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游规划观察
展示旅游规划圈最新、最深、最有用的信息。 我们不创造新闻,我们只遴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旅游规划观察

去地产化时间窗口下中国文旅演艺新发展观

旅游规划观察  · 公众号  ·  · 2018-08-29 20:30

正文

素材来源:平成文旅

你今年看戏了吗?随着「文旅演艺」兴起,越来越多人看表演不是走进剧院、演艺厅,而是在旅游景区!所谓的 「文旅演艺」,便是指以游客为主体,以文化为核心,结合歌舞、马戏、杂技、曲艺等多元形式,依托景区所呈现出的主题表演。



「文旅演艺」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代, 当时以剧场表演和巡演的形式,存在于各景区和景点,随着1990-2000初主题公园的蓬勃发展,被大众所熟悉。进入2000年后,因为“印象系列”取得巨大成功,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成为文旅演艺的一大主流。


从上面的概述,已可看到「文旅演艺」有多元的形式与面貌,平成特别为此进行梳理,独家提出「文旅演艺分类模型」。



一、文旅演艺分类模型 (平成研发)


以「景区」的门票收取方式,结合「演出」的门票收取方式,平成将文旅演艺分成四大类:


1. 收门票+免戏票:公园演艺、演艺公园


这类旅游演艺常见于 门票与戏票一票制的主题公园,并且又可分为两类。 其一,如迪士尼、环球影城、锦绣中华民族村这些元老级主题公园, 为了丰富主题乐园IP形式呈现的多样性,同时分流核心设备的流量压力,会安置多种室内、外的演出(包含巡游),是为「公园演艺」。


▲香港迪士尼乐园中的狮子王音乐剧

▲珠海长隆最新开放的沉浸式亲子新区“英雄岛”,自带IP的原创舞台剧与巡游,大受好评

▲东京迪士尼乐园的夜间巡游

▲通过时间上的特殊安排,巡游或演出能有效缓解高峰时段设施的排队状况。上图为环球影城赶赴观赏《水世界》大秀的游客


其二,当「公园演艺」发展推到极致,完全以演出为卖点、完全没有(或极少量)游乐设施,就成为了「演艺公园」, 如:法国的狂人国主题公园(PUY DU FOU ,中国杭州、三亚、丽江、九寨的宋城。


▲平成上个月实际走访法国狂人国,这里从最初的一台戏,如今发展成拥有17场表演、11家餐厅、5家主题酒店的大型演艺公园


2. 收门票+收戏票:景区演艺


相对于上述门票与戏票 一票制 的「公园演艺」或「演艺公园」, 「景区演艺」的景区门票与演出戏票分开贩售, 如广州长隆的大马戏、北京欢乐谷的《金面王朝》、玉龙雪山景区附近的《印象 ‧ 丽江》。


分开售票的目的是在既有的业态(主题乐园或著名景区 上,增加一个全新的独立“演艺+”业态。 但要注意的是,这类“演艺+”仍依托景区既有的客流,做的是「转化已有目的地的客流」,独立运营独立营收。 一般说来,如果景区本身没有300万以上的流量,再好的演艺也无法带来加分效果!


▲印象系列的《印象 ‧ 丽江》、山水盛典出品的《禅宗少林 ‧ 音乐大典》,演出场所与景区相邻,若要进入景区需另购门票

▲山水盛典出品的《天门狐仙》,选在张家界天门山脚


要特别说明的是,近十年风生水起的 「实景演艺」(编按:以天然山水、既存景观作舞台基础,结合当地人文故事与景区主题,所进行的演艺创作),与平成的「景区演艺」定义上有部分交集。 唯景区部分可能因地方政策,由收费转为免费,如《最忆是杭州》(原《印象西湖》)邻近的西湖景区;或景区因运营考虑,将分售的戏票与门票,视需要进行组合兜售,产生定义上的差异。


3. 收戏票+免门票:城镇演艺


近两年,中国大量涌现城镇化景区(如:各种文旅小镇 依托这类传统景点,凭借“演艺+”低成本优势,兴起的「城镇演艺」模式,为无门票的传统小镇带来增长性收入,成为一大亮点。


