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活着》栏目第680次推送
当邮轮驶离港口,信号渐趋微弱,九对LGBT情侣在东海中央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集体婚礼。这艘邮轮,似一个临时的“乌托邦”。在其中,“新人”们获得了来自家人的祝福,让他们短暂地断绝了现实社会的纷扰,即使这一切并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船终将靠岸,公海上的这道彩虹,留着他们的梦。
摄影 | 萧遥
编辑 | 杨深来
文字 | 萧遥 阿山
△ 2017年6月14日,A哥和他的“未婚妻”在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登上了一艘开往日本的邮轮。A哥是一名生活在广州的跨性别者,通过完成部分性别重置手术,A哥就从“她”变成了“他”。在这艘由公益机构包下的邮轮上,共有800多名LGBT者和他们的父母、朋友。而包括A哥在内的九对“新人”将在公海上,举行一场中式集体婚礼。
△ 邮轮通过黄浦江,驶出吴淞口,入海,手机信号从4G到E网,再逐渐消失。整整一天一夜之后,同性恋者们来到了东海中央,暂时断开了与身后世界的联系。对于身在其中的LGBT人群而言,这艘邮轮,和这段为期五天的旅程,是一个“乌托邦”。
△ 尽管中国社会目前对于LGBT群体的认可度有所上升,但是大部分同性恋者依然不得不面对来自外部的偏见和父母、亲友的不理解。在邮轮上举行的一场恳谈会上,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母亲回忆起自己与女儿多年来经历的辛酸,到女儿最终出柜的历程,不禁失声痛哭。
△ 在A哥房间里,两件中式婚服被整齐地铺在床上。他的母亲坐在床头,看着正在敷面膜的“儿子”。A哥的父母从他接受性别重置手术时,就已经接受了他跨性别者的身份,二人也一起出席了这次的婚礼。邮轮上,A哥的母亲也时常会与其他父母交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孩子的性取向。
△ 但是,A哥“未婚妻”的家人还未能接受女儿与A哥之间的关系,他们并没有登船出席婚礼。
△ 尽管A哥的身份是“新郎”,不过他的妈妈依旧为他按照女孩的仪表化妆,打上粉底,涂抹口红。
△ 小超住在A哥隔壁船舱,他也是一名由女到男的跨性别者。他的母亲略显勉强地答应前来参加婚礼,在仪式前始终闷闷不乐。小超只得想办法活跃着船舱内的气氛。
△ 身穿刺绣着凤凰的中式婚服,小超的“未婚妻”坐在床角,由于没有家人出席,她只要邀请了一位好友前来。“夫妻”二人来自潮汕地区,那里是广东保传统传宗接代意识最严重的地区,他们的“婚姻”在当地人看来不啻为离经叛道之举。
△ 婚礼仪式前,“新人”们在过道上等候入场,A哥细心地为“未婚妻” 捻起脱落的睫毛。两人原本并没有明确的“结婚”计划,但看到这次海上集体婚礼的机会,他们决定报名参加。
△ 海天之际只剩漆黑的夜色,茫茫波涛上,这艘邮轮是最亮的光源。九对参加婚礼的“新人”——六对男同性恋者、一对女同性恋者和两对跨性别者,牵着结了红绸站成一列。
△ “新人”们穿着各色中式婚服,使用中华传统的拜堂仪式(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成婚”。尽管,他们之间的“婚姻”并不被传统所接受。
△ 现场婚礼主持人提问“这是一场没有法律保障的婚礼,它只是一个仪式,对你们意味着什么?”““正因为如此,这场婚礼父母的祝福才显得更加重要,”A哥父亲的回答获得了几乎所有人的喝彩,“同性恋不是怪物,关键时刻一定要做支持孩子们的坚定靠山,来自父母的祝福就成了这段婚姻最有庄严的见证。”
△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好和掌声中,A哥接过父母准备好的婚戒,戴到“妻子”手中。
△ 在另一边,小超的母亲也来到台前送上她对孩子的祝福,三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现场弥漫着由衷的幸福,感染者每一位在场者。
△ 仪式后的舞会上,邮轮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人们挥动着彩虹色的丝巾,三对同性恋情侣求婚。而接下来伴随着的,是梁静茹那首《勇气》的合唱。
△ 当手机信号逐渐增强,崇明岛的灯光在遥远的天际若影若现,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这艘邮轮终会靠岸。回到现实中的LBGT群体,无论出柜还是隐匿,被认同还是遭歧视,海上转瞬即逝的那道彩虹,是留给他们的美好。
开往乌托邦的婚礼
2017年6月14日,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的候船大厅,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同性恋者和他们的父母聚集在一起,等候登船。好多人都在网上认识,在侯船大厅里才第一次见到面。
“唉,你是……”,“对啊!我就是xxx,哈哈哈……”认人、拥抱、再拉来别的朋友介绍……一阵阵充满惊喜的寒暄声此起彼伏。看着他们热情、兴奋的劲,很难想象这800多名同性恋、同性恋者的父母们,平时大多都隐居在茫茫人海中,活在“柜子”里,亲朋好友并不知他们的身份,只有微信群和同性恋者亲友会像纽带一样把全国各地天南海北的他们联系在一起。
而这一次,他们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创举:包一艘两万多吨的邮轮开到公海,举行有史以来中国这个群体最大的一次同性恋集体婚礼。
很多人把这次旅程称为开往乌托邦的婚礼。
A哥是一名跨性别者,生活在广州,自从通过变性手术切除乳房,A哥就从“她”变成了“他”。不管是私下还是公众场合,A哥都以男儿身示人。邮轮甲板上晒日光浴,他也是光着膀子,让未婚妻给他抹防晒霜。A哥和未婚妻是九对全国报名,通过网络投票,入选同性恋婚礼的伴侣之一。每对新人都要求至少带一名自己的亲人上船。A哥的爸爸妈妈都来了,但是他的未婚妻家人却无人出席。
船从黄浦江开出,经过崇明岛,向东开出整整一天一夜才来到东海的中央。15号晚上,盛大的婚礼在后甲板上举行。800多人都聚集在这里,人们都乐疯了,笑声、喊声、祝福声、音乐、狂舞……他们要把压抑许久的欢乐在今夜彻底释放出来。九对新人穿着大红的中式婚袍,虽然同性恋在并不被儒家文化接受,但是他们还是选择最传统的中式婚礼: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喝交杯酒……
A哥的爸爸妈妈作为家长代表上台发了言。主持人问他们:“这是一场没有法律保障的婚礼,它只是一个仪式,对你们意味着什么?”爸爸妈妈们的回答获得了满堂彩:正因为如此,这场婚礼父母的祝福才显得更加重要。有法律保障的男女也会离婚,没有法律保障的伴侣也能幸福一辈子,同性恋不是怪物,关键时刻一定要做支持孩子们的坚定靠山。
来自父母的祝福就成了这段婚姻最有庄严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