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如何寻找到新时代的知识源头?
Q1: 如何寻找到新时代的知识源头?
答:在开智学堂,大家都听过「五大元学科」。它的求解过程是这样的:以某个年代为例,对新学科诞生历史进行排序,把里面偏一级的学科找到,以二八定律进行分类,找到里面的学科;然后通过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引用率排序,同时将相似的学科进行同类项合并,再利用 7±2 信息加工能力法则,得出大致的范围。还要考虑到每个时代还有自己的主线,如20世纪是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的军事相关学科,21世纪是以建设虚拟世界为时代母题的计算机科学与网络科学。而22世纪极有可能是宇宙学,那时人类已经步入太空时代。但是人类的知识体系太复杂,还有永恒的诗学与数学,两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详细论述请参考我的文章:《人性与暴力——论智力侵略》。
如是,求解出一个时代最重要的知识源头。当然,上述这一切只是我的自我辩解。上述所有推论都可以扔掉,五大元学科其实无关逻辑,只是我的个人偏爱而已。有深度的偏见大于平庸。它更多是一个美学近似值。更多论述大家可以参考我未来的新书。
Q2. 如何跨界寻找知识源头?
Q2:在 Zotero 领域,阳老师是国内的领路人。六篇教程,面面俱到,依然是经典。我注意到阳老师 Markdown 和 GitHub也是领路人,那阳老师身在国内,为何总是能接触到这种时间的源头?特别是作为认知专家,却那么地靠近计算机技术的源头?
答:跨界寻找知识源头需要你掌握内隐知识,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也是为什么让大家一定要上 GitHub,同学刚开始使用 GitHub 时想用国内的云笔记去取代。但是你一定要明白世界上有一些知识的黑洞。比如早期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雅典学院、瓦特&达尔文加入的月光社、近代中国的张之洞学圈、 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的维也纳小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他们那批人,那个时代前后最聪明的那一批人都在里面了,这些都会构成知识黑洞。同样的,今天 21 世纪计算机科学,也是一个知识黑洞,最聪明的程序员与最聪明的创造者全在 GitHub 上。你尽早进入这种知识黑洞,天天泡在里面,会不知不觉习得更多内隐知识。你会自然很然地知道很多新东西。
Q3. 建立知识体系有什么关键的因素?
Q3:建立知识体系有什么关键的因素?
答:建立知识体系无非有四个要素:
以认知语言学为例,它诞生于对人类归类现象和颜色的研究,它的一级术语体系是隐喻,二级术语体系是相似性和象似性原则的冲突,接着维特根斯坦提出「原型范畴论」、「家族相似论」。最后要去想一下,除了维特根斯坦的理论之外,还有谁在研究分类。最典型的是社会心理学在研究这个分类,叫「社会认同论」和「自我归类论」。
自己生成知识体系的过程,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知识梳理过程,相当于是创造了知识实践的机会。如何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家可以选择3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自己工作相关的,第二个领域是自己兴趣相关的。第三个是自己完全陌生的。尝试用写一本书的方式梳理这三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利用树形结构生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你尝试坚持两三年之后吧,整个世界观开始颠覆,品位也会大为提升。十年后在你所呆的领域,几乎很少有人能跟你在智力上跟你竞争。
Q4:如何习得高阶模型?
Q4:阳老师提到的 100 个高阶模型有参考清单吗?如果有,如何习得?
