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情绪疲惫的“麦琳们”,为何永远在婚姻里内耗? ·  2 天前  
新周刊  ·  西天取经就像一个烦琐的OA|方佳翮专访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顶级名校生,为了一个offer可以卷到什么程度?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什么数学水平最难造假?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真正厉害的人,都喜欢用社交“假动作”?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刚工作没钱的我,遭遇了“羽绒服贫困”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1-07 08:56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大梨

5,4,3,2,1!秒针精准地停在凌晨4:00的那一刻,我的心骤然悬起,激动与焦急如潮水般汹涌而出。哒哒哒哒……食指如同紧绷的弦,在“领取”按钮上快速跳跃,期间不断懊悔自己平时未能多练练手速,以应对这般的争分夺秒。我不断祈祷:让我中,让我中……

在这短短两秒的期盼里,我目睹红格子迅速黯淡,转为沉闷的灰黑。系统温柔地弹出一条不那么悦耳的消息:“很遗憾!这次未能抢到优惠券,请下次再试。”我无力地瘫倒在椅子上,一边仰天长叹,一边迅速设定好下一个抢券时间的闹钟。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当我爬到床上时,被窝仍留有温度。然而,我的心情却经历了从大喜到大悲的急剧起伏,至此,这场硝烟弥漫的战斗暂且告一段落。

《万能图书馆》剧照
双十一预热期间,购物平台为吸引粉丝,早早放出诱人的优惠券供众人抢夺。在此之前,我翻阅了众多博主分享的“攻略笔记”,看着他们仅凭半价便购得冬季厚衣,其中不乏知名品牌,顿时心里羡慕地发痒。为了这张优惠券,我设定了无数个闹钟,像待食的野兽如饥似渴地在屏幕前守候数日,然而,好运终究与我擦肩而过。

身为一个不甚讲究的男生,我对购置衣物并无太大热情。衣柜里的一件短袖,我既能在夏天单独穿,又能搭配外套秋天穿,再裹上羽绒服冬天穿,每个季节换洗的衣物两三套便足够。初入职场,没有女友,远离家乡,这些因素决定了我的衣柜近几年不会有所变化。每当同事们兴奋地分享又凑了多少满减、省了多少钱时,我总是礼貌性地赞叹,随后便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社会,商家永远比消费者精明,一不小心就会掉入资本主义的陷阱,唯有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上策,我时常暗自得意于此。

《在暴雪时分》剧照
然而,风水轮流转,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直享受安然的境况,这是我被划了一道口子的羽绒服亲口告诉我的。我在工位整理资料时,空气中突然洋溢着浓醇的咖啡香,飘飘悠悠划过我的鼻尖。同事们对于老板刚入手的咖啡机充满兴趣,第一次震动响起,她们已经自觉地排起了队。作为爱摸鱼的打工人,拥有一次喝咖啡并且和大家一起凑热闹而不用被老板批评的机会就摆在我面前,谁能拒绝天降好时机?我端着杯子就从座位上站起来,走过桌角时由于太激动忘记了侧一侧身子,也忘记了同事遗留的挂钩,“嘶——”的一声,羽绒服骤然出了一个恐怖的伤疤,细小的绒子像白色的鲜血,留在了干净的木板上。至此,我多年的战友正式向我告别。
北方的冬天总是格外寒冷,羽绒服消费总是伴着阴冷的雨水与刺骨的冷风拉开序幕。而当我登录许久不见的购物平台,一些知名品牌立马震慑住了我。四位数的价格早已屡见不鲜,刺痛着贫穷打工人的眼眸。我嫉富如仇般点击了“不感兴趣”,希望大数据能明白我贫穷的处境。我不买大牌,我买些平价品牌总行了吧。于是我重振旗鼓去搜寻记忆里那些亲民的老朋友们,渴求着即将到来的安慰,可立马被泼了一盆凉水。记忆力亲民的价格不复存在,一两百的充绒量实在稀薄,无法满足冬天需要,厚实的往往就要耗费七八百,甚至上千。对于刚工作的我来说,这样的价格实在让人肉疼。

《少年派》剧照
如果我选择便宜的棉服,价格上确实会获得优势,但一想到我在每天清晨要层层叠叠的穿上秋衣毛衣保暖衣,再加上一件臃肿的棉服,拖着沉重的身子或许还不敌寒风。晚上又要一层层脱下来,在黑夜中忍受静电的狂欢。这一切会让我平静的生活徒增许多麻烦与不快乐。这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陷入了“冬衣贫困”:寒冷的冬天,昂贵的羽绒服,资金的焦虑,每一部分都打击着正准备昂首挺胸面对社会的年轻人,遗憾的是,第一步脚跟还没站稳,就开始左歪右倒了。
韩剧《小小姐们》里有一段对话:“如果有钱,你想买什么?"女主回答:“冬季大衣吧,冬装很容易看出一个人贫穷与否,夏天还能勉强跟别人穿得差不多,但是冬装太昂贵了。”相比较富人们的潇洒自如,穷人的冬天总是会格外拧巴一些。我小的时候总是会羡慕一些在冬天穿白色衣服的人,他们在人群中总是独具魅力。白色的外套和漫天的飞雪一样圣洁,让少年的心蠢蠢欲动。
《小小姐们》剧照
但我的母亲从不给我买浅色衣服,尽管我一再担保绝不会邋里邋遢,但黑色耐脏成了冬天的魔咒,困囿着我许多年。即使后来我到了大学,有了一定的可支配生活费,我也没有购买过浅色的外套,耐脏已经成了一种骨子里的选择。夏天时,我还有着轮流替换的短袖短裤,能够在汗水浸透衣服时痛痛快快洗凉水澡,到冬天这些都变得奢侈起来。即使身体已经油腻,混着了好多天的汗水或风尘,我还是要强忍着不适,三个星期去一次镇上的澡堂子里搓掉所有的泥垢。过于频繁的洗澡跟穷人并不适配,这代表着淋浴间要有一台空调,或者是家中铺设地暖,温暖的澡堂子成了再三权衡的最佳选择。

