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大重组!“中国神湖”起航 ·  13 小时前  
冠南固收视野  ·  多头思维,逢低布局——2025年转债年度策略 ·  2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比亚迪,又有重磅!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博士谈价值本质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8-10-26 14:50

正文

一切从需求的实际出发

我小时候经常去钱塘江抓鱼,那时生态好,鱼也多,轻轻松松就能满载而归。但是这种事情很快就被我的爸妈禁止了,因为这其中经常隐藏着危险。常常一堆海鳗过来中间夹着一条蛇,很多人就在捞起一堆海鳗的兴奋中被蛇咬死了。我的一个邻居家三兄弟就在一次潮水中全部丢掉了生命,实在可悲可叹。我们强调长江之水滔滔,仅取一瓢而已。大家不要搞的天下的水都是自己的,那你迟早会被“淹死”。所以,我们仅取最适合我们的一瓢就可以了,捞了就走。不要整天做发财的美梦,天天想怎么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做过去,顺着道走,有多大就多大,这样很重要。

张五常先生讲,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受到需求定律的约束。需求规律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也是共性的地方,是人类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定律。企业做事的第一原则就要必须符合这个定律。从这种意义上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够完整,尤其对企业来讲是不对的。因为企业可以有N个实际,你的“实际”也是“实际”,我的“实际”也是“实际”,那到底哪个“实际”是根本的?

所以一切从需求的实际出发,并积极努力去满足它,没有比这样做更简单的了。很多企业虽然讲从实际出发,但这个实际是企业自己的实际,而没有把顾客放入其中,或者说没有把市场放入其中,往往的结果是自食恶果。

商品房里,毛竹当钢筋用——替住户问几句

2006年5月25日   钱江晚报

托有关房产商、建筑商以及监理、监督验收机构的福,杭州又“风光”了一回:余杭区人和家园业主发现过梁里面竟然用毛竹代替钢筋!此事上了省内外多家报纸的版面,一时舆论大哗,谴责之声四起。

现在人们最关注的是,这个楼盘相关业主的合法权益是否能够得到应有的保护和赔偿?相关单位及人员的失职或渎职责任能否查清?这不仅仅与人和家园这一个楼盘的住户有关。

这件事情能不能得到公正处理,说得小一点,关系到所有买房人对房产消费环境的信心;说得大一点,关系到老百姓对整个消费环境及执法机关的信心。

事实摆在那里,建筑公司无法否认,但他们把责任往工人身上推,好像他们没有责任似的。甚至还用农村建房拿木板当过梁来搪塞——一个有资质的、建造商品房的建筑商竟然自比农民建房,不知道给他们发各种证书的管理部门有何感想?不知道人和家园的住户看了是什么感觉?

用毛竹代钢筋,就算是个别施工人员所为,公司就没有责任了吗?平时对员工的培训、质量意识的教育做得怎么样?凭他们的推诿、搪塞的态度,令人不敢抱有奢望。该公司的副经理强调说这只是“个例”。问题是,一个有良好企业文化的、爱护自己企业形象,质量意识很强的单位,是不会出现这么坍台的“个例”的。

你用“个例”搪塞过去了,可是这个楼盘里的住户因为这是“个例”晚上就睡得安稳了?相信他们恨不得把自己家的墙壁也砸开来看个究竟呢。这种担惊受怕是不是精神损失?

对无良商人,说什么商业道德之类,是多余的,但是,对监督、管理部门,总不能拿他们当无良商人一样看待吧?总要有所要求吧?但他们的态度也令人担心。

“我们只负责监督验收,不对建筑的安全负责”,“隐蔽工程完工后,我们无法看到里面的结构。”余杭区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的话叫人听不懂:安全与质量有关,那么建筑质量在不在监督验收范围内?隐蔽工程在不在监督验收范围之内?是不是看不见的地方出了问题,质监部门一概没有责任?本报记者询问有关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专家得知:无论是不是隐蔽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都有责任按图纸、按标准进行监督验收。连质监站站长都这么说话,我想人和家园的住户更加睡不着觉了。

