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次位面
《军武次位面》节目官方公众号,军事文化的推动者,军迷每周的节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防部发布  ·  祝贺叶光富、李聪、李广苏! ·  17 小时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程福波、张玉金与“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姜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次位面

兵不血刃定淮南:司马懿人生最后一战

军武次位面  · 公众号  · 军事  · 2025-01-22 18:05

正文

享“福”又享“禄”!泸州老窖出了定制款!

葫芦造型,真令我欢喜

曹魏嘉平三年八月戊寅日(251年9月7日),司马懿在魏都洛阳去世。那个时代,能活到73岁高龄者并不多见,年老病亡再正常不过,但《晋书》却记载司马懿死于“梦贾逵、王凌为祟”,给这位晋朝基业初代奠定者的死亡平添几分灵异色彩。


“索命鬼”王凌


或许因为三国后半段历史的知名度远不及前半段,以至给曹魏历史造成深远影响的王凌,知名度远不及其叔父司徒王允。相信大家对初平三年(192),王允与并州系将领吕布合力诛杀董卓之事耳熟能详,也知道不久后凉州军阀李傕、郭汜打着为董卓复仇的旗号发起反扑,攻破长安后残忍地杀害王允全家。在这场灭族之祸里,王氏家族只有两名青年翻越城墙死里逃生,他们一个叫王晨,另一个就是王晨的弟弟王凌。

之后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显得默默无闻,只知其在袁绍败亡后,受到并州刺史梁习举荐,到东郡发干县(今山东冠县)担任县长,但没过多久就因小过失而获罪,被处以髡刑,每日清扫街道。某一天恰逢身任兖州刺史的曹操巡查,看到被剃掉头发的王凌,便向左右问起关于他的情况,一问得知原来是司徒王允的侄子,忠良之后,又是因小错获罪。于是曹操不仅赦免了王凌,还让其担任骁骑将军主簿之职。不久后,王凌又到中山担任太守,因“所在有治”,颇受曹操赏识。彼时曹操刚恢复丞相制度,遂辟王凌为丞相掾属。


到正始元年(240),王凌升任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而他镇守的地方,正是东通扬州,西至荆州,北靠兖、豫两州,南临江东,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淮南。

淮南是曹魏与东吴对峙的前线,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战略地位也极其重要,以往镇守此地者,要么是曹氏宗亲里举足轻重的人物曹休,要么是曹魏久经沙场的名将满宠。景初二年(238),满宠告老还乡,曹魏朝廷经过斟酌后,最终选择以王凌接替满宠,这也足以看出王凌此人的确军事才能卓越,否则朝廷绝不敢轻易将淮南这块战略要地托付于他。

“铁三角”形成


高平陵事变爆发后,司马懿成功控制洛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降曹爽。而后他不顾誓言,对曹爽一族大开杀戒,将曹魏朝政牢牢掌控手中。尽管魏都的反对势力一一被司马氏荡平,但地方上对这次政变的态度,仍是司马懿的心病,尤其是淮南这样的战略重镇。


此时的王凌比正始初年的地位要高得多,自镇守淮南以来,他先于正始二年(241)率军迎击进犯芍陂的吴军,将敌军尽数击退,因功晋升车骑将军,获封南乡侯。后在正始九年(248),司空高柔迁为司徒后,王凌补上了司空之位,成功跻身三公,但仍镇守淮南。高平陵事变发生时,王凌完全置身事外,既没明确站队,也没发表任何评论。

其实司马懿此时并未对王凌动杀心,相反,他深知手握重兵的王凌在政治上如果能倒向自己,将大大有利于自己进一步削弱曹氏宗亲势力,控制朝政。不久后,蒋济病逝,太尉之位空缺,司马懿上奏魏帝曹芳“进王凌为太尉,假节钺”,希望以此拉拢王凌。身居高位,但仍领兵镇守淮南的王凌并未对司马懿的笼络做出回应,事实上,他对司马懿诛杀曹爽、控制朝政之举十分不满,何况他还有一个为此时积极奔走,四处联络反司马氏势力,决心大干一场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

曹爽是令狐愚的贵人。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令狐愚迅速与老舅王凌联络,暗中密谋,他们一致认为如今朝政受制于权臣司马懿,很大原因在于魏帝曹芳昏庸无能,不堪大用。很快,舅甥二人推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废除魏帝曹芳,另立新君。新皇帝的人选,就是楚王曹彪。

曹彪,字朱虎,武帝曹操之子,文帝曹丕之弟,其母为曹操小妾孙姬。曹操为魏王时期,曹彪被封为寿春侯,与兄长曹植关系甚密。曹丕即位后,曹彪封地多次迁移,先后为汝阳公、弋阳王、吴王、白马王。太和六年(232),曹彪改封为楚王,此后封号再未变动。


令狐愚与曹彪的联络,在《魏略》里记载得较详细:嘉平元年(249)九月,一名叫张式的人前来面见,他是令狐愚的使者,见面就对曹彪说:“使君(令狐愚)谢王,天下事不可知,原(愿)王自爱!”曹彪一听,立即心领神会,回答:“谢使君,知厚意也。”

