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咸蛋黄的存钱罐
蛋黄哥,年轻人的理财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咸蛋黄的存钱罐

行业基金配置的重新审视

咸蛋黄的存钱罐  · 公众号  ·  · 2024-10-21 20: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Part 1.

鉴于这段时间,我们在讨论科创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上花了不少功夫去讲述,但依旧有不少家人们对此不明晰,想了想今天我们就聊一件事:

关于基金配置的重新审视。

重新审视自然是从我的视角出发,所以我就以我们咸蛋黄进取的基金组合配置拿出来讲。

Part 2.

先看行业,目前在我们基金组合配置上的行业有:

港股红利—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

半导体设备—东方人工智能主题

量化500指增—东兴未来价值

恒生科技指数—华泰恒生科技指数

科创指数—易方达科创50

周期资源行业—易方达资源行业混合

港股创新药—博时恒生医疗保健

除开这8个行业、指数之外,近期我们还提及了基建行业、消费电子行业。

从操作上来看,在国庆节之后我们对科创、恒生科技指数进行了减仓,新增加了周期资源行业的配置。

其中这两者减仓的逻辑,是被问得最多的:

重新阐述一遍即为:

科创在短期巨大涨幅之后,在不考虑门槛的问题下,其持续性需要出现一只属于688的“茅台”,典型如近两个交易日的中芯国际拉动科创指数再一次逼近前高。

但我们同样能够观察到,A股市场的中芯国际相较于港股中芯国际, 其溢价率高了70%,这是A股市场流动性给予的估值溢价。

因此,中芯国际的持续性更多出自于A股市场上情绪的起伏,很难判断其持续性到底如何。

所以, 短期内因超涨而减仓,考虑后续波段操作,这是我对当下科创的看法。

在国庆节前A股市场演绎指数狂飙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到:

后续A股市场的走势会优于港股,因为流动性。

从节后到现在,我们能观察到美团、腾讯等成交量迅速萎缩,港股市场也显著弱于A股市场,这就是流动性。

从走势的分化,能够得出推动A股市场上涨or高昂情绪的是流动性,港股缺乏流动性,其更需要经济基本面上的支撑。

所以,对于估值已基本完成修复的恒生科技来讲,后续对其的期待,其弹性出处应来自于经济复苏,目前看不到,减仓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中概股同理)

那为什么我不去减仓港股的红利和创新药?

很简单的逻辑: 前者分红依旧很高,后者估值依旧很低。

如果港股的创新药在当下完成估值修复,那我会去减仓,没有为什么要去减仓呢?

回到A股市场上,其它行业的配置:

半导体设备是我们配置接近半年的行业,其实在逻辑有:半导体行业的周期复苏,半导体设备业绩也是实打实的增长。

短期内半导体行业整体大幅的上涨,源自于:A股科技主题的炒作。

在非利润与估值双击的背景下,短期的大幅上涨,让我很难去下手增加其仓位。

如果不是其仓位不算重(10%),在近期我是会去考虑减仓半导体的。

量化500指增的配置,我个人认为其是属于一个底仓性的配置,在这样剧烈波动的市场上,能跟得上指数就行,要求不高。

最后,我们把周期资源、消费电子、基建放在一起说,因为这些都算是比较新的方向。

周期资源的逻辑,除了金价在不断新高之外,复苏的预期同样也是周期类品种较为强烈的预期。考虑到前者的新高,市场并没有明显反馈,因此布局部分周期资源相对来讲是一种防守上的选择。

实际上,到现在除了科技这个宏大主题外,在这场流动性盛宴下我并没有发现市场真正的机构主线在哪里。

消费电子有可能是吗?有可能,除去科技低位替代品之外,后续消费电子周期的复苏以及长期的估值低位,是机构加仓的选项。

基建有可能是吗?当然有,分红套利的逻辑,短期内是不可能会被市场流动性给改变的。

所以,这三个行业属于是行业配置中前瞻性布局,值得布局,但也不值得一次去下过重的仓位。

个人认为,真正适合下较大仓位的还是从目前看,未来看逻辑足够硬的行业。

如港股的创新药与红利。

基金组合追求的并非是短期能暴涨多少,因为怎么涨都很难涨过某只股票,其追求的是收益的稳定以及波动的减少。

所以,大家在参考我组合配置的时候得要明晰这点。

至于主动型非行业基金,现在还不是讲的时候,正如我们前两天说的:

机构主线还没浮现,很难判断哪种风格的优势区间,继续观察。

今天,我没有操作。

继续持有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