答:我的确有一个这样的参考清单。今年我会有一本新书,专门介绍过去十八年深深影响过我的人类认知高阶模型,这本新书附录之一就是这个清单。但是我需要提醒各位同学,并不需要一上来就学习这么多高阶模型。芒格用了六十年的时间,才总结出 100 个高阶模型。如果你想两个月就习得这么多模型,那么这一百个高阶模型中 80% 极有可能就成为了你的「司机知识」,你只是知道而已,无法形成时间的复利效应。所以说这种清单一点都不重要。比如今天有人给你总结 100 个高阶模型,明天芒格给你讲,后天卡尼曼又给你总结这些模型,你会发现永远疲于奔命。
而且,芒格的知识体系是在 1950 年到 2000 年之间形成的,那时认知科学不够发达。拿人类误判心理学举例,现在是斯坦诺维奇的三大类认知偏差:一是斯波克问题,二是认知吝啬鬼,三是心智程序。重要的不是背清单,而是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误区是,人一生中没有太多实践高阶模型的机会。高阶模型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给高阶模型创造足够多的实践机会。例如,所有人都知道,时间的复利很重要,但是大家并没有给自己创造大量练习的机会。那么如何去创造这个实践的机会呢?大家可以参考芒格的做法。芒格他每天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和最聪明的人交谈。在和各个行业最聪明的人交流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的时候,芒格就把相关的高阶模型反复地实践了。以芒格的能力,他完全可以实践更多模型,但是他做了一些限制。因为所有的知识,只有通过刻意练习来内化,才会真正转变为自己的本能。很多高阶模型,大部分人一生只有1-2次的练习机会,比如结婚如何选择伴侣,这个根本不够。因此,懂得做些限制很重要。给高阶模型创造足够多的实践机会才可以。
拿我自己举例,我那本新书中提及的 100 个高阶模型是我过去从大学 18 岁到现在 36 岁,用了 18 年的时间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我推崇的自我决定论,执行意图等,这些都是我过去 18 年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慢慢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它并不来自别人的推荐。我在每个模型上都练习了足够多的次数,并且有相应作品问世。这是需要格外提醒各位同学的。
Q5. 如何学习诗学?
Q5:请问阳老师,诗学是五大元学科之一,那么有什么经典的教材或者知识要点?
答:现在人类的知识体系太复杂了,不得不借助越来越多的科学术语来说明事实,但实际上现在使用的很多术语,十年后将可能不复存在。但十年后我们依然还会背诵「床前明月光」。因此艾柯感叹,作家比学者留名后世概率更大。诗歌的可供性和保真度极强,它是非常特殊的人类知识体系,能用简洁的形式,表达无穷无尽的复杂和不确定性。 因为管理就是处理不确定性与复杂度,所以历史上的超级领袖身上都有那么一点点诗人的气质,比如说思想领袖马奇就写过很多的诗歌。
那么怎样来理解诗歌呢?你可以从宇文所安的书籍入手。我推崇宇文所安。宇文所安是开智作家部落学习的第一个作家。今天的中国人特别不自信,总觉得西方文学更好,但其实中国文学极其辉煌,只是这些辉煌由于历史原因不为人所知。
宇文所安这位因为唐诗而出生的美国人,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开智作家部落第一个月学习的三本书是宇文所安的三本书《追忆》《迷楼》和《盛唐诗》。我非常喜欢这三本经典。很多同学读完后也非常震撼,后悔读晚了。
Q6. 网络科学为何重要
Q6:阳老师能否简单介绍下网络科学以及如此重要的原因?与大数据分析有何区别?网络科学的最终使命是什么?发现事物或社会组织发展趋势并引导其发展?如何做到?谢谢
答:网络科学为什么重要?因为它大大地扩展了人的认知边界。人类思维习惯是线性因果思维,但是网络科学让你意识到多层、尺度、分型,自组织等观念,比如幂率增长,现在有一些互联网的民科把网络科学搞得特别庸俗,大家不用受这种庸俗化的影响,抓住事情的本质就可以了。学习网络科学,可以从我的两篇文章入手:
网络科学入门最好的两本书是:纽曼的《网络科学引论》与 美国院士 Kleinberg 的 《网络、群体与市场》。我组织翻译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实践》是一本不错的技术入门著作。
Q7. 如何系统学习认知-神经-心理科学与心灵哲学?
Q7:如何系统学习认知-神经-心理科学与心灵哲学,从哪一本书开始学习路径参考?