人和家园业主维权小组聘请了上海一家房屋检测机构,但余杭质监站表示,请上海的检测站来检测是不妥的。为什么请上海的就不妥了?是不是外地的都不妥,只有本地的才妥?相关报道上看不到有关理由和解释。对此,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专家说:只要是有资质的房屋检测机构都可以请,不管是什么地方的。质监部门无权对此进行限制。

开发商说自己也是受害者,但是不要忘了:每家开发公司都有工程部,你自己的工程部难道不对自己的楼盘负责吗?只说自己是受害者,对你的客户不够厚道吧?

这件事情才起了个头,叫人看不清的、疑心的、担心的东西就那么多。多少总要给人一点放心的东西吧?我们该寄希望于谁呢?

对于楼市同样是市场说了算,如果政府参与太多,搞到最后的结果是风险无限加大。我们来看一个事实,日本二战之后一败涂地,但是日本在战后短短几十年时间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经济大国。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GDP 平均增长平均 8% 以上,甚至超过 10% ,但为什么我们的财富总量上不出来?原因就在于我们有增长,但没有积累。中国的 GDP 是怎么出来的?今天修了一条路,这是 GDP ,明天挖开了,又有 GDP ,工程量虽然有,路没有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一个虚假的繁荣。楼市的发展也是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增长速度很快,实际上是泡沫。地价本来是 10 万的,现在变成 100 万了,那这个 90 万怎么办?房产公司有这个量支撑吗?没有这个量支撑,这盆水看起来水满了,泡沫一旦消失,那水就少得可怜。

北京时间 2008 10 4 日凌晨 3 点,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 7000 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这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干预。美国财政部也已经迅速采取行动,开始收购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救市根本救不起来!因为他们都犯一个错误,把政府的力量看得太大!政府实际上在市场经济当中也是一个方面,力量是极其有限的。这次美国的救市计划,遭到了多少经济学家联名抗议,最后越救越糟糕,不仅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而且把市场搞乱了。

这些例子都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经济或者一个企业最终要靠实业的,没有实业的支撑一定是泡沫。一个企业发展一定靠实力,实力的支撑靠需求,没有把握这些需求都没用!

厂家往往根据自己的成本来定价,所以经常出现消费者喊出低价厂家就脸红脖子粗的场面。而消费者不是根据厂家的成本进行定价的,他是根据这样东西对他的有用性来进行定价,这与成本没有丝毫关系。

一支笔到底定价定多少,一定要问问市场。我从来不赞成一些部门所谓的听证会,然后向消费者解释为什么要提价,这相当于强盗说:“我最近的日子难过,生活费贵了,要多收一点保护费。”因此,成本加成定价法其实反映是从厂家自己的实际出发,而没有把需求考虑进去。

本店价格最贵

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大峡谷沙漠中有家麦当劳分号较其他地方的麦当劳连锁店价格要高出一大截,店家标榜“本店价格最贵”。 店堂里“诚告顾客”:“由于本地常年缺水,所需用水需从30公里以外运来,费用是常规的25倍;为吸引雇员,我们须支付较其他地方高得多的工资;为了在旅游淡季亦能正常营业,本店还得承受季节性亏损;所有这些因素使本店食品价格昂贵,但我们为的是向您提供服务,相信您会理解这一点。”

按照他的说法,说来说去无非是成本高,所以价格高,他还是只从自我的实际出发。因为在市场经济情况之下,消费者买不买取决于他的机会成本,消费者之所以不带,选择买,一定是买比带便宜。问题关键还是在于顾客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而不是生产者成本本身。强调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整个市场的定价权实际上都是在顾客那里。

当阿根廷、英格兰足球队输球后,原球场外销售的两国国旗及其他相关商品一夜间消失得无形无踪。这说明需求重要。

经济学是心理学,

财富在顾客心中,

我以真诚换真心,

企以准精换真金。

所以我们强调“适市而适时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因为消费者的心理极其复杂、千变万化,也根本没有规律,但没有规律不是说被动接受,而要随时主动把握,按照它的变而变。市场面前,任何个人、组织的主观意志力都微不足道,违背了它,必然碰壁乃至头破血流。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强调价值意识,强调智周万物,学佛学。

市场经济有一个原则,谁请客,谁埋单;谁埋单,谁决策。企业的产品由谁埋单?消费者用户!因此,消费者请客消费者埋单,消费者埋单了,企业又怎会有这个决策权?这是价值意识中我们首先要的概念。

何谓价值?

