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基础
因此,如果说区块链是前人经验的总结,那么比特币就是量变到质变的产物。
/ 不是新技术的区块链,牛逼在哪里? /
“黑天鹅”的发现:去中心化解决方案
在澳大利亚,人们发现黑天鹅之前,都坚信天鹅是白的,直到发现黑天鹅才改变这个观念。而区块链就是用技术的方式发现了“黑天鹅”,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在中心化系统中,一旦中心化的节点失败则系统不可用,而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一个节点坏了,还有更多的中心可以选择。
这种模式带来的是容错性、抗攻击和防勾结
,在银行、金融领域尤为关键。
通过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信任(去人的信任)的形式,将信任人变为信任数据,从而打造去人的更可靠的信任。
打造新的生产关系
互联网提升了生产力,区块链则打造了新的生产关系。在生产资料-分工-人与组织的关系-生产成果的归属等环节中,区块链都可以发挥作用。
生产资料(数据)由谁掌控的? —— 中心化的存储(用户隐私问题)Vs 分布式存储+密码学(私钥由用户自己掌控)
生产过程分工 —— 人为分工,能不配位 Vs 任何人都可参与,算立即权力,抵押即权力
人与组织的关系—— 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 Vs 松散的,对等的关系
生产成果的归属:中介机构是一层层中介,或者很多中介,中间不可避免地面临盘剥,而区块链是分布式的发散,消费者直面生产者,获得生产成果归属
保护用户隐私
用户隐私,一直是中心化系统的痛点。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而当卖数据成为新的盈利方式,监守自盗或是黑客攻击的情况愈发泛滥,个人数据变得岌岌可危,由此集中存储也容易被“一锅端”。
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区块链通过密码学的原理,保护个人资产和数据,过程中不涉及第三方机构,也就是说,掌握个人信息数据的私钥只有自己拥有。
此外,区块链还可以组建新的组织关系,打造去中介的收益模式(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
算力即权力。
/区块链是救世主? /
区块链不是救世主
,
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合理看待区块链的应用。
区块链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1)物理世界中的信任问题
2)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不需要区块链解决的问题:
1) 中心化的机构本身已经做的很好的问题
2) 中心化能够非常高效而廉价解决的问题
/ 比特币的发展 /
最贵的pizza
2010年的4月,弗罗里达州一位软件设计师拉斯诺,他在了解整个比特币的运行机制后发现,里面的关键运算使用的是CPU部件,但当他使用CUP进行比特币的挖矿时,电脑上其他程序也在使用CPU,所以效率不高,他就创造性地想到了使用GPU来挖矿。
改进之前每天最多挖出一个区块50个比特币,改用GPU后,5月17日一天,他就挖了28个区块的比特币,也就是1400个比特币。拥有了7万个比特币的他,悬赏1万个比特币让人送比萨饼。2010年5月22日,交易成功。
最贵的pizza意味着比特币真实的跟物理世界的物品发生交换,真正成为数字货币踏出第一步。
比特币扩容之争
比特币交易越多,交易变慢,手续费增高,面临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特币分叉
从原始记账方法到改变记账方式,再到去中心化系统,过程中意见并不总能达成一致,当意见不合时,就会出现
意见分叉
比特币闪电网络:
无需信任对方以及第三方即可实现实时的、海量的交易网络。
交易过程可以理解为:开通一个支付通道,双方各质押一定量的比特币,在通道中的任意交易都不上链,最后结算时上链
/ 区块链2.0:世界的计算机 /
智能合约
1990年代由尼克萨博提出的理念,意指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 为什么智能合约需要区块链?
智能合约能够帮助现在的App到以太坊的Dapp,Dapp中间很多的节点,去做去中心化的应用,因为在区块链上不能篡改,所以只能自己拥有私钥,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安全。
区块链+不同行业,多场景应用
场景1:区块链商业积分
• 各个企业都可以把自己积分以一定比例变成通兑积分
• 企业之间无需信任即可实现积分互换
场景2:游戏体系的通证化
NeoWorld是一个多人在线的虚拟世界,外观上类似虚拟人生,同时有强大的经济体系。通过区块链token体系塑造其经济系统。
比原链介绍
• 连通原子世界与比特世界,促进资产在两个世界间的交互和流转。
• 支持原子资产和比特资产的登记,交换,对赌和其他复杂性操作。
• 多样性资产和可编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