在别人眼中,男孩总是格外强壮些,在寒冬依旧生龙活虎。而我总是对冬天更为敏感,从妈妈给买的并不抗风的棉服开始,从在初中脚腕生过的脓包开始,从每次在家手背与耳朵又痒又疼的冻疮开始,我从小就恨毒了冬天,只有在这个季节,我活得格外不体面,格外疼痛。

《在暴雪时分》剧照
木心在《上海赋》里说,在旧上海的冬天,如果你没有真正的皮毛一体,没有真正的貂皮大衣,“不宜出门,尤其别上人家的门。倘若勿识相,或者实在逼勿过了――冒着寒流来到某公馆――开门的阍人眼光比街上的风还冷,懒懒接过名片,门又带上,你且等着,怎能让你入内?主人家会呵斥:不看看是什么人,什么人呢,当然是指什么衣,管你那秋季大衣如何漂亮吃价,时令一过,着毋庸议,若非告贷便是求情,上门来有啥好事体?
就像现在,在寒冬时节出入一些重要场所,或者面见客户,脱掉外套露出起球的黑色毛衣,总会失去一些昂首挺胸的自信。每一季都有一些服装流行风格,夏天时姑且可以随大流,拥抱“多巴胺”的穿搭狂潮,美拉德到来时,人便有些捉襟见肘,局促不安;到“老钱风”到来时,人便彻彻底底的失败下来。看似奢贵随性的背后,其实是面料与版型的高度要求,不是一件起球的灰色毛衣和皱皱巴巴的黑色西装裤就能轻易触达。

网络上有一些受欢迎的观点,倡导衣服的长期主义。他们会告诉你,一件经典款的大衣服或需要花好几千,但是可以穿很多年,折合到每一天只需要几块,是一笔我们平常根本不会在意的消费。而便宜衣服、质量不好的衣服穿穿就扔了,算下来并不合算。一方面商家又大力传播观念,“一分价钱一分货”,花了足够的钱,才有机会享受到真正的高品质。人的消费欲望一步步在刺激中扩大,一圈忙碌下来,却充满矛盾,不知道是自己真的无意间参透了消费的真谛,还是又跌进了另一个资本主义的陷阱。

《幸福触手可及》剧照
兜兜转转,我最终下载了几个二手衣物软件。刚开始我有些抗拒,被使用过的东西总会让人心怀芥蒂,有些伤害年轻人敏感的自尊。而当我真正进入平台,看着一些高不可攀的品牌价格大跳水,没再感受到昔日的嘲讽,我在屏幕前疯狂心动。不诚实的商家与良莠不齐的货品是一道很大的难关,但仔细挑选,还是有很大可能淘到宝贝。抛出掉二手的性质,这和其他的购物平台没有差别,网购都有开盲盒的成分,更何况同等价格,二手的性价比更高,既符合了大众推行的长期主义,又照顾了我干瘪的钱包,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这个冬天到来之前,我从未觉得自己会经历这样的窘境。曾经我对“冬衣贫困”充满性别偏见,认为这不过是商家迎合喜欢购物的女孩们制造的焦虑,消费文化的一次变形而已。当我真正开始购买冬装时才明白,并不是自己见识高人一等,相反,我比别人更晚一步察觉潜在的困境,拙劣地抢优惠券就是一大证明。

经过那夜抢券的挫败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观念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我发现,虽然我一直标榜自己“不以物喜”,但在现实面前,那份对冬衣的迫切需求还是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开始意识到,“冬衣贫困”并非一个简单的性别问题或是消费文化的产物,它是每个生活在寒冷地区、面临经济压力的人都可能遭遇的现实困境。

《亲爱的热爱的》剧照
我开始更加积极地寻找解决之道,不再仅仅局限于抢购优惠券或是购买昂贵的新品。我开始学习如何保养衣物,如何让一件衣服穿得更久、更体面。在二手衣物平台上,我不仅找到了几件价格合适、品质不错的冬装,还意外地发现了许多隐藏的宝藏——那些被前主人精心呵护、却依然保持如新的衣物,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等待着新的主人来续写。

同时,我也开始尝试与同事们分享自己的购物心得和省钱技巧,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默默倾听他们的满减故事。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扰和节约意识,只是大家往往习惯于独自面对,而忘记了团结的力量。我们互相推荐性价比高的品牌、分享二手平台的经验,甚至有人提议组建一个“冬衣共享群”,让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意外地收获了一些新的爱好。我开始关注一些衣物改造和DIY的博主,学习如何将旧衣物改造成时尚的新品,或是通过简单的搭配让平凡的衣服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不仅让我更加珍惜手中的每一件衣物,也让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找到了一种放松和乐趣。

如今,当我再次站在衣柜前,面对着那些经过精心挑选和搭配的冬装时,我不再感到焦虑和不安。虽然它们中有些并非新品,甚至带有岁月的痕迹,但每一件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和回忆,它们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自信。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同同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