答:这个话题比较大。这三个豆列提到的书合适入门:
这些书都是认知-神经-心理科学经典经典之作,读这些书足够了。专业类读物则比较复杂,可以参考我的一些开过的书单。不再累述。再说说心灵哲学。心灵哲学有两位大拿,一位叫丹尼特,他写过的《心灵种种》、《达尔文的危险》、《意识的解析》,还有《直觉泵》,这4本书都非常经典,目前只有两本翻译成中文了。除了丹尼特之外,心灵哲学还可以读的是约翰·塞尔(John Searle),他的《心灵哲学导论》与《大脑心灵意识》 不错。如果没有哲学训练,心灵哲学著作阅读难度颇大,建议认知-神经-心理科学入门后, 30 岁之后再读更好。
Q8. 传统学科今后的发展
Q8:在五大元学科之外其他学科,阳老师怎么看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比如化学和生物实验学科。
答:正好我最近在做一件好玩的事,整理人类的 21 世纪的知识谱系图, 最重要的学者有哪些?有 3500 位高引学者,他们占据了今天 80% 左右的知识源头。其中跟五大元学科相关的大概是三百位到六百位学者。在这 3500 位学者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在人文、社科、经济学,还有很多学科全面落后。
反过来中国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非常领先,所以说有的同学们不要觉得你做的事情,跟时代主题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类似于化学和生物学这些学科,中国学术研究是很领先的。在 3500 个高引用学者中,跟认知-神经-心理科学相关的中国学者只有一个人,非常遗憾就是只有一个人。但是在数学、化学、生物学领域,中国学者有数百位,所以我要提醒大家不用感觉到太妄自菲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特长,并不是说是人人一定要去从事计算机行业与认知科学。只能说你恰巧是由于各种原因,你处在这个位置,你的确对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这些东西感兴趣,那么你投身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产业,没有丝毫问题。
但是你如果处在化学生物等领域,你同样可以做很多结合。比如《知识大融通》作者威尔逊,他是一位生物学大拿,他也是社会生物学的创始人。他把生物学和心理学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之后在社会生物学基础上,又诞生了进化心理学,所以学科都是相通的。有一个有意思的研究结论,这个社会上只有穷人才不会去跨学科,死守专业化分工,从古到今所有的贵族和所有的上层先天都是跨学科的,这是郝景芳老师在开智社群的一篇演讲稿《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和逻辑》中提到的,她的原话是:
你如果观察会发现,越是在社会大分工的阶段,最上层的一小撮精英越不分工,他们根据需要,一会儿做金融家、一会儿做船长、一会儿做农场主,他们在全世界范围选择原材料、把人口挪来挪去、商品到处运输,这种资本驱动的链条才是资本主义。
当时我听了非常惊讶,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解读跨界。
Q9. 花多少时间在通识教育上?
Q9:对于有自己工作/研究领域的人(比如医药), 那么日常该花多少时间比例在研究认知通识等内容上比较好,保持怎样的节奏,能够让通知学习与自己的领域产生更好的互通呢?
答:我一直是在调侃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道理,讲学习方法的人很难成为大拿。真正的大拿,一定是领域导向的,他们有一个跟学习方法论没有丝毫关系的领域,像芒格在投资领域,像艾柯在文学领域,他们有各自的主营职业,这个主营职业跟任何学习方法论无关。绝大多数高阶知识点,是领域导向的,是捆绑在具体行业具体领域上的。假如芒格是一个纯粹研究学习方法的人,他永远达不到今天的高度。大家应该在一个领域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甚至有创造一套知识体系的能力,慢慢掌握更多的高阶模型。
建议各位尽可能的是在自己领域中深耕细作,而不是说是天天去研究学习方法论。深耕自己所在领域,借助于跨学科习得的新知识,用其来解决自己要解决的大问题。假如你是一个领域中的新手,分配时间可以按照 721 原则。建议你将 70% 的时间放在跟本职工作相关; 20% 的时间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领域上,比如认知科学或其他通识教育;还有 10% 用于随机搜索。就是那种你学习时完全不知道学来干嘛,纯粹是好奇。
Q10. 如何处理新的知识点?
Q10:常有做好一件事的冲动,过程中又会遇到新的知识点想去学习,是否应该克制自己,允许盲点存在,把最初的事情做好?
