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小北什么最能代表北京,是长城,故宫,还是十三陵?以小北这个年龄认为能代表老北京和北京味道的非什刹海莫属,因为这里从元朝繁荣至今。是咱真能看到的“活历史”。
北京味道儿的代表要分两种,第一种味道是文化和历史的味道,第二种是饮食文化的味道。要一次性体验到这两种味道,在北京,什刹海要说第二,没有地方敢说第一。
前海南向北
中间还有个湖心岛
据传清末,湖心岛是社会名流聚会的地方。宫里的太监会偷偷把没吃完的御膳,偷偷打包带出宫,卖到这里。
在这里供有钱人二次“享受”。
在后海坐着
“黄包车”
,来一圈深度游,听导游的详细讲解,体会到了这才真正的老北京。
在北京。那胡同的生活真真切切的是惬意无比,光早上遛弯沿着河边,走上这么一圈,就能看到。
下棋的,打拳的,踢毽子的,钓鱼的。还有跳广场舞的阿姨。还有河里的鸭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老北京人对人热情,聊天也是滔滔不绝,
从奇闻秘事到家长里短,只要觉得跟你对路子,聊什么都行
。
老北京人的热情也体现在,大方,不防人,北京人真心把北京当做自己的家,来的客人都是客人,北京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待客之道。
要说对黄包车有印象也是从--上海滩开始。但北京也有这种行当。现如今"祥子们"和黄包车成为老北京历史的印记之一。
坐着黄包车来个胡同游成为体验老北京的特色游。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可没有当初那种人拉着两轮车满处跑的景像了,现在都改三轮车了,“蹬三轮”的。
能把这什刹海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的跟您聊上这么一圈,不过有一点您可能不知道。
这些“板儿爷”,和以往不一样了,多数都不是本地人,真正蹬车的老北京人那是少之又少。
去年“老炮儿”里面六爷说了,一趟一吨,我TM也不拉,这也许跟北京人好面子,拉不下脸来“伺候人”有一定关系吧。
不过还有八位老北京“板儿”爷从事这项工作。人称后海“八爷”。
说到"京味",当然少不了这老北京吃食(发音同“士”轻声)的味道。
而在什刹海周边的重量级美味还真不少!百年老号也比比皆是。
这烤肉季烤肉季饭庄原名“潞泉居”,因店主姓季,俗称“烤肉季”,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老北京以烤肉为主打的最有名的大店有即“烤肉宛”。老北京话,北有烤肉季,南有烤肉宛。一南一北。
现如今烤肉季还保存着当年的味道。据传姓季这位店家早年就在后海一带,弄个铁篦子专门经营烤肉,由于味道出众且香飘“十里”。
经常有社会上流人士和文人雅士常来惠顾。这样做着做着就出了名。也从游商变成了坐商,扎根于后海银锭桥的北侧。
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个百年老号。这炙子烤肉分为两种吃法。一文一武。
这武吃还颇有看点。炙子下面燃旺着松塔松柴,气味芳香。吃烤肉时,皆围炉而立,一脚踏在长板凳上,一脚踩地。
一手托佐料碗,碗内是酱油、醋、姜末、料酒、卤虾油、葱丝、香菜叶混成的调料。
一手拿长竿竹筷,将切成薄片的羊肉,蘸饱调料,放于炙子上翻炒。这种氛围在一般饭馆甚是少见。
烤肉季除了烤肉,还有一道菜也出名。
叫“它似蜜”。这道菜也是烤肉季的招牌菜。入口鲜香软滑。回味甘甜。
真是完美的诠释了了这道的菜的菜名
。