如成都的安仁小镇,进入小镇无须门票,但若要观赏演出《今时今日是安仁》,则须另行购票。又如南法的阿维尼翁小镇,以拥有世界三大艺术节其一而闻名全球,阿维尼翁戏剧节由两大部分组成:官方举办的Festival d'Avignon(又称阿维尼翁 IN单元)与民间自办的Avignon OFF(阿维尼翁OFF单元)。


▲阿维尼翁古镇的外观

▲2018阿维尼翁戏剧节的主视觉海报。该节庆与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美国纽约下一波艺术节并列为世界三大艺术节


根据官方资料,今年进入第72届的Avignon IN,用26个主要场地进行40项演出;而今年第51届的Avignon OFF,则使用了133个场地,进行1538项演出。由于各项演出的日期不同, 戏剧节期间,粗估每天平均有900~1000场表演,发生在这个最远距离25分钟就能走完的小镇,规模与密度皆十分惊人!


▲平成上月实际走访古镇阿维尼翁。上图为Avignon IN的演出

▲Avignon OFF的演出不只遍布全镇133个剧院,走在街上,各种街头艺人与表演团体的宣传活动,也是不可错过的好戏


4. 免戏票+免门票:政绩演艺


在四大分类中,「政绩演艺」和一般民众的关系最特别: 这类演艺多半搭配地方政府或国家级的重要峰会,规格之高、宣传之广,多为民众所知晓;但因为演出的特殊性质,通常是政要领导、特邀嘉宾才有机会一亲芳泽。


▲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


免戏票、免门票的政绩演出,在峰会结束后,可能转向成景区演艺,像是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如今已对外售票、开放给所有民众。 这一版的《最忆是杭州》又被称为“旅游版”,总导演依然是张艺谋,总制作为沙晓岚。演出除了部分更动,基本上保留了G20峰会演出的9个节目的基本架构,其中备受观众喜爱的《天鹅湖》、《难忘茉莉花》等精华部分都将原版呈现。


二、文旅演艺的情商与智商


根据国内知名产业研究机构中投顾问的预测,2021年中国旅游演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69亿元。 平成认为,文旅演艺的重要性不只是价格,更在于对景区提供的价值: 如果说硬件设备、风土环境是景区的智商(IQ ,以唯一、最高、最大等量化硬实力,抢占游客的第一选择;“演艺+”就是景区的情商(EQ ,通过说好故事的软实力,决定了游客的「重游率」与「心占率」!


▲近距离的互动,不用言语就让人会心一笑的马戏,都展现出“演艺+”的情商魅力


而上述四大类旅游演艺的“情智商 表现,依各演出项目实际的设备投入与得到的观众评价,呈现出不同的分布。以下我们通过2018年10场中国较有代表性的演出,进行说明。



《长隆大马戏》


“智商”与“情商”皆高,非长隆大马戏莫属。无论是长隆国际大马戏的表演剧场,还是珠海的国际马戏城,都投资数亿巨资建造;后者更邀请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灯光总设计师沙晓岚操刀,打造引领世界的舞美音效设计。硬实力之外,马戏作为跨越语言的艺术,不分男女老少,都能轻松进入剧情;全球遴选出的马戏好手,更带来一波又一波的特技高潮,使观众情绪的饱满度远远高出其它演出。



《印象‧刘三姐》


作为全球首创、中国第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至今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超过1600万人次。每到傍晚,漓江河畔响起山歌与渔网的 “对歌”, 超过4000名的观众一同进入水岸人家的日常,收揽满江渔火的震撼。结束后观众仍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金面王朝》


在紧邻北京欢乐谷的华侨城大戏院,每天上演的《金面王朝》,至今演出超过十年,曾获得美国IAAPA年展最佳演出奖,是「景区演艺」人人知晓的作品。斥资两亿打造的舞台剧场,两度改版升级的内容,让《金面王朝》「面子」与「里子」兼顾,是国内外游客到北京必看的“京城一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