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道善人文
致力于打造尽善尽美的人文讲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本地宝  ·  2024光谷马拉松第一名奖金多少? ·  6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武汉新增一条过江地铁!附地铁乘车优惠汇总→ ·  1 周前  
武汉本地宝  ·  注意啦!武汉黄鹤楼公园11月9日购票有变化→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道善人文

论语讲习一日一则——学而篇(1.16)

道善人文  · 公众号  ·  · 2017-08-07 09:07

正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

患:串心为患,担心、焦虑之意,是心灵的一种不安状态。

己知:知己的倒装用法; 知,这里有理解、了解的意思。

 

白话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或不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不了解(或不理解)别人。”

 

明辨

孔子这里要强调的是,人不应该把自己心中关注的焦点搞颠倒了。即本该需要自己担心的,却不去担心;不该自己担心的,却常常作无谓的担心。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老子说过“知人者智”。不了解别人,怎能算得上明智?而了解别人,对于每一个人不管是做人或者是做事来说,那都太重要了。譬如,对于交朋友,如果不够了解对方,意味着,你可能连交往的对象都会选错。如此,将来自己怎能不受其伤害呢?如果是生意场上的谈判,也只有多了解对方,才能让自己争取主动。如果作为管理者选人、用人,知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知人才能善任。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不知人”才是自己最需要“患”的。只有当一个人时时保佑这种忧患意识,他才能想着以后如何试着去多了解别人。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是吾忧也”。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表达的“忧患”对人的积极意义吧。


而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为,了不了解自己,那是别人的事,属于可遇而不可求。想想看,如果自己才德不够突出,首先自己就没资格值得别人去了解。这正好可以让自己埋头努力,以便将来“求为可知”。如果自己才德俱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还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吗?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那也是别人的损失,自己忧虑个什么劲呢?另外,孔子看透了一个事实,就是一个人被别人完全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而有内心怀抱这样的期待就是徒劳的,所以干脆“不患人之不己知”。

心解

这里,孔子为什么要我们把忧患的重点,放在“知人”上?因为,知人不易。按照亚里斯多德的说法,别人的德行因为距离自己远,所以看起来就显得小,而自己的品德就在眼前,看起来却很大。这样,人们容易觉得自己有很大的美德,希望被人所认识。却不知道别人的美德在自己眼里很小,实际却可能很大。这才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根本道理。


一般人的思维往往习惯于“患人之不己知,不患不知人”,经过孔子的智慧转化,就变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说明,一个人转换了观念,就改变了心态。当一个人不能改变别人时,就要懂得改变自己的心态。圣严法师说过“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闻一知多

一、亚里斯多德认为,有野心的人最希望被人所知,因为他们是为了想得到尊贵的地位。而经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的人,一般都是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他们的心态刚好应了孔子的反话:只患人之不己知,不患不知人也。


二、知人者智,知人也难,而知人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人生的大事;因为行仁就离不开同他人打交道。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关注的重点放到“患不知人”上,他就会开启探求“知人”途径之门。


三、一个人如果真正关爱别人,其中不能少的一项,就是需要理解对方。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他怎么能做到正确地关爱别人?


四、学会转念。 我们常说境随心转。因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如果你总是反孔子之道而为,即“患人之不己知,而不患不知人也”;结果,你不仅容易心情郁闷,而且你可能还会错过了解别人与理解别人的机会呢。


五、孔子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更深一层的含义是让我们逐步化解对自我的执着,以求进一步做到“毋我、毋固”。


六记住,对人生中凡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一切,就不要去“患”,而对与自己修养德行有关的方面,却需要时常保有一种忧患意识。《易经》就有所谓的“忧患九德”,很能警示人们。这就是:“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撰述:正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致力于打造

津津乐道

听听益善

的道善人文讲堂




道善


微信号:daoshanrenwe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欢迎添加道善君

个人微信





道善君


微信号:zhiyi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