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诗词赏读
诗词名作赏读,小众诗歌解析,原创投稿展示,诗词格律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新闻Knews  ·  22岁小伙从上海出发登黄山失联多天!家属发声 ... ·  18 小时前  
看看新闻Knews  ·  22岁小伙从上海出发登黄山失联多天!家属发声 ... ·  18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昨天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昨天  
温州晚报  ·  叹息!她于凌晨去世,年仅28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诗词赏读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古诗词赏读  · 公众号  ·  · 2024-05-27 23:43

正文


名作解读

@古诗词赏读






赠质上人


唐·杜荀鹤


枿 [niè]坐云游出世尘,

兼无瓶钵[bō]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

便是人间无事人。




“赠质上人”,意即赠给一名叫质的高僧。晚唐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知识分子在极度的压抑下,不得不另寻出路,寻禅问道便是其中最常见的方式。


杜荀鹤其实也有成为僧人的潜质。他曾长期在九华山读书,而九华山则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受此熏陶,他经常流露出归隐的想法,并自号曰“九华山人”。只是,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为官施政的梦想,满腹才华的杜荀鹤又怎甘心放弃?


求仕之路上累了,倦了,他便研究佛理,以禅入诗,与僧人结交,所以,他一生写了很多涉及佛学僧人的诗,占其作品总数的七分之一。即便如此,杜荀鹤最终也没有出家为僧,他在《赠僧》一诗中写到“只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得了总输僧”,或许可以解释。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开头二句勾勒质上人超凡脱俗的形象。枿,谓之树桩,枿坐,则形容像树桩一样稳坐,指坐禅。云游,是说像行云一样来去自由,无牵无挂。无论是“枿坐”,还是“云游”,质上人的行动已超尘脱俗,更何况他还“兼无瓶钵可随身”。


僧人化缘总要用瓶钵吧,否则连吃喝都保证不了,还怎么做到“云游”呢?但质上人不需要,真是飘然物外,来去无牵挂。


前二句刻画僧人的外在形象,最后二句则深入到他的内心。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不说人间事,并不是刻意回避世俗,而是说他心里根本就没有那些是是非非,功名利禄,因为他早已游离于尘世之外。“便是人间无事人”,这个无事人,正是深陷烦恼、痛苦之中的世人努力想成为的样子,当然也包括杜荀鹤自己。


其实,若真的已经放下,逢人便说人间事又能怎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要不执着、贪恋于此,不被它束缚,依旧可以“出世尘”。


因此,与其说质上人心无俗事,不如说是杜荀鹤在努力逃避,他终究看不破这世间浮华,放不下对名利的追求,当然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无事之人”。


到今天,这两句诗已衍生出新的含义:做人,管好自己的嘴,不要总讲人闲话,须知祸从口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相交不必尽言语,恐落人间惹是非”,“广知世事休开口,纵是人前只点头。假若连头也不点,也无烦恼也无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