老北京有名的餐馆有八大居,八大楼之说。这同和居创建于1822年,以同怀和悦之意而命名店名。
初建之时,原为一小店,以经营家常菜为主,主要做的是老百姓的生意。
民国初年,掌柜牟文卿请御膳房的袁祥福帮厨,袁祥福凭
三不沾
(不粘盘、不粘匙、不粘牙)等宫廷名菜让同和居声名鹊起。
1939年广和居停业,大部分厨师来到同和居,使同和居生意火红,名气越来越大。
并最终成为旧京城著名“八大居”饭馆之首。
这就三不沾,同和居的招牌菜之一!当然,做为百年老字号,同和居还有很多拿手菜。
其烹制的清蒸鳗鱼,黄焖或清蒸元鱼,三吃蛇(皮炸之,骨汤之,肉炒五彩蛇丝),用油爆、宫爆、铁板烧等技法烹制的牛蛙、秀龙鳝,糖醋脆皮鱼等都值得品尝。
老北京炸酱面的名气很大,也算是京味儿的代表。
老北京炸酱面最诱人的就炸酱所特有的酱香味儿,您可别小瞧了这一碗面,我敢说在面条的制作工艺里面没有比老北京的炸酱面更复杂的了。
别的不说,光说菜码,切条,切丝的,切段的,各式各样,
据传清朝的炸酱面光菜码就有108种
,您想想那景象。
就说现在真正老北京吃炸酱面,稍微讲究点的。
时令蔬菜也不不会低于十几种
。
这炸酱面只要是老北京的饭馆都有,但是要想把一碗带有京味儿的面条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推荐一家还不错的饭馆。平安里北京四中北面的马路对面就是著名的京味楼,专营京味菜和老北京的小吃,味道不错,环境也还行。
而且这家的特色菜和拿手菜都贴在墙上,包括烧制这道菜的厨师,所以这里就不推荐菜品了,您进了店就全知道了。
如果您从京味楼向北走个3分钟,就是惠丰门钉肉饼点。门丁肉饼是北京的著名小吃。
由于形状像城门上的门钉故此得名。
这家小吃店不仅有门钉肉饼,更有炸灌肠,卤煮,豆汁等极具特色的北京小吃。
推荐指数
★★☆
建议不要轻易尝试
,因为这个味道会让你“终身”难忘。
焦圈,和咸菜丝是豆汁儿的绝配
,这一口连老北京都不一定都能接受,小北我就是一个不喝豆汁儿的“老北京”。
在门丁肉饼附近有许多京味选择:护国寺小吃总店,八条一号等。在什刹海边上还有
南门涮肉,庆云楼,爆肚张
等店。每个店都颇有特点。
一家百年老号,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记载。不用问,这里招牌菜非爆肚莫属。
据说前段时间在申非遗,也不知道申下来没有。不过小北不夸张的说,爆肚张的爆肚是小北吃过
味道最好的爆肚
。没有之一。
庆云楼小北并没进去过,没什么资格评论,原因也很简单,虽说庆云楼早年就在什刹海,但是关门多年,这个庆云楼是近些年才整修重开的。
小北从一些资料中看到过它的介绍,虽说名字带楼字,也盘踞在后海数年。但并不在著名的八大楼之列。
不过
据说这个一家张国荣特别喜欢的餐厅
。
北京最好的涮肉之一,为什么说之一。因为就南门涮肉的“资历”来讲,跟东来顺比。那还差得远。
南门涮肉也属于新派涮肉的代表。坐落于前海西沿。是一个完整的小四合院。这个小院也是90年陈强,陈佩斯父子出演的
电影父子老爷车中的那个院
。
这条街位于北京地铁四号线平安里的东北出口数米。是一条长约600米的东西走向的街。
里面最为著名的就是护国寺小吃,这个小吃店汇聚了几十种最具北京的味道的小吃,
豌豆黄,绿豆糕,艾窝窝,驴打滚等
。爱吃甜食的朋友您一定要来尝尝。
说完了能吃到的北京味儿,小北带您转转能看到的“北京味儿”。
这是一组十分珍贵的什刹海老照片
看看能不能找回点当年的回忆
您可能要说什刹海周边还有很多王府,还有九门小吃,还有很多庙宇。都没介绍。
但是小北只是想表达一种情怀。咱也不能把情怀做成了“旅游指南”您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