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价格战,平台就不给流量扶持。要是不宣称自己是历史最低价、全网最低价,消费者连看都不看你一眼。” 如今,这句话已然成为众多商家心底无奈的喟叹。直播行业的蓬勃兴起,让低价竞争的战火呈愈演愈烈之势,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化认知:价格只会越来越低,赠品只会越来越多。这种趋势不仅局限于线上电商领域,实体经济也未能幸免,低价竞争的浪潮汹涌袭来,其中潜藏的风险不容小觑。
价格战下的乱象与危机
在这场无休无止的价格战泥沼中,部分无良商家为了维持盈利,不惜采用偷工减料等不正当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种恶性的内卷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将整个行业拖入了一个损人不利己的困境。当前,价格内卷已经使得中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严峻压力,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坚决防止恶性内卷进一步对市场造成侵蚀。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坚决防止 “内卷式” 恶性竞争;同时,要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的退出渠道。这是 “反内卷” 理念首次出现在重大会议通稿之中,充分彰显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内卷现象如今已如野草般在各个行业肆意蔓延,成为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块巨石。如果任由其发展而不加遏制,极有可能对经济的未来走向乃至国家的命运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内卷溯源
“内卷”(involution)原本是一个学术名词,最早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对印度尼西亚农业经济的研究。在殖民地时代,印度尼西亚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且资本匮乏,农业生产为了追求效益,内部变得愈发精细和复杂,最终形成了农业内卷现象。
上世纪 80 年代,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将 “内卷”(involution)引入汉语语境,对这个外来词汇的核心解读为 “没有发展的增长”。这一概念形象地描绘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过度竞争却无法带来实质性进步的困境。
破局之思:反内卷的探索
谈及如何反内卷,许多企业老板纷纷抱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创新的成本实在太高!“搞创新没什么意义,现在抄袭的速度太快了,新产品刚有一点火爆的迹象,别人就立刻模仿跟进,然后就是贴身肉搏、大打价格战。”
难道面对内卷就真的无计可施了吗?实则不然。
近年来,一家服装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柔性加热产品领域规模最大的 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和 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企业。
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该公司的海外订单量急剧下滑,几乎减少了一半。当他们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时,却惊讶地发现,电热毯行业的内卷程度远超想象:国内知名品牌的双人电热毯,价格低至每条仅 45 元!就连科技巨头小米也涉足该行业,产品定价基本在 150 元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低价电热毯由于安全问题频发,在国外早已被淘汰多年。
事实上,电热毯的安全技术早已实现迭代升级,以当前的技术水平,电热毯完全可以直接放入洗衣机清洗。而且,其功能、外观、形状和花色都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柔性加热产品的场景都有对应的产品可供选择,比如分区控温加热电热毯、电热坐垫、电热披肩、电热围巾、电热手套、电热鞋垫、电热护腰、电热护膝等等。
但是,如果这家公司盲目地将国外的成熟产品引进到国内市场,在价格方面几乎毫无竞争优势。以国外知名品牌的电热毯为例,价格基本在 400 - 1000 元之间。
面对这样的局面,该如何抉择?是跟随国内品牌陷入价格战的漩涡,还是另辟蹊径开拓海外市场?
公司管理层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和审慎的思考之后决定先通过跨境电商开拓海外市场,打造自有品牌,待品牌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后,再进军国内市场。
即便确定了这样的策略,也不能盲目山寨国外同类产品,而是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与电热毯产品相结合,发挥国内供应链的强大优势,融合先进的柔性加热技术进行创新,开创 “艺术电热毯” 这一全新的空白品类产品,而不是一味地在价格上内卷。
在市场竞争中,总有一些因素比价格更为重要。质价比,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往往比单纯追求绝对低价更能引领市场增长。
如果他们盲目的将这些国外的成熟产品引进到国内,价格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以国外知名电热毯为例,价格基本都在400~1000之间。
总有一些事情要先于价格。质价比比绝对低价更能引领市场增长。它强调的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面对愈演愈烈的内卷现象,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抱怨和消极应对,而应积极主动地探寻反内卷的有效路径。通过创新产品、提升品质和优化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市场的认可与青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竞争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推动行业和社会不断向前进步。
此资源素材、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