录片你会发现,即使是如巴菲特这样遥不可及的投资大师和世界首富,生活中不过也是一个平凡的老人,非常的平易近人,甚至还会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小毛病。 但是这部纪录片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


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生学习形影不离。


2


这个品质在巴菲特身上体现到了极致。 巴菲特一生致力于学习和研究股票投资,在专注学习这一件事情上他极为专注。


他从小就开始阅读和学习所有与股票投资相关的书籍。在他读遍了父亲所有的收藏后,他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在书本的海洋里求知若渴的阅读。



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获得了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的价值投资大师 Benjamin Grahham (本杰明·格雷厄姆)学习的机会,成为了他的学生。


因为一生勤奋和专注的学习,巴菲特成为了目前美国历史上在股票投资这个领域,最有知识和经验的人,并收获了巨大的财富。


而真实生活中的他,在其他的事情上却非常的愚笨,甚至连厨房的厨具都分不清楚。他也自嘲自己运气太好,娶到了一个贤惠的太太,让他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不用一辈子吃麦当劳。


巴菲特说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而终生读书和学习,更是巴菲特坚持了一生的习惯和信仰。 巴菲特每天绝大多数的时光,都是独自一人的在自己的书房或者办公室静静的度过的。


他每天会按时起床,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新闻、财报和书籍。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只有身后书架上的书籍,和一桌子摊开的新闻报纸。 而他每天就坐在那里阅读和学习。时光静静流逝,他从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六十年如一日。



3


关于巴菲特读书之多这一点,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经评价过:


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终生阅读和学习的巴菲特,即使在84岁的高龄,还掌管着全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保持着敏锐的大脑和思维,以及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


巴菲特说他不惧怕死亡,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度过的无比充实和幸福。他每天都会兴致勃勃的起床,期待着今天发生的新鲜事,对他的工作乐在其中。


(84岁高龄的巴菲特,60年如一日的阅读和学习)


那些抱着想快速致富的人,看完这部纪录片可能要失望了。巴菲特并没有提供什么点石成金的致富秘诀。 与之相反,这部纪录片给我们展示的真相是—— 成功不仅是枯燥的,甚至还是有点孤独的。


一个人只有严于律己,长年累月的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并且坚持终生读书学习,才能享有随之而来的成功、荣誉和财富。 成为世界首富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巴菲特只是通过一生的专注和终生学习,达到了现在的高度。


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想要传递的信息。



4


很多人会说,我生活中需要什么知识现学现用不就好了,学习不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工作的么。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终生学习呢?


因为功利性学习的范围是非常狭隘的,收获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终生学习的回报却是不可估量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复利 (Compounded Interest)是这个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那些理解并使用它的人将最终获得巨大的财富。那些不理解它的人会付出巨大代价。


巴菲特就是利用了复利的力量。在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0年的时间里,他通过复利让每年21.6%的增长,变成了现如今高达 1,826,163% 的资产增值。


而复利的效果不仅可以应用在财富的积累,更体现在知识的积累。 当你在时间的长河中坚持不懈的终身学习,你的知识将会在复利的作用下持续的累积和增长,最终的收获和回报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而实现终生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大量优秀的书籍。



5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能够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格。这是甚至比获取知识更要有意义的一件事。


而当你阅读了一定量的优秀书籍后,你会发现历史上很多伟大和成功的人,都有着很多彼此呼应的励志故事,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感受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阅读的你。


读过《富兰克林传》的人都知道,富兰克林借由《穷理查年鉴》传播了许多有用和影响深远的建议。 他赞扬的美德包括勤奋、负责和节俭。这位美国开国之父的书籍和观点,在随后的两个世纪里,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而当你再读到《品格之路》这本书时,你会发现书中写到的影响世界的伟人和思想家—— 像是最杰出的美国总统之一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胜利的组织者” 乔治•马歇尔,为终结种族歧视奔走一生的斗士菲利普•伦道夫与贝亚德•拉斯廷......都或多或少体现了富兰克林倡导的价值观。


(“穷查理年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