谈到价值我们不得不说马克思如何论述价值的。马克思认为价值是生产这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按照马克思的概念来讲,这种产品的价值大小 生产者定。如果真是这样,传统计划经济的定价怎么会说是随行就市?一碗饭的成本是五毛,请问这碗饭卖多少钱?按照计划经济的概念,按照马克思理论来讲,超过五毛就是剥削,因为成本就是五毛。但是这碗饭到底值多少钱?可以是无价之宝也可以是一文不值。一个饿了五天五夜的人看到这碗饭,就算卖了全部家当也要买下来,这碗饭就成了无价之宝。这时,如果第二个人也拿来一碗饭,此时这个人已经吃饱了,那么第二碗饭就一文不值了。因此,如果供给者、需求者的数量发生变化,价格就发生变化。

死亡也是有成本的。死也是一种利益的选择与捍卫!稻草与金条孰贵?所有的贵贱,所有的好坏与是非都是人搞出来的,宇宙中本不存在贵贱。既然是人搞出来的,人可以把它搞贵,也可以把它搞贱。稻草金条本来无所谓贵贱,贵贱的原因是看你做什么用,什么时候用。一般人看来金条贵,但有可能拿了金条要饿死,对于溺水的人而言,他一定愿用手里的金条换取岸上人的稻草用以救命。而对于稻草来说,它的价值也不是永恒的。因此说要抓住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把握不住永远不是你的了。

牛一定喜欢稻草而非金条,只要存在需求,草窝也能产金蛋。所谓的价值意识一定是别人的有用性!

地下的金子是不是金子?它是又不是,因为物理学上它是金子,但仅仅是物理学上的金子,而非经济学上的金子。经济学上的金子强调它的有用性,物理学的金子强调它的存在性;存在性是有用性的基础,但是存在性不等于有用性。

从有用性出发,许多问题就变得极其简单。因此,作为管理者经常要问的问题是什么?是有没有用,有用继续往下谈,没有用就不要谈。参加鲁班也是一样,不要问贵贱,要问有没有用;买任何东西也是一样,也要按照这个原则进行,要考虑这其中的投入产出,有没有净收益……如此这般,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经济行为。

施正荣讲过这样一句话:财富只是副产品,是不断变化的符号。离开对人类有用性,一切财富就不再是财富,仅仅是存在意义上的那个。人的价值哪里体现的?有用!我在宁波讲过,人一定要被人家利用,因为人同样也是一个商品,不被人家用就没有这个价值。

财富必须不停地转动,一个企业家必须要想办法让公司的资产处于高速运转中,财富的概念就是运动的概念。因此我们发现很多人、很多家庭、很多企业,特别是很多家庭开始很富有,但是到后面会败落。原因在哪里?因为他积累了大量的“不动产”,更为确切的说法是“不赚产”。因为它不转,它就没有发挥它的任何价值,这样越来越贬。

财如轮转,这点非常关键。财富不是金钱,而是转动中的金钱;财富不是物质,而是转动中的物质。作为企业家,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有这样的概念,不能让资源闲着,要让它高速转。

鉴于此,家庭珍藏从来不使用的物件,或者说是丢了太可惜?要么赶紧用掉,要么赶紧送人。资源跟资产不一样,在企业里面用到的大多是“产”字,既然是“产”,那要什么状态?一定是使用阶段啊!而实际上充其量是资源,十年之内土地还是十亩,土地面积没有增加,但是从价值量上发生变化——这也是最终的财富的衡量标志!因此,我们要有的是资产的概念,而不是资源的概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