很多事不必言明,这样的回答,意味着以淮南为核心的反司马氏“铁三角”已然形成。
 

“荧惑逆行”


可世上有太多算不准的变数。嘉平元年(249)十一月,张式再次奉令狐愚之命去面见楚王曹彪,进行进一步沟通,可还没等张式返回复命,却传来噩耗,兖州刺史令狐愚患疾病身亡!令狐愚忽然病逝,对整个计划是致命打击。


军事政变,关键在于保密与迅速。经过精心秘密谋划,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对手个措手不及,方为上策,不久前的高平陵之变就是成功案例。可令狐愚忽然死亡,直接推迟了兵变爆发的时间。时间一拖长,致命的连锁反应就来了——兖州这边出了叛徒,这个卖主求荣的小人,名叫杨康!

令狐愚生前为政变四处串联时,其亲信治中杨康和别驾单固多参与其中,对兖州与淮南的密谋内情知晓甚多。令狐愚病重时,单固以患病为由辞官回家,而杨康正好应司徒高柔之召,前往洛阳司徒府汇报兖州政务。杨康刚到京师不久,就传来令狐愚病死的消息,他十分惊惧,于是将令狐愚与王凌的军事政变计划向高柔全盘托出。此事迅速传到司马懿耳中,但一向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并未立刻发难,他认为王凌身为三公之一,位高权重,绝不能在仅凭一人告密就兴师问罪。但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令人将杨康软禁在京,又派出亲信黄华接任兖州刺史,秘密布置好一张大网,网口对准的就是王凌所在的淮南。

就这样,淮南军事政变还没开始,司马懿一方已对情况了如指掌,王凌对于自己成为“闭眼玩家”的险境一无所知。经过一场场暗战后,兵戈未起,胜负已分。接下来,是司马懿的收网时刻!

未举先败的“淮南一叛”


时机成熟后,年逾古稀的司马懿仍雷厉风行,迅速点起兵马,亲征淮南。为了不让淮南一方起疑心,他还一面写信安抚王凌,一面下令军队急行,以求速战速决。至嘉平三年(251)四月,司马懿大军已由水路黄河,行至汝南郡项县以北的百尺堰,剑锋直指淮南首府寿春。

司马懿大军压境,对寿春形成合围之势,王凌这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的计划已败露。更重要的,司马懿的大军以大魏天子名义出征,乃奉诏讨逆,这就让王凌一方成为叛逆,师出无名。这场战争还未开始,淮南一方的败局就已注定。


如今摆在王凌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束手就擒,要么负隅顽抗。可谋反是掉脑袋的重罪,即使没有获胜可能,手握重兵的王凌凭什么乖乖投降,然后被像曹爽那样五花大绑押赴刑场斩首?司马懿也深知要想兵不血刃,必以攻心之策瓦解王凌的抵抗意志,他故伎重施,以魏帝曹芳名义颁布诏书,先列举王凌重重罪状,而后笔锋一转,赦免王凌的罪状。可是,曹爽之死还历历在目,司马懿哪还有信誉可言?为了进一步麻痹王凌,司马懿还打起亲情牌,派遣随军的王凌之子王广前往劝说。史载王凌有四个儿子,王广为长子,政变密谋阶段,王广就反对这个计划,曾苦劝其父不要举兵谋反。如今王广奉司马懿之命前来劝说其父归降,加上之前的诏令,竟然让王凌真的有所动摇,真相信自己会成为那个被赦免的例外。

王凌的确没有太多选择,兵马没有对方多,道义上也不占优势,就连心腹杨弘、儿子王广都倒向司马懿一方,拼死抵抗只有死路一条,投降还有一线生机。不久后,司马懿军队就发现一只从寿春驶来的船,来者正是王凌,他虽然是以迎接司马懿的名义,但只身赴会,实则是向司马懿输诚。双方会面之前,王凌先派遣亲信王彧带着绶印、节钺献给司马懿,同时带来一封王凌的亲笔信。信中,王凌对自己犯下的“枭夷之罪”深表懊悔,同时把责任甩锅给已死的令狐愚,到了信尾,王凌写出一句向司马懿哀求乞生的话,即“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子也”,最后还强调司马懿许诺的“身陷刑罪,谬蒙赦宥”。

司马懿看到这份乞活信,心知大事已成,为了让王凌彻底丧失斗志,他写信给王凌,对其多加安抚,彻底软化了他心里最后一根紧绷的线。当年五月初,司马懿大军进驻丘头,很快就看到淮南前来的船上,王凌赤裸上身,将自己反绑,跪着向司马懿请罪。司马懿见状,忙命人前去那艘船上给王凌解开绳索,穿上衣服并归还绶印,这让王凌十分感动,说“凌既蒙赦,加怙旧好,不复自疑”,遂乘坐小船准备前往面见司马懿。至此,谋划了近两年的淮南军事政变,还未举兵就已被司马懿平定。
 

