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被称为临睡肌抽跃症,是指局部或全身肌肉急速地、不自主地抽动,通常是良性的,对身体没啥危害,在人群中十分常见。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有一种说法在网上广泛流传:由于睡觉时身体过于放松,大脑误以为我们要死了,于是紧急释放信号,通过肌肉抽动的方式,把我们唤醒。
相反,临睡肌抽跃症发生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
睡觉前 1-2 小时内,如果过度用脑、摄入浓茶和咖啡、进行大强度锻炼、观看刺激性电影等,都可能会让神经过度紧张、肌肉过于兴奋,诱发临睡肌抽跃症。有些人睡眠时,喉咙的肌肉和组织变得松弛,阻塞气道,会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一旦气道被阻塞超过 10 秒,大脑就会缺氧,无法正常运作,影响对四肢的控制就可能诱发肌肉抽搐。
大脑存在 2 个系统,分别控制“苏醒”和“睡眠”两种状态。
人在准备睡觉时,这两个系统会争夺大脑的控制权,如果“清醒”系统赢了,就会睡不着;如果“睡眠”系统赢了,就会进入梦乡。而入睡时发生抽搐,被认为是“清醒”系统的最后挣扎。
如果长期临睡时抽搐,还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要警惕疾病原因,例如脑炎、脑基底核病变、脑退化性疾病、脑细胞代谢性或储存性疾病、脑外伤后遗症、脑缺氧后遗症等。
睡觉时突然蹬腿大多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有以下这些“小毛病”,就要提高警惕了。
原因包括缺牙、单侧咀嚼、错牙合、牙齿缺损或过长、精神紧张不安、睡姿错误、缺乏维生素 D 等,长期如此,可造成牙冠磨损、牙齿松动,还会引发颞下颌关节疾病。
常见的病因有口腔溃疡、扁桃腺炎、蛀牙、假牙不合等口腔疾病,也可能是鼻炎、胃食管反流病、帕金森病或中风(尤其是老年人)引起。
可导致嘴周皮肤瘙痒(唾液疹),如果是单侧流口水,需警惕脑血管疾病。
遗传、肥胖、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过度疲劳等都可引起打呼。
长期打呼噜的人容易出现通气功能障碍、头晕、失眠、口臭、健忘、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严重甚至会诱发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缺氧或猝死。
常见原因有运动损伤、骨质疏松、关节炎等,但也要警惕骨瘤。
骨瘤患者多在 25 岁以下,约 50% 的早期患者会夜间骨痛,到了晚期,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夜间骨痛。骨瘤引起的疼痛会越来越重,休息时(尤其是睡觉时)痛感更明显,出现肿胀和肿块。
连续多天夜间起床排尿次数超过 2 次,或夜尿量超过 500 毫升,或比白天尿量多出 1/4 ,都算是夜尿增多,这可能与睡前喝水过多、心脏病、泌尿道疾病、膀胱容量下降等有关。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这些小毛病,不妨对照以下方法,采取措施。最后,祝点赞和点在看的小伙伴都能把这些小毛病统统赶走,每晚一觉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