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稀缺思维俘获
互联网知识经济 x 读懂互联网未来
作者:方军
昨日引述说法「
性价比是一种穷人思维
」,这个说法可能太劲爆,反而让人忽略了背后的核心含义。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稀缺思维“: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塞得希尔•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强强联合之作
01
稀缺循环
我之前仔细读了《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这一对作者是心理学者和行为经济学者的组合,他们把两种稀缺结合起来讨论,对我们怎么管理自己的时间,很有意思:
穷,金钱的稀缺;
忙,时间的稀缺。
他们分析出来的结论是: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稀缺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转换一下是:
稀缺,不管是忙,还是穷,会让人变笨。
这里有一个稀缺的恶性循环:
稀缺会俘获大脑,降低大脑容量,降低你的智商。
我认为,稀缺心态导致的的恶性循环,的确是个问题。
图:稀缺循环(根据《稀缺》的讨论总结并绘制)
02
稀缺陷阱之一:稀缺俘获大脑
我们饿了的时候,闻到食物的香味会觉得特别香,比平时觉得香多了,这就是你的大脑被俘获了。
书中所说的:
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开心,而是,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想法之中。
只要我们感觉到稀缺,我们就会不自觉地过度关注自己缺少的东西。
节食的时候,你饿到最后满脑子不停地在想的就是各种好吃的。越想这些好吃的,越想吃。现在,你就掉到一个陷阱里面去了:你必须得有强大的意志力控制住自己。控制不住的人,就节食失败了。
很多节食方法是,让你计算各种食物的热量,然后控制好不同食物的进食量,但结果是,这种复杂的计算占据了你的“大脑容量”,反而成为你放弃节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让你减肥失败。
02
稀缺陷阱之二:降低大脑容量
稀缺会降低你的「认知带宽」,作者用的是认知带宽一词:
带宽(bandwidth)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我跟人说认知带宽时,人家直接跟我说:
请说人话,谢谢
。后来想想,「大脑容量」或许比认知带宽更容易懂点。
我们的注意力有限,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东西上面时,就会减少在其他方面的注意力。
稀缺带来的结果是两种,作者分别给它们命名专注和管窥:
很形象的比喻是杂耍,杂耍就是把几个球抛向空中,我们两只手不断地接球、抛球,玩杂耍的人要做的是不要让球落到地上。
玩杂耍的人,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即将落下来的球上,要把它接住。
而我们这些旁观者,明明看到别的球快要落下来了,但玩杂耍的人,要么看不到别的球,要么根本没有能力去接另一个球。
03
稀缺陷阱之三:降低你的智商
陷入稀缺心态之后,它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的智商降低了。细分来说就是:一,我们的认知能力降低了,二,我们的执行控制力降低了。
脑子不清楚,又不能行动,情况当然会变得很糟糕。
理论化的解释是:
认知能力(cognitive capacity),指的是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能力背后的心理学机制。
执行控制力(executive control),其作用存在于我们管理自身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包括计划、关注、发起并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等。
总的来说:
稀缺会带来认知带宽负担,占据我们的大脑容量,让我们变笨,变得更加冲动。
当你掉到忙碌的陷阱中,你会越来越笨,变笨了活会干得更不好,要花更多的时间,然后就更忙,更笨……
资源稀缺,时间不够,固然给你带来问题,但稀缺心态,给你带来的问题更严重,它把你带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理解了有这个稀缺的恶性循环,解决之道就是,打破这个循环。
最近这段时间,知识付费很火,我也在互联网知识经济做了不少的尝试。我觉得各种知识付费产品,做得好的,是把
「认知穷人」
真的当「认知穷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当「富人」。
「节省(认知)带宽的方法才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