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白学视觉
本公众号主要介绍机器视觉基础知识和新闻,以及在学习机器视觉时遇到的各种纠结和坑的心路历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老乡俱乐部乡宁站  ·  选址公布!全球500强企业再与山西签约... ·  23 小时前  
JC万事通  ·  晋城降雪!最新消息! ·  昨天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亚冬会上的“山西能量包”,Buff叠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白学视觉

为什么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也去高校当老师?

小白学视觉  · 公众号  ·  · 2025-01-25 10:30

正文

点击上方 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来源| 百纳硕博综合整理 自知乎慕格课堂、学术桥等。
整理|募格学术

最近,有网友在知乎发问: “为什么高校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也去高校当老师呢?”



图源:知乎


这位网友表示,自己博士期间已经被压榨的全无科研兴趣了,导师不懂还不愿意听学生的,全凭他个人的感性认识。 况且现在高校内卷如此严重,薪酬低的可怜,压力如此巨大。 所以实在不能理解导师想让自己学生去高校的心理。


近几年来,求职高校的内卷程度和压力指数确实是与日俱增,几年前可以拿到编制内正高的成果,现在去可能连特聘正高都拿不到了。


哪怕成功入职,也面临着非升即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备课、上课、出题、阅卷、报销、开会、做实验、写论文、写材料、写总结、写报告,职称评定、项目申报、教学科研、家庭关系、生活压力、经济压力, 不仅要拼命追逐更高的职称,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点亮一个又一个的头衔。



在如此重压之下,如果不是足够热爱科研,想要“逃离学术圈”是可以体谅的人之常情,那么, 为什么导师们依然热衷于让自己学生去高校谋求教职呢? 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观点。


@ Tiny-91:


1. 直白点说:因为以后的基金申请、审核、评议,奖项的申请等,论文的同行评议等, 自己人好办事


2. 国内外,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以前是著书立说,老师能做的只是亲传给自己的学生, 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说和观点能传播给更多的人,影响到更多的人, 自成一派。所以就希望他们去各个院校当老师。这样才能成为一代宗师。这就好比世界三大宗教,不管哪一个都离不开亿万传教人员不辞辛苦的去各个地方传教,一样的道理。说的有点大了。


国外知名院校、知名大牛,很多人都有自己的 学术族谱 师承关系,经常能倒退十几代。具体啥名字忘记了,见过几次。国内回国的博士也会做这样的传承关系。但是如果能被老板加进自己的学术族谱,也算是一种荣耀了。


这就是希望自己学生去高校工作的原因, 自己桃李满天下,也是一种成功。

@ Wayne韦恩:


学术界也讲究师承、派系,国内尤甚。 有很多有影响力的院士大佬,都支持徒子徒孙开枝散叶到国内其它高校(或研究所)继续相关领域的科研。


个人周围有一个同事,研究方向与去年不幸故去的一位院士高度重叠。我这个同事是海外学成归国,跟院士老先生并无关系。但他在国内参加学术会议,遇到的几乎全部是院士的徒子徒孙, 整个领域都被他们把持,要想在这个方向继续出成果、拿基金、拿项目,甚至评帽子,都绕不开这帮人。



那么,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这么做呢?


原因也很简单,一个人做一个方向的研究那是自嗨, 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你的成果得到认可、形成共识, 这个方向才能发展得好,这个研究方向才能被国家重视、得到更多支持。


学术影响力就是这么来的, 况且这些徒子徒孙还会几乎无条件地支持导师, 在各方面对导师形成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题主的导师怕是看到了这些好处,却没有想清楚这其中的利害:




大佬帮携徒子徒孙,也必须建立在你情我愿的基础上。徒子徒孙希望在学术界发展,以及希望个人得到更好的成长,这是前提。大佬也希望更上一层楼, 不论在名还是在利。到头来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题主的导师只想要这个结果,却不管学生的死活和个人想法,怕是不够清醒,或是太过清醒和自私吧。

@ 薛梅东:


