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遗风雅韵,百廿薪火相传。
团歌澎湃,我心昂扬。娓娓道来,张祎昀老师讲述了黎锦熙先生为中国通用语言文字的宏图大业身先士卒、倾尽白头的恢宏一
生;绘声绘色,张启月师姐道出了共青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披肝沥胆、以身许国的辉煌征程。
跟随沉甸甸的团徽,共青团员的光荣使命不只佩于左胸前,更落在我心深处。犹忆百廿岁月,师大先贤以笔代戎,他们或慷慨陈词,唤醒国民意识,或潜心治学,培育英才栋梁;且看今朝风华,吾辈青年激扬壮志,自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之志,争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四有好老师,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华彩!
——张远兮
在激昂的团歌旋律里,2024级文学院青年团校开营仪式拉开帷幕。我有幸参与其中。穿越历史长河,我聆听了黎锦熙先生一生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领域开拓耕耘的故事;跨越时光轮盘,我仿佛置身历史节点,感受前辈们奉献青春的澎湃力量。无论是唱响团歌、戴上团徽的瞬间,还是聆听团课的时刻,都让我热血沸腾,更深切地感受到共青团员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承百廿传统,弘杏坛之风”,弦歌不辍,芳华待灼。我愿以训练营为契机,与营员们共凝青春力量,不负师长期望,赓续献身精神,不坠前贤之风,砥砺奋进,修炼青春之大我,争做“四有”标识鲜明的一流学生。
——潘欣宜
“承百廿传统,弘杏坛之风。”在本次开营仪式暨主题讲座上,我对身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北师大学子在新时代应有的使命担当有了更为深刻详实的了解。张祎昀老师以“教育梦,强师行”为主题的团课,让我走进了黎锦熙先生,深深感受着先生献身语言文字事业的精神,并下定决心赓续师大文院人的荣光,不坠前贤之风。在“建团百年,强国有我”主题宣讲上,跟随着师姐的脚步,我们见证着一路走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不怕牺牲、浴血斗争、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峥嵘历史。缪伯英、刘和珍、黄文秀……时代不同、信仰相同的她们向我们走来,用实际行动告诉着我们——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此次开营仪式暨主题讲座,深深激励着我们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王湛盈
本次青年团校开营典礼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在老师们和师姐的精心讲解下,我重温了共青团的发展历程,对党团紧密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五四时期的青年影像让我深受触动,他们满腔热血、风采昂昂,无论是走上街头为国呼告,还是在欢迎被捕同学归来,都让我感动不已。穿越时空,我看到当代青年在科研、教育、扶贫等领域为国家的繁荣贡献青春,他们的坚韧和信念令人敬仰。从过去为民族独立而战的青年,到如今为祖国奉献青春的榜样,他们都激励着我作为当代共青团员接续奋进,不枉青春之价,在祖国的广阔天地中留下青春的足迹!
——艾丽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先生的话确是文院精神风范的真实写照。在张祎昀老师的讲话中,汉语兴变之路豁然眼前,这是属于文院的浪漫。身处讲座和仪式中,我似乎听到了百廿木铎金声,体会到了爱国强师之理想信念。这次的团校,是一次群英荟萃的思想碰撞,一次立身树德的个人修行,一次以古励今的感悟旅程。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 。于老师们的一字一句,一声一调中回望一路逶迤坎坷,憧憬未来国强民富,我们自然懂得:“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重任在肩,强国有我!”
——郭上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曾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时代齿轮缓缓转动,不知不觉中火炬已经传到我们这代人的手中。怀着“生逢其时,砥砺前行”的报国初心,我参加了这次青年团校活动,并期待着学习党团知识,从而更好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责任。从黎锦熙先生和他的语言文字事业,到无数先贤投身革命事业展现出的爱国精神,台上弦歌不辍,台下芳华待灼,在老师和“青春讲师团”师兄师姐们的主题宣讲中,我感受到了穿越百年的时空传承,也更加期盼在接下来的课程安排中和各位营员共同进步。
——石羽珊
这次青年团校张祎昀老师和张启月师姐的宣讲让我感触颇深。张老师从黎锦熙先生为语言文字工作做出的伟大贡献谈起,他的上下求索让身为文院人的我尤感动容,我们更要赓续黎锦熙先生献身语言文字事业的精神,不坠前贤之风!
师姐的讲述娓娓道来、语重心长,建团百年,我们有浴血斗争奋勇杀敌、有生产建设振兴中华、更有脱贫攻坚守护祖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不仅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更是吾辈青年要奏响的时代强音!
回首百年,再看今朝,我们接过前人的接力棒,更要不忘初心使命,踔厉奋发,昂首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贡献青年力量!
——刘沛骞
参加文学院青年团校暨青年领导力培训营开营仪式和主题讲座让我深受启发。张祎昀老师讲述了黎锦熙先生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中的贡献,让我意识到语言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而黎先生的精神是师大学子应继承的宝贵遗产。张启月师姐的“建团百年,强国有我”主题宣讲,则让我更清晰认识到青年人应承担的责任。作为新一代青年,不仅要追求自我成长,更应胸怀家国,努力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青年领导力不仅是组织能力的提升,更是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结合。今后,我将不断提升自己,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汪寅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