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博客:www.lishen.me 新浪微博:@培训师李参
51好读  ›  专栏  ›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你以为自己在做计划,其实只是列清单而已——计划与清单系统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 公众号  · 管理学  · 2018-12-20 1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很多人认为做计划就是列 To Do List,而列To Do List 就是拿出一张纸,列清单,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当然这么做并没有错,不过总有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感觉。其实列清单和做计划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如果能将这两个阶段分别对待,我们做计划的准确度还是可以提升很多的。


1.建立收集系统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 清单系统 ,这个系统里包含的不是今天要做的事情,也不是某个特定项目要做的事情,而是这一辈子我们要做的事情,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情。


戴维艾伦在《搞定》书中介绍到收集箱Inbox的作用,他提到: 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情都放到收集箱Inbox,这样可以快速减少我们的压力,而这些也是清单系统建立的基础。


在实践的过程中,有几点注意的地方


1、在收集的过程中不要考虑过多,不管你写下来的是改变世界的想法还是垃圾,都不要考虑,照单全收,都写下来,这才是重点。


2、不要考虑写下来的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做,有没有条件、能力、精力、时间、金钱去做,写写下来。


3、收集其实分为 “思维捕捉 ”和“ 大脑清扫 ”两个阶段,想到什么就立刻写下来这个过程是思维捕捉,你有意识的去写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和需要做的事情,这个就是大脑清扫了。大脑清扫可以使用九宫格来进行,根据九宫格的提示,列出自己的角色,然后根据每个角色列出自己想做的事情。




2.建立清单系统


在建立收集箱的基础上,就可以建立清单系统了。这个过程是清空收集箱的过程,在《意志力》这本书中对清空收集箱Inbox Zero 的翻译最贴切:“零态清爽”,就是把所有事情进行分类,放在他们应该放的清单中。收集箱清空的状态就是零态清爽的状态。


按照戴维艾伦在《搞定》中的介绍, 凡是可以删除不做Delete,立刻做Do,委派给他人做Delegate和暂时搁置的事情Defer,剩下的就是任务清单Task ,这个事情看起来挺简单,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小伙伴遇到了困难,没办法很好的理解建立清单的意义。


其实这个过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举个例子,你去银行电信营业厅,拿号的过程就是进入收集箱的过程,然后分配你到哪个柜台去办业务,就是到了清单系统。 收集箱里要存放随时想到的那些还没有被判定属性的事情,是不能够充当清单的,只有收集箱是空的,你才能清楚的知道哪些事情被处理(判定属性)过,哪些事情没有。


那到底要建立几个清单呢,如果你是新手上路, 建立两个就可以了


第1个清单:未来 ——你可能做也可能不做的事情 将来/也许清单
第2个清单:现在 ——你要做的事情




不做和2分钟之内立刻做的事情不需要建立清单,而对于委派给别人的事情,在清单阶段其实还是自己的事情。(关于Delegate的问题,专门写一篇文章聊聊,去年和很多学员交流了经验,还是蛮有启发的)


如果无法定义什么是未来,什么是现在,那就设定为一年吧,这样清单系统就变成了“年度任务清单”和“将来/也许”清单


所以整个过程就是 收集——判定属性——进入清单 的过程。清单里的内容多了,你可以在年度清单里再细分:工作清单、读书清单、写作清单、购物清单、家务清单、其他清单,等等等等。而“将来/也许”清单慢慢也可以演化出很多清单,例如:旅行清单、事业理想、学习与个人提升等等。


一开始不用着急将清单进行下一步分类,写的多了自然就有了分类。


套用一下鲁迅先生说的话,放在清单的建立上依然有用 :“清单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写的事情多了,自然就成了清单。”



3.在清单系统上做计划


严格意义上讲, 做计划并不是决定要做什么事情,而是规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我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该做什么事情上,而忽略了我们与时间的关系。


《奇特的一生》中提到计划是这样讲的: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各得其所。”


知道应该做什么其实不是计划要做的事情,而是列清单要做的事情。 年度任务清单里列出了一年内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需要每个月的计划来进行落实,这个月启动哪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步骤是哪些,分配到一个月的哪些时间段。


再拿我们每天做的日计划举例, 如果只是在任务层面规定今天要做哪些事情,列一个To Do List,很多事情就是我们美好的愿望而已,如果你不把他们安排到某个时间段去完成,八成是很难完成的。 几个电话,几个交谈,或者是微信上的几条消息,就足矣将时间冲的七零八碎,等你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发现时间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只谈任务不谈时间的计划,都是没有用的计划。


在《成为作家》系列丛书里,有一个作者分享了成为作者的经验, 他说如果一个人想成为作家,至少要每天写作5分钟。 然后他继续补充,一定会有人质疑,这么简单肯定每个人都成为作家了。但实际上不是的,不要小瞧这每天五分钟, 很多人是做不到的,而做不到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对这5分钟进行安排。


每天早晨起床,按部就班做事情,想着只有5分钟,什么时候做都可以。然后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各种事情,时间飞快的就过去了。这5分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到了晚上躺在床上,精疲力尽,即使想起来,也没力气去完成了。


从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同样是制定一个计划


  • 写作5分钟

  • 早晨起床后写作5分钟再刷牙

  • 中午吃完饭到上班前,抽出5分钟写作,12:40闹钟提醒


能够完成的概率一定是不一样的。


今天要写作,只是在列清单,而不是在做计划, 只有将清单中的事情,赋予时间的要求,才是真正的计划。


我们简单的把做计划变成列清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清单系统还没建立起来, 我们自己也不清楚我们想做什么事情,需要做什么事情。所以在做计划的时候就使劲想,能想到多少就是多少。 清单列完了,就觉得计划已经做完了,其实计划还没开始呢。


对于时间层面,年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每日计划所关注时间的程度一定是不同的,你在年度计划上可以粗糙一点,列清单及定目标, 年度层面更多的是关注目标和期望达到的结果 ,并没有上升到怎么做,什么时间做这个层面, 而从每个月的计划开始,就需要更多的关注清单上的任务怎么做,什么时间做了。


所以,趁着年度计划还没开始,先把清单系统建立起来吧。


(The End)


正能量挑战赛第7季新成员招募中,点击下面链接了解详情


【活动】正能量挑战赛第7季开放报名12月27日22:00截止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wwwlishenme ): 专注于个人发展与个人成长

关于本微信您可以通过菜单了解“目录”、以及我的个人介绍与网络课程。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Evernote伴你成长》京东、亚马逊、当当等网络书店有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