纯利益导向:你留在圈内, 对他后续事业发展有好处,可以在某种程度继续使唤你, 也可以显示出自己门派的人多势众,在同行前装面子。


但注意了,你绝对不能去比他更好的学校、做到比他更高的位置、发展势头更好更猛,这样就对他没好处了。


所以我建议找博士老板一开始就要找地位非常高的。 地位高的,一方面不会强求你留学术界,因为想留的有的是,不缺你一个;另一方面,留学术界了,人家也很少会斤斤计较,能帮则尽力帮,举手之劳而已,也感受不到任何你作为后辈的威胁。

@ 扁舟子:


又一次,我的回答跟所有的回答角度全都不一样...


就一句话,想过没有:假如学术工作真像你说的那么差,那些教授们自己为啥还不赶紧跳槽?


作为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学者,是博士,还有高级职称,被企业礼聘,薪酬更高,还往往能享受地方引进人才特殊待遇。 就问去企业不香吗?教授们怎么不跳槽?

@ 艾伦小星:


出去被社会毒打一下, 就知道外面的企业原来是会倒闭的,公司是会裁员的,周末是要加班的,平是要大小周轮流上的,周一到周五是要996的;


吃饭是要吃外卖的,裁员是没有补偿的,要你去打官司才有的,买社保,公司是按最低标准给你买的,同事是会给你使绊子的,是会背后插刀的;


外面租房子是要钱的,房东是黑心的,出门是要挤公车地铁的,你要是挤不上,你会迟到,迟到你是要扣钱的,然后你每天花在通勤上面的时间是2-4小时的,每周或者每个月你可能要出差......



对了,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你一要伺候你的老板,二要伺候你的客户,你要会说话,你要会办事,你要能应酬, 你要认识到你的那份工资里,有一大部分是用来买你受气的,


最后,没有寒暑假,节假日也没有三倍工资,公共假期和你没什么关系,就是说别人至少调休放7天,你调休你只放三天那种。每个月工资是第二个月的15-20号发。请假是没有工资的。还要扣钱。


看病你要专门等星期六日才能去的,但是星期六日医生也不上班。


所以,如果你考上了公务员,上面的那些就与你无关。


不然, 你老老实实呆在高校科研圈,比99%的社畜活过得好。 你离开了高校圈,出来社会,你就是那99%里面的一员,你想回去做那1%,就难了。

@知乎用户:


我导师也是建议 组内师兄毕业去高校, 理由比较单一:企业研究所更压榨。确实收入是高,但是有相应的代价。


也有很多人说现在 高校青椒内卷,确实也是,全社会都是这样。 如果去好点的高校做博后,或者留在自己组里,收入不会低。


我们课题组留下的博后师兄,基本工资18,年底有学院绩效,课题组项目多也有绩效。加起来估计得小30。等有娃的时候,更香,附小附中教育资源,省去了学区房。


我去了一般小学校,工资确实不高。但可以去做些学术相关的业余兼职,也有不少收入。小学校的好处是时间充足,但基金不容易。胃口要是大,还是自己多想办法。

@ 张老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高校也是个江湖 ,江湖里就有各个学术门派,哪个门派有院士等大佬、人多,哪个门派就强大,就是这个道理!


根据个人经历,给各位青椒博士提出几点建议!


如果你确实想做点科研,平台真的很重要(此处敲黑板)!!! 好的平台虽然暂时给的待遇条件较低,但是项目申请和科研开展相对会好很多,对于后期发展很有帮助(记住:从来没有211/985的教授会饿死)!资深教授及自己博导的建议,要重点考虑,毕竟他们经历多,看得远!




●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最好出国做1年访学或1-2年博后,当然要多发点高档次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老乡俱乐部乡宁站  ·  选址公布!全球500强企业再与山西签约...
23 小时前
JC万事通  ·  晋城降雪!最新消息!
昨天
萌宠萌  ·  这只德牧有点逗,怎么办??
7 年前
马哥Linux运维  ·  30岁工厂大叔转行4个月搞定年薪10万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