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国教育机构里有
36万名中国学生
,中国父母们经常问:“把我的孩子送去美国读书有什么价值?”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在白宫被问到,美国是否欢迎中国学生以及中国学生是否可以获得赴美签证。总统的回答很直接:“
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佳的大学体系
……而它之所以伟大的其一原因是我们有大批来自中国的学生。……我们希望保持这样的状态。”
今天英孚大咖说请到来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妈妈,胡亚楠女士,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她对于美国教育的理解。
胡亚楠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口译方向硕士
美国太平洋大学教育学博士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儿童研究发展中心访问学者
问问各位家长,什么样的画才算是一幅好看的画呢?有一天我看到了我三岁儿子的一幅“不好看”的画,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对于一个学龄前儿童来说,除了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之外,真的为什么一定要画图画在框框里,我不仅回想起我们以前所接受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是否从小就要灌输,一定要这样做才正确,一定要遵循所谓的条条框框!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附属幼儿园走廊里的一幅画
这些看似乱涂乱画的作品到底是什么?我一开始以为是孩子们随性的涂鸦,直到我看到了老师们的解释:
生活有时很难,人们的情感很难表达,于是我们让孩子们收听各种不同的音乐,开心的、悲伤的,让他们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说实话我被触动了,原来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画的是什么,而是他们的绘画过程。从听觉和视觉打通的艺术创作,体会到美国幼儿教师的用心。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美国的教育制度:
美国教育侧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让他们早早的知道我要做什么,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美国教育和国内应试教育不同,强调创新和自己观点的表达
,课堂上鼓励有不同的声音,教授们也鼓励学生们保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一味的认同,正如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有过海外留学背景的人,可能对中西方的教育的区别有自己的看法,就我留学和访学这几年的观察和体会,
我个人体会比较大的有三个部分,尊重、创造和自由。
教学环节中,
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注重启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移民带着各自的生活习惯在美国生活,因此
美国教育非常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
。就我个人而言,我体会最大的是在美国阿拉巴马的一个幼儿园,在这里,正常孩子和智力稍微有些欠缺的孩子会在同一个教室学习,这和我们国内完全不一样。我一开始还特别质疑这样的安排,直到有一天我们去参加他们的圣诞音乐会,看到每一个孩子,不论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如何,也不论那些特殊的孩子是否能跟上节拍,你可以看到他们的老师是在全身心地教这些孩子。
老师给他们设计了很多的方法,让孩子能跟上节奏。就是在这样一个program中,
正常孩子会学会帮助其他的小朋友,而特殊的小朋友们有了和正常孩子接触的经验,日后接触社会也会更加适应
,当圣诞节目完成的那一个霎那音乐老师回过头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我看到了她的眼泪在眼眶里闪烁,那一刻是教师最幸福的时刻!
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音乐艺术和课堂实践环节。
小怪兽的抽象展示
他们从幼儿时期就开始
学习点、线、面来诠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
不局限在条条框框
,这让我感受到了美国艺术教育家艾斯纳的观点——
美术首先是对视觉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老师让孩子们
在胡桃夹子的韵律中感受音乐的节拍
自由的班级,自由的课堂。
美国高中和美国大学本科没有班级的概念的根源是来自学分制,在某些课堂上学生们甚至可以坐着或者躺着看书,老师们也不会特别的指出。
还有一个Liberal也是自由的意思。
Liberal Arts指的是通识教育,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一般而言侧重人文社会课程。
近些年来逐渐在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课程之间力求其均衡发展。
➡ 契约精神
➡ 思辨能力
➡ 阅读能力
➡ 全球意识
➡ 强健体魄
在美国的教育中一直贯彻的思想,
学习是你自己的责任,你必须对自己负责
。课程大纲便是教授和学生之间的第一份契约。
课程大纲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要求,教材参考资料,学科政策,包括考勤直交功课等。学术政策包括处理作弊抄袭的政策等学校资源,比如写作辅导心理辅导等和时间表等。大纲一般五到八页,厚的有几十页,教师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发给学生。
美国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一直非常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美国大学一直秉承着苏格拉底的教学思想,
真正的教育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启迪智慧。
美国高校教师在课堂中更像一位主持人或教练,他们大多不会简单粗暴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科学结论,更不会擅自替学生来回答某个学术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而创新思维的提高前提是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
通过经常提出这些问题,学生们可以积极反思他们的思考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
只有一个主动去思考的人,才能掌握未来生活的主动权。
幼儿园和小学的墙壁上
放着Answer Cite and Explain的图
强调学生们从小就有初步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多少次辅导大学生辩论或者学生写演讲稿的时候,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去举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无法进行有逻辑有条理的分析,而这恰恰是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最本质的核心。
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美国大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案例教学
、
交互式教学
和
小组合作
学习三种模式构成,通过学生与教师、学习伙伴和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中注重学生平时的反思
,不同于国内大学课程的考核,学生们需要经常完成反思日记的撰写,教授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困惑进行及时的反馈。
在课上教授会每节课安排十分钟进行答疑,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个性观点的表达,
注重思维导图的运用,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令人印象深刻。
在课外,美国大学生
热衷参加各类辩论社团
,进行ap制的辩论比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从小学开始,每位学生都有厚厚的Reading Log,老家长需要签名督促学生完成课外阅读。
美国教育非常重视阅读,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学校会有各种政策,确保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不会因为昂贵的书费而落下。
大学每周的阅读任务量都是以章节为单位的,教授们会默认来上课的学生都是完成了阅读任务的学生直接进行引申或考核,像老师们一节课布置60到80多页的阅读任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想要留学美国的孩子们,阅读关一定要过!
美国移民的多“源”性决定了其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会带有鲜活的多元性。
每逢美国的重要节日,各大幼儿园中小学都会展开主题教学活动,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些学校年底还为精心准备一场跨国文化展示活动。
在美国的大学中很注重多元文化
,我们的授课老师,有非洲裔和亚裔的老师,学生们也来自全球各地以及来自社会各阶层,这让我们对美国大学专业的生源的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美国人热衷于各种体育赛事,就我访学的阿拉巴马州见面不是hello而是Roll Tide,这一切都和美国的橄榄球文化相关。
你可以看到每次比赛前,大家真的是拖家带口来举办Tailgate party。
Tailgate Party
任何用敞开后盖的车厢充当摆放台的派对
每年阿拉巴马大学橄榄球季举办的花车巡游
百万美金的行进乐队
大赛前花车巡游、赛艇俱乐部和马术俱乐部展示
左边这个橄榄球帽子的车子是不是很可爱,右边是我和阿拉巴马大学吉祥物的合影,真是段难忘的经历。
在美国如果你不爱运动,真的是很难融入当地人的圈子,体育运动在大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像我之前说的,
如果要选三个词来归纳我将来培养孩子的标准,那我会选择会思考,爱阅读,爱体育。一个强劲的体魄对于孩子们来说才是学习的坚强后盾!
美国教育注重培养有责任感,有思辨能力,阅读能力,能放眼世界,并拥有强健体魄的未来人才。
对美国教育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扫码了解关于美国教育更多内容,EF留学专家和您一对一定制您孩子的专属留学升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