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东方家庭教育
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2月的工作日好2毒!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我不小心拉在了男朋友脸上,我...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不是吧!瓷器也会开花?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不会做PPT没关系,只要你努力的找一个... ·  4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他是DeepSeek关键人才!差点留在美国…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东方家庭教育

这个寒假,父母只需做到这7管3不管,你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建议收藏)

新东方家庭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1-25 07:00

正文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又是一年寒假到。

怎么安排孩子,再次成了家长圈的热议话题。

有人主张假期就该玩,有人建议多报兴趣班;还有人倡议直接放养……

众说纷纭下,也有人疑惑: 一个小小的寒假,有必要拿出来讨论吗?

看过一个社会调研。

美国学者霍普金斯对3000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显示:优等生会在假期好好休整,部分中等生会在假期后反超。只有25%的学生在假期过后成绩更差。而这25%的学生有个共同点,就是完全没把假期当回事。

也就是说,如何对待假期,是拉开孩子差距的分水岭。

短短一个月里,孩子可以重塑好习惯,补足短板,恢复精气神,但也可能因作息混乱、沉迷娱乐而导致成绩下滑。

为什么一开学,有的孩子可以更上一层楼,有的孩子却不进反退?

根源就在于家长和孩子怎么利用假期。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7管3不管”原则。

做到这10点,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不想寒假里鸡飞狗跳

这三件事家长不要管

教育学上有一种“直升机父母”,24小时盘旋在孩子头顶,监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尤其是假期,缺了老师的管束,直升机父母们更是如临大敌,恨不能对孩子寸步不离。

可孩子不是囚徒,他也渴望自由,需要独立,你越是紧盯,结果越可能适得其反。

假期里不想上演亲子大战,下面这三件事,家长再纠结也不要过多干涉。

①孩子分内 的事,不管

什么是孩子分内的事?

他自己的吃饭穿衣、个人形象,房间卫生……一切能自理的事,都算。

有的家长特别爱操心,孩子吃几个鸡蛋,几点刷牙洗脸,出门穿哪件外套,都要反复叮嘱。

这样一来,不仅没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还把亲子关系搞得很紧张。

武志红老师,提出过一个 “蛋—鸡—鹰”成长理论

意思是,孩子只有经过足够的锻炼,才能在破壳后,从一只小鸡长成雄鹰。

而寒假,正是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绝佳时机。

他不必在外界的风雨中受苦,只需在家里这种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练习就行。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不放手,那便是以爱为名的囚禁。

假期里与其劳心劳力地管,不如先让孩子把分内的事做好。

毕竟,独立,从来都是成长的必修课。

②孩子爱好上的事,不管

网上有人问:小时候有兴趣爱好,一直被父母压制是什么感受?

有个回答很扎心:就像一个被拘束在模型里的橡皮泥,经年累月,被风干了、定型了,已经活不出真正的自我。

想必不少人对此深有体会。

小时候好不容易盼到寒假,本想着去踢踢球跑跑步,却被父母摁在家里练书法;

本想用攒下的压岁钱报个美术班,却在父母的一再建议下,改报作文奥数。

一个假期下来,自己想干的事一件没做,心里满是委屈和不甘。

而今,我们这代人也成了父母,就不要再剥夺孩子的爱好了。

假期里允许孩子做点他喜欢的事。

哪怕孩子只是想无目的地溜达溜达,唱唱歌撒撒欢都可以。

这并非放纵,而是让孩子放松下来,感受假期生活的美好。

③孩子能做主的事,不管

寒假里,还有不少这样的事。

孩子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图书馆,可临出发前,爸妈又不同意了,迫使孩子爽约;

孩子一大早定好了全天计划,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又被父母的安排打乱节奏;

孩子想看完课外书再刷题,家长说不行,必须做完试卷再看书;

孩子想看个纪录片,家长还是说不行,觉得这片子对学习无用……

明明孩子能做主的事,家长总是忍不住横插一杠,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

结果呢,一味地约束打压,孩子慢慢就失了信心,缺了主见,没了兴致。

寒假时间比较自由,不妨给孩子一点自主权。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些事让他们自己说了算。

因为人只有自由了,才会对生活充满期待。

管好这“7件事”

助孩子寒假弯道超车

看到这里,家长们不免心想,不管孩子,才是寒假最明智的选择。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孩子开学后弯道超车,需要管的事可比“不管”的多。

就比如下面这“7件事”,做好了引导,孩子会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①“管好 作息规律

一放假,孩子们肯定要睡懒觉,把觉补足了再玩个痛快。

这本无可厚非,但家长们要把握好度,及时帮孩子把作息调过来。

最好是放假一周后,让孩子恢复早起早睡。

天天睡到中午,熬夜玩到凌晨,一则不利于健康,二则也令孩子开学后无法适应。

假期中,自律仍是孩子们不可放松的事。

②“管好 学习习惯

有人说,假期是滋养各种坏习惯的温床,尤其是在学习上。

孩子太容易懈怠拖延,贪玩成瘾,把功课抛在脑后。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放假后我们不妨帮孩子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内容上可以涵盖复盘、预习、测试,对学校作业的完成,对课外阅读的延展等;

时间上可以明确分段,不必安排得紧锣密鼓,但每天都要按时跟进完成;

这样坚持几天,孩子适应了,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自主学习,不至于开学前临时抱佛脚。

③管好手机娱乐

玩手机、打游戏、刷视频,是很多家长最怕孩子在假期做的事。

因为早有研究表明,这种“短平快”的低级娱乐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就像媒体人 @九边 形容的,玩手机会让人进入无意识的自动驾驶状态。

无意识到不愿思考,跟风享乐,被碎片化信息淹没,再也没了自己的判断。

所以,在玩手机这件事上,我们一定要狠下心。

一方面减少孩子与电子产品的接触,一方面以身作则用心陪伴。

比如带着孩子一起阅读散步爬山,比如和他们一起去科技馆图书馆。

咱们家长先把手机放下,才能管住孩子们玩手机。

“管好” 假期目标

看过一个段子。

寒假一到,学霸和学渣都发了朋友圈。

学霸说:这个假期,一定把数学和英语都补起来!

学渣说:晚八点吃炸鸡,有没有约的?

虽是玩笑,背后却藏着一个成事的秘法:那就是目标的作用。

有目标,有动力,有路径,人会在良性循环中不断进步;

无目标,无动力,无计划,人会在安逸中不自觉地下滑。

不想荒废整个寒假,我们就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一天要完成哪些事,本周要读完几本书,假期结束要实现什么。

每一项都要具体明确,再搭配上计划表,落实到真正的行动上。

唯有如此,你和孩子才能拥有一个收获满满的假期。

“管好” 户外运动

关于户外运动的重要,无需多言。

《体育改变大脑》一书中就曾提到:运动后人们的词汇学习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

也有科学研究证明,当人在运动时,大脑的供血量增加,记忆力和反应力会随之提升。

也就是说,运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智力和思考力。

平常,孩子局限在小小的教室中,运动也基本上仅限体育课。

放假了,就得让孩子多去户外,伸展筋骨,放松大脑。

老话说,孩子就像地里的庄稼,风一吹就见长。

多运动,多出门,被冷风吹吹,被阳光照照,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

“管好” 家务承担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谈起过母亲的教育方式。

而他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多做家务。

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清理庭院,菜市场买菜,去河边提水……

童年时的朱棣文,不知做了多少。

但恰恰是这些劳动,让他的动手和观察能力远超同龄人。

他曾说: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过,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