答:在学习过程中,延伸出更多的知识点,这个太正常了。因为人类的大脑工作规律就是喜新厌旧,经常会被新事物吸引。但是你要养成一个习惯,把大脑这种喜新厌旧加以约束,约束在四个范围内。
为什么是四?人的工作记忆最舒适的是 4 。当你发现这一年、这一季、这一月你同时在学习四个以上的主题,这显然是不靠谱的。
以职业身份为例,曾经有一个丁健老师的粉丝,列举了丁健老师九个职业身份,其实我更建议把丁健老师的职业总结为四个身份,这样会更好的约束行为。每隔 10 年左右,你可以把自己的四个身份更新一下。比如说我刚毕业的时候,身份是从事战略与人力资源的管理咨询师,心理测量专家,但现在跟这两个职业都没有丝毫关系了。你可以每隔 10 年就更新下你的四个职业主身份。
Q11. 知识如何用到工作中?
Q11:越源头的知识体系越感觉难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答:在刚开始的时候,这是正常的。因为源头的知识体系,理解起来会有难度。它往往不在人们学习舒适区以内。所以你需要借助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从不同侧面来掌握这些源头的知识。
以认知偏差为例。芒格用传记与演讲形式讲认知偏差;卡尼曼的《快思慢想》以科普散文形式谈论认知偏差;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则偏学术论文体裁,他的《机器人叛乱》又偏隐喻。一旦你借助不同体裁,从不同角度主题学习认知偏差,当你有一天,突然顿悟了或者产生心流了,那时往往意味着「认知偏差」开始成为固化为你的既有知识体系。
再举个例子。有无数增进人们心智能力的科学概念,普通人最应掌握的是什么?双盲实验。《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回答道。他甚至认为,你只需要理解其原则,领悟到为什么有必要这么做,就能感受到其优美。如果每个学校都教学生做,那么会提高五方面认知能力。
为什么道金斯说,只要你理解双盲实验的原则,就能改善认知能力呢?因为它可以让你在头脑中进行不同方向的思想实验。人类往往只习惯朝一个方向进行思考。双盲实验却不断提醒你要朝不同方向思考,注重「样本」、「对照组」与「基础概率」,避免「主观偏见」、「随机效应」、「安慰剂效应」等等。一旦养成「双盲实验」的习惯,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头脑中干掉很多「认知偏差」。
一旦明白「双盲实验」改善人们认知能力的本质之后,那么,你可以接着顺着知识体系,引出下一个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思想实验,能够改善你的思维品质?这就是另一位认知科学家丹尼特 2013 年出版的新作《直觉泵》(Intuition Pumps and Other Tools for Thinking)。在这本书中,他总结了 77 个思想工具。
Q12. 怎么在碎片时间高效读书?
Q12: 身处IT业,时间总是没法保证,加班不说,时不时服务器有点问题就要立刻处理,时间已经被高度碎片化。请问阳老是怎么在碎片化的时间中高效读书,很像抽出一大块时间专门用于读书。
答:碎片化学习又是一个皇帝的新装。提这个问题意味着生活方法还有点不对,建议以后生活方式更简单。感觉没有时间,需要简化生活,途径有:
批量化解决问题
拥有自我决定的时间,而不是被老板逼着走。
各位同学当初看过我演示,你读了数十本关于认知偏差的畅销书,依然会难以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有一本畅销书叫《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讲总结了 52 种认知偏差。你会发现,读这类书非常低效。你把这 52 种认知偏差背得滚瓜烂熟,把思维导图做得非常精美,但只要有一个文笔更好的作者写了一本新书,假设这本新书只写了 36 种或者 42 种认知偏差,你又得将所有的知识体系推翻重来。无论最初的 52 种认知偏差,还是之后的 36 种或 42 种,最核心的源头知识来自少数研究者的贡献。你需要回头知识源头,掌握这些深层次的原理,并且创造足够多的练习机会,让它内化成你的本能。
读书这事一点都不重要,不要被我误导了。虽然我的确是一位阅读爱好者,也是一位藏书爱好者。重要的是掌握背后的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和知识体系,以及如何找到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支点,然后撬动它。重要的是思维方法论,当然思维方法论最后离不开读写。
阳志平
2017-01-14
备注:欢迎点击「阅读原文」,预约第三季开智部落,在知识源头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