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铜仁市人民政府最新人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状态对了,工作就顺了

张丽俊  · 公众号  ·  · 2024-09-18 07:00

正文



导语: 状态是最好的生产力,如何找回工作状态?与你一起探讨。

本期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中秋假期结束,每个职场人又要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之中。


很多人还没从假期的状态中脱离出来,迟迟找不到工作的状态,那种拖沓、无力感,严重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但是工作终究需要步入正轨。 任何一份工作,投入与产出都是正比,你投入多少,就能获得多少。


状态,是最好的生产力。 你用怎样的状态工作,就能造就怎样的人生。


我总结了5个小技巧,帮助你快速找回高效工作状态。


创造仪式感,给大脑“开工”信号


刚来公司,你先 要给大脑一个“开工”的信号 ,否则大脑没做好开工的准备,就会很厌倦。


仪式是非常个人化的。你可以整理办公桌,保持桌面的干净整洁。也可以泡一杯咖啡,给自己一些小暗示,告诉自己已经进入绝对的工作时间了。


一旦这种仪式感启动,就会自动屏蔽一些不必要的干扰,让你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哈佛商学院行为科学家弗朗西斯卡·吉诺说: “尽管仪式和结果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以产生某种结果为目的的仪式似乎也足以使这种结果成为现实。”


日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职场女神”,叫做胜间和代。她说自己会在桌子上放一面镜子。从镜子放上去的那一刻起,她便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状态。


因为一旦她偷懒,就会从镜子中看得一目了然。


所以,你不妨也创造一些“仪式感”,暗示自己要开始工作了。


减少精神层面的“熵值”,聚焦在目标上


假期回来,一个人从松散状态进入到工作状态,会有一个“启动时间”。


不同的人所需要的最小“启动时间”是不一样的。


优秀的人,当他走进办公室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


但也有很多人,是很难马上就切换到工作模式的。


他们状态不好,哪儿哪儿都不对,坐在工位上不知道做些什么,就看微博,刷小红书,刷短视频,完全停不下来,刷的时候很过瘾,刷完心里空荡荡的,反而更加空虚了。


时间是最无情的。你浪费的每一分钟,都是有代价的,你终究要偿还。


如果你想让自己感觉变好,就需要控制这些无关的信息摄入,减少精神层面的“熵值”,聚焦在更有秩序感和目标性的活动上。


所以,你 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在新的目标背后,还要伴随着行动计划,让你回归到理性中,找到相应的节奏感。


明确目标,就是建立秩序,就有了行动力。


做好「To do list」,让工作变得有序


人性中有懒惰的一面。就算你定了目标,也有可能一直拖延下去。


所以,你需要列日程,把今天需要做的事情列在日程表上,并制定好时间计划。


我建议你,可以使用TDL(To do list)工具,让杂乱的工作变得有条理。


你可以在上班的早上写TDL,TDL通常分为三步骤:


①待办清单。 把要做的工作列举出来,逐一写在清单上,并在事项后面标上预计完成时间。


②任务排序。 列出清单之后,要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理清优先级,再合理分配时间。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不要超过3件。


③执行清单。 清单列好后要对每项工作进行思考和分配,需要多少时间完成?需不需要同事协助?采用什么方法和流程?然后再开始行动去完成。


迄今为止,我每天都在写TDL,通过写TDL,可以做工作规划,深度思考后,分清楚哪些是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按优先级排序,将最多的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现在但凡我带人,首先就会给他一本《精进日志》,告诉他从今天开始写TDL。


我也会看管理层的TDL,了解他们以及团队的情况。


深度工作,训练工作中“有意注意”


工作最好的状态, 是“心流”的状态 。而要进入心流,你就必须要有深度工作。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讲过,深度工作是指 在没有干扰的专注下进行的工作, 它可以把你的认知能力推向极限,最终得到具有创造性和高价值的工作结果。


想要深度工作,关键在于把心力集中,沉下心做事情。


首先, 你要聚焦在重要的目标上。 “聚焦目标”意味着你要摆脱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专注于你应该做的事。


然后, 你要训练工作中的“有意注意”。


什么是“有意注意”?这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 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工作中,刻意地、有意图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对工作保持极致专注,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这种将意识高度集中的做法叫做“有意注意”。


当你养成了“有意注意”的习惯,就能避免在工作出现分心,不仅能大大减少差错和失误,而且当问题出现时,也能马上抓住其核心并加以解决。


专注地做一件事,胜过敷衍地做很多事。


从小事着手,提升积极性


刚上班回来,你的状态没那么好,不要一开始就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最重要的事情,往往也是难度最高的事情。


如果一个事情难度过高,阻力过大,就一定会打击你做事情的积极性。所以,你要学会拆解任务,减小阻力,从小处着手。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阻力越小,越简单的事,你才会觉得能完成,完成了还觉得不累,才有动机接着做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