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唯一拥有500例病例+征象及专题讲座
。
【医影中心】出品
医影中心
新开学习栏目【手把手教你会读片】。本栏目将精选一批典型且有价值的影像学病例,不仅仅用最精简的文字分析及总结,还增加手把手读片环节,用有箭头标注的相关影像图片及符合诊断的要点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对此类疾病加深印象,甚至达到过目不忘;再次遇到能够
正确
诊断。
【手把手教你会读片】栏目初定每周三发布,期待全国同行们的交流与指导。由于我们实力有限,分析中如有不足或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本篇由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古展亮整理编辑。
概述
: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在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4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85%),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当瘤体直径>5cm(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时,可出现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瘤体破裂可引起瘤内、肝包膜下或腹腔内出血,严重者出现休克
。
病理特征:
大体肿瘤组织切面:可见
纤维化、血栓、囊性变性、钙化(偶尔)。光镜下:血窦和纤维组织间隔,形成海绵状结构 血窦腔内衬单层扁平内皮细胞,窦腔内充满血液。
影像学表现
:
平扫---CT:圆形或类圆形低或稍低密度影,MR: 圆形或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斑片状、结节状明显强化灶(
病灶周边结节状强化是 肝血管瘤增强扫描中一个十分可靠的征象
),门脉期:上述强化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填充,延迟期:整个瘤体均匀增强,高于或等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
典型强化特征--- 早出晚归, 快进慢出 。
典型病例
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符合肝脏典型海绵状血管瘤CT增强表现: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
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斑片状、结节状明显强化灶,门脉期:上述强化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填充,
延迟期:整个瘤体均匀增强,高于或等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部分肿瘤中心可有不规则低密度区,代表纤维化或血栓化的部分)。
符合肝脏典型海绵状血管瘤MR表现: T1WI:均匀低信号 T2WI:均匀明亮的高信号。呈“灯泡征”。增强扫描:同CT增强强化特点,快进慢出,早出晚归。
手把手读片环节:以下影像图像符合本病特点:
患者男性,35岁,外院体检提示肝脏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