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太极
【互联网+功夫第一媒体平台】
老话说
“未曾学艺先学礼”。中国功夫历来讲究点到为止,而不是一味的穷追猛打
。如果
搞的下次见面连一句话都没的说,更有甚者一次比武便结下一生的梁子,
那就
从此冤冤相报再无宁日
了
!
中国武者的切磋,可以让外人看来好似未分胜负,而比试双方却早已心知肚明。而比这更高一层的境界,便是在未动手之时便已知晓对手的虚实,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天,实战派武术家赵冀龙老师
,
就来和我们分享一下真正的高手
,
是怎样从一见面便开始判定对方实力的。
视频
中引用了黄飞鸿系列影片中一场劝架的戏,来表现“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
“
的主题。这场戏从拉开架势到黄飞鸿一招制胜仅短短几秒钟,可谓一个回合便见分晓。同时,影片也表现出胜负双方,在比武结束后所应有的风度和礼貌。
根据赵冀龙老师的介绍,如果在不保存实力的情况下,高手之间的过招很可能在三招之内便胜负已定。可谓电光石火之间高下立见。
赵冀龙老师继续继续根据影片向大家介绍,怎样在未动手之前便判定对方的实力。通常中国武术家中的高手,尤其是习练内家拳到一定境界的拳师,都会具有较强的气场,这种气场不仅可以从其行动中体现出来,甚至可以通过他凝重的眼神和沉稳的话语中流露出来
。
赵冀龙老师继续介绍说,高手间试探虚实的方法其实有很多,这就要求双方都有较强的细节观察能力。比如可以除了可以通过眼神和气色等,还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脚步,在见面寒暄时通过握手和托肘等动作暗中比较内劲,落座后通过端茶、敬茶等细微动作同样可以试探对方,这样即便再动手双方也已经心中有数了。其实通过动手前的这一系列较量,如果真的是实力悬殊的话,其实已经没有再比试的意义了。
当然,还是开篇笔者提到的,作为一个合格和
明智
的武者,即使实力强于对方,也没必要做到赶尽杀绝,这样图一时之快很有可能为日后的习武之路瞒下隐患
。
况且寸有所长
,
尺有所短,
即便
对方综合实力不如你,但依然
可能
在某些方面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
如果这样一味的穷追猛打也一定会失去向对方讨教武术技巧的机会,确实是得不偿失。
传统
武学理念
认为不仅
要己方获胜,而且还要保留住对方武者的尊严,这显然比西方的搏击理念高一个层次。
这让笔者不禁想到了一句老话“能战方能止戈,能战方能言和”。给对手留足尊严,不是意味着实力比不过对手,而是对对手尊重的体现。就像
赵冀龙老师
在
《体验真功夫》系列节目中
所表现的一样。
赵冀龙老师能和所有大师都战平手,这样既向观众展现出了被采访武术门派功法的特点,达到了宣传中国功夫的目的,又不会驳人颜面。此外,这不仅说明了赵老师在切磋时火候把握得当,更是说明了赵老师德艺双馨。
最后,希望有更多喜爱中国功夫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
加入
无极太极大家庭,
在练好实战功夫的同时也修好武德,
将国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并推向世界。真正做到我们先人所希望的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缘的人,欢迎加入无极太极!
编辑:韬略
来源:无极太极
温馨提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无极太极官方商城就可以进行课程挑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