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
月
14
日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詹丽华
吴朝香
原标题:我走过最长的路,是导游的套路
记者在东北体验跟团雪乡游,导游一路都在推销
1480
元每人的套票
我走过最长的路,是导游的套路
导游:到东北旅游就是遭罪,一生只来一次,所以你得花钱买开心
题图:导游在大巴车上推销了一天,记者晚上终于到了雪乡。
记者订的一般普炕。
浙江在线
1
月
12
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詹丽华
吴朝香)从下飞机开始,听说我们打算去雪乡的人几乎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你们自己去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往往会再补一句:还是跟个团吧,靠谱点儿的,没看网上(赵家大院)那事儿嘛?那就是散客!
因为位置偏远、公共交通不便,去雪乡的游客有相当部分会选择在哈尔滨跟团,图个省心。
但跟团真的比自由行靠谱吗?我们决定试一试。
记者一犹豫,旅行社团费立马打对折
要参团太容易了,根本不用找。我们在哈尔滨当晚住宿的酒店电梯口就有,摆张小桌,竖块经典东北旅游的广告,配一名销售,这样的形式在行内被称为
“
包桌儿
”
,地方小,生意却不差。时近晚上
7
点,还有四五名游客正围着销售,有的询价,有的正交钱。
“
超值梦幻雪乡游
”
就在经典线路中,销售给我们的报价是
168
元
/
人,两天一晚,包括往返大巴车、四餐饭、一晚住宿和雪乡景区门票。
这也是哈尔滨
——
雪乡游的基本配置。
按官方售价:
哈尔滨到雪乡直达班车单程票价
120
元
/
张,雪乡景区门票
90
元
/
张。加上吃住,如此低廉的价格很难让人放心。记者决定再看看。
“
你们去看吧,行程都一样。我还可以给你们住宿升级,升炕标。
”
所谓炕标,就是室内配独立卫生间的双人标准炕房,在携程上一晚的售价约
500~800
元。
中央大街附近是旅行社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一段四五十米的路上就分布着三四家旅行社,门面都不大,晚上八九点还灯火通明。挑了家门面最大的,同样的雪乡二日游行程,这里报价
398
元
/
人。从价格上看似乎比前一家合理。我们略一犹豫,销售就立马减了价。短短十分钟,报价从
398
元降到
200
元,而住宿则从普炕(普通多人间)提高到了标炕。
为了说服我们,销售又拿出旅游合同和合同补充协议。
合同中明确约定:
行程中的自费项目均为游客自愿参加,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不得强迫。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很规范。签了合同,付完钱,我们问她,这一天做了几单?
“
两单,包括你们。
”
她晃了晃手里另一张合同,那张合同上写的费用是
248
元。
最坚持的游客最后补了
400
元
第二天早上
5
点半,呵气成冰的哈尔滨街头还是一片漆黑,记者按照约定时间赶到集合地点的时候,大巴里已经坐了半车厢的游客,睡眼惺忪的脸上带着即将出发的兴奋,车厢里满是嗡嗡的低声谈笑。
5
点
49
分,大巴出发,原定
48
人的团,最终
43
人成行,
5
人临时退出。有游客在电话中说,出发时间太早起不来所以不来了。
“
你别跟我说,跟旅行社说去。
”
导游直接挂断电话。
事实上,旅游合同中有约定:
“
因个人原因取消行程,费用全损。
”
但显然,这件事让导游很生气。
车上了哈牡高速以后,天色渐亮,补眠的游客纷纷被叫醒。导游开始当天第一次讲解,一开口就提起了雪乡的天价炕:
“
我们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银山是什么?雪,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独特景观。那么金山是什么?你们花钱过来旅游堆积成的山叫做金山,金山被你们堆起来了,你说这个地方贵还是不贵?
”
这句话似乎无意中给整个旅程定了基调。
上午
10
点多,车行到中途休息站,此时导游已经花了将近两个小时说服游客购买自费项目套票:
大套票
1480
元
/
人,小套票
1380
元
/
人。
按导游的说法,到东北旅游就是遭罪,这是
“
一生只来一次的地方
”
,所以你得花钱买开心:
“
那些带着对象来的,老问对象玩不玩,我要是她,一脚把你蹬死,如果你要这么抠,赶紧分手。现在,你就面带笑容,我去你身边,把钱交给我,帮你订票。
”
但此时车上已经没有几个人真能
“
面带笑容
”
了。
记者比对了一下,套票中包含的
9
个项目,在我们签订的合同补充协议里全部为自费、自愿参加项目。
“
我不参加
……”
记者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
不行!
”
“
我签了合同。
”
导游看了我一眼,放缓了语气:
“
你等着,一会儿跟你说。
”
休息站原本预计停留
20
分钟,但事实上因为导游正一个个说服不愿参加自费项目的游客
“
自愿
”
掏钱,导游再过来的时候,已是
40
分钟后,车上还剩包括记者在内的六七个
“
顽固分子
”
。
软磨硬泡了一个多小时,见我们态度坚决,导游终于松口不再推销套票,但不玩还是不行。签了合同?她说,
“
别跟我扯这个。
”
最终:刚刚动完手术没多久的老人被迫要去乘坐刺激的雪地摩托;从欧洲来中国旅游的姑娘,一句中文不懂却被推销了东北二人转门票;对我们算客气,买了两个项目后被放过,
但要求
“
如果跟其他游客说这事儿,所有差价你们给我补齐
”
。
总算游客全部上车,以为可以走了?不,有个小伙子再次被叫下了车,因为他什么项目都不愿意参加,而导游一个也不想放弃。在游客再三催促之后,时近中午
12
点,大巴终于再次上路。
“
真想抽他,一个大老爷们儿这么磨磨唧唧。
”
导游一上车就先抱怨那小伙儿,说耽误大家时间得怪他。
事后,记者问小伙子为什么不想参加自费项目?
“
我从广州来的,光看到雪就满足了,就想看看雪、拍拍照。
”
最后为什么没坚持下去?
“
不好意思,不想因为我一个人再耽误大家时间。
”
最终,他只好花了
400
元随便参加了一个项目。尽管如此,导游嫌弃他抠门,而多数游客似乎也把耽误时间的账算在了他头上。
游客说,反正下次再也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