王凌之死


可事情在此时发生变化。王凌认定自己已得到特赦,乘坐小船前往丘头,准备当面感谢司马懿的大恩,没想到船只到了距离司马懿水寨还有十余丈之时,竟然被拦截,司马懿拒绝与王凌相见。王凌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步了“笨伯”曹爽的后尘,这司马老贼翻脸比翻书还快,此前种种皆为伪装,如今见大事已定,怕是要变卦了。

接下来,王凌就被司马懿派出的军队押解上岸,又以步骑600人将其押赴洛阳。


押运路途中,王凌的求生意志还未熄灭,他心存侥幸,想试探司马懿是否会杀他,于是向看管他的禁军队长索要钉棺材所用的长钉。队长询问司马懿,没想到司马懿直接命人将棺材钉送给王凌。一切皆有答案了,王凌自知必死无疑,当天夜里,王凌服毒自杀。

王凌身死,意味着淮南的叛乱彻底被司马懿平定。但后续的清算远远没有结束,到洛阳后,司马懿下令将王凌、令狐愚开棺曝尸三日,参与政变者诛灭三族。王凌的四个儿子里,长子王广对王凌的政变计划始终持反对态度,司马懿亲征淮南期间,王广还充当说客,劝说父亲投降,按理说是司马懿兵不血刃平定叛乱的功臣。可心狠手辣的司马仲达却没有放过他,或许是自知不久于人世,又想到蒋济“(王)凌文武俱赡,当今未双。(王)广等志力,有美于父耳”的评价,他决定不留后患,处死王广。王广临死前,对司马懿正色道:

“广父非反也,广所以劝父弗举者,欲须时耳。广父不幸,举不当而败。广父,太傅之贼,而曹氏之忠臣也。广,太傅之忠臣,而父之贼也。贼父以求生,广不为也。”

说完伏剑而死,时年四十有余。

王广不愧为时之名士,临终此言甚是诛心,将曹氏忠臣与太傅忠臣区别开来,颇具讽刺意味。王广的二弟、三弟也被一并逮捕诛杀。其四弟王明山“最知名,善书,多技艺,人得其书,皆以为法”,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事发后王明山逃亡老家太原,司马懿派出官兵追杀,途穷的王明山到亲戚家投靠,没想到被亲戚出卖告发,“乃就执之”,最终也被司马懿杀害。至此,王凌的四个儿子全部死难,无一幸免。
 

此外,司马懿对王凌党羽的镇压也毫不留情,除了王凌之妹因是司马家心腹郭淮之妻而被网开一面,其余所有牵涉其中者,不分首从,尽皆诛杀。


司马懿归天


在这场株连甚广的血腥杀戮里,一位曹氏宗亲的死对此后朝局影响深远,他就是王凌、令狐愚准备迎立的新君——楚王曹彪。其实当王凌选择投降之时,曹彪的悲剧命运就已注定了。要知道曹魏开国皇帝曹丕经历过残酷的立嗣之争,其上位后对于宗室控制非常严苛,这种制度也一直延续下来。如今身为宗室的曹彪居然联合地方势力意图谋反,即使朝政没有被司马懿控制,其恐怕也难逃一死。


王凌被族灭后,曹芳即下诏派廷尉前往曹彪封地对其进行逮捕,人证物证俱在,曹彪只能承认参与政变。廷尉上奏朝廷“请征彪治罪”,愤怒的小皇帝曹芳当即下旨赐死曹彪,其妻儿贬为平民,麾下官员以及监国谒者,也因为犯了知情而不加以辅正教导的大义,皆被牵连诛杀。原先的封地楚国也被取消,改为淮南郡。

赐死曹彪一事,司马懿与魏帝曹芳目标一致,但这件事引起的连锁反应是,以后司马氏以此为前车之鉴,进一步严格控制曹氏宗亲的活动范围,杜绝其与地方势力有所联络,曹魏宗室的势力进一步遭到削弱。这也为其后司马师、司马昭掌控曹魏政局,奠定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基础。

几乎在处理完王凌一案的同时,病入膏肓的司马懿也走到人生尽头。史载司马懿临终前常梦见王凌的鬼魂前来索命,尽管有些荒诞,但也能看出年老的司马懿已油尽灯枯,精神恍惚。嘉平三年八月戊寅日(251年9月7日),一代权臣司马懿病逝于洛阳,享年73岁。其谥号原为“文”,后改为“文宣”。咸熙元年(264),其子司马昭封晋王,追封司马懿为宣王。泰始元年(265),其孙司马炎受魏禅,建立晋朝,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陵,庙号高祖。

年货送礼选它!正宗港式风味蛋卷,金黄酥松,入口即化,边吃边掉渣渣!点击下图购买



添加进口黄油≥24%,鸡蛋液≥ 21% ,0添加剂,0防腐剂、0反式脂肪 



高颜值铁罐包装,满满新意,送朋友、长辈或招待都有面子~点击下图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