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博物馆热”“文博热”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级文化,
各种国宝类节目火爆银幕。
同时,
近年来的中考和高考,也涌现了大量与博物馆和文物密切相关的试题。
从阅读到写作,涉及各种知识点的考察,
国宝的问世、收藏、保护,其中的文化内涵、典故、
成语诗词……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积淀,到考试还真的懵圈。
▲2019天津文综卷
▲2018北京中考作文题
“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一定能告诉我们冷冰冰器物背后一个个鲜活的史实:
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艺术、天文、哲学、神话、社会风俗
……
当孩子带着疑问,读懂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让一件国宝变成了一串故事、一段传奇……那么无论是学历史还是学习文物百科,都会变得轻而易举!
这套《国家宝藏:博物馆里的中国史》,
从中华大地上的古人类,到中华文明的曙光绽放,再到青铜时代的壮美诗篇,秦汉大统一的历史狂飙,万国来朝的盛世时光……
脉络非常清晰。
顺着时间的脉络,去探寻这些国宝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孩子们更容易理解,也能让知识更成体系。
👉
比如,春秋战国这一章就选取了
青铜柄铁剑、子犯和钟、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郭店竹简《老子》、杜虎符、匈奴金冠......
可以说,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文物都有涉猎,通过它们,孩子就可以了解春秋战国的发展脉络。
而且,选入书中的都是
这些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
从国之重器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到精妙绝伦的素纱襌衣、长信宫灯、鎏金铜马、翠玉白菜,再到流传千古的书法、绘画作品《冯摹兰亭序》《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
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异彩纷呈!
不仅如此,
书里还穿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国宝故事,让冷冰冰的国宝变得鲜活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拓宽了知识的广度。
比如,
杜虎符
具体是怎么使用的?它
一分为二,国君拿右半,将军拿左半,国君和将军互换顺序行吗?
🔻
再从虎符的历史作用,说到今天“符合”这个词的起源,带孩子纵横古今 ,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
🔻
妇好鸮尊
是用来做什么的?王后、祭司、巾帼英雄,妇好究竟是何许人呢?🔻
冠绝天下的
越王勾践剑
,为什么会流落到楚国?究竟是战利品还是陪嫁?🔻
这些有趣的内容,不知不觉就拉近了历史文物与孩子之间
的距离,还会让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
整套书的
文辞优美,通俗易懂,适合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自主阅读。
书中还出现了
许多诗词、历史小典故
,积累下来,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此外,书中
选取的很多文物,和历史课本是相通的,
但
这套《国家宝藏》中的配图
比历史课本中的更饱满,真实地还原了文物的本来面貌,
是一个不错的课外阅读补充。
这是人教版历史书中的
金缕玉衣:
这是本书中的
金缕玉衣:
有专业文物摄影师拍摄的高清大图,
多角度展示着国宝的流光溢彩。
(▲商·青铜神树)
也有局部放大图、内部细节图,
方便孩子更好地了解文物的每一处精妙设计,
这些都是在博物馆里看不到的。
专业大咖倾力打造,权威、严谨
40家博物馆,163件重量级国宝文物
国宝文物知识博大精深,要给孩子们讲清楚、讲透彻,并不简单。
这套
《国家宝藏:博物馆里的中国史》的
作者、编者、摄影师,可以说都是专家级的——
本书由
原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所长佟洵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家审定。
作者李彦英、孙勐、董绍鹏,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博士、文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或古代建筑博物馆的研究员。
这些
都是文物历史研究方面的专家,由他们负责编写,
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
并且,整套书
经过了几删几减,整整2年才策划编写完成,
从国宝精选到细节知识,都经过反复修改,
从
40家知名博物馆
中挑选出最精华的
163件国宝。
可以看出,这40家博物馆
各个来头不小
,而且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都有兼顾。
现实中要想全都逛一遍,要花费的金钱和时间会是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往往只是走马观花,收获不大。
而有了这套书,孩子们
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各大重量级博物馆的风采,近距离感受历史文明的进程,可以说是一次视觉和精神的双重盛宴。
一部藏在博物馆里的中国史
一套与历史结合的文物百科
按朝代划分,架构完整、脉络清晰
整套书的脉络特别清晰,
按照中国历史的时间段
分为九章,
每件国宝文物都按照所属时期归纳入册。
比如,
元谋人的牙齿、山顶洞人的头骨、仙人洞遗址的红陶罐……
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和开篇。🔻
铜马车、云梦睡虎地秦墓的秦简、代表高超丝织技术的素纱襌衣、长信宫灯……
无不彰显着秦汉大一统时期的历史狂飙。
🔻
嵌珍珠宝石金项链、骑驼乐舞三彩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阎立本《步辇图》……
这些国宝文物都是隋唐盛世生动真实的证明。
🔻
用历史作为背景介绍国宝文物,用国宝文物作为线索串联历史,巧妙地讲述当时历史大环境下的趣味断面,构成一部藏在博物馆里的中国史~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让我们见识了唐代宫廷盛极一时的舞马表演,背后却是大唐盛世如同舞马的消逝般一去不复返。🔻
颜真卿《祭甥侄文稿》
,在遒劲的笔墨背后,是安史之乱给繁盛的唐王朝带来的空前浩劫。
🔻
三国朱然墓的漆木屐
,表面上是吴国重臣的生活文化,背后却是中日木屐起源之争、三国时期的中日交流盛况……
🔻
内文生动有趣、知识面广
全方位解读文物瑰宝
帮孩子打好文学、历史的底子
整套书,163件文物,
信息量非常大,每一个文物介绍都很全面——
👉
每件国宝都会有一个自己的
身份档案,从尺寸、材质、重量、出土地到收藏地,
都会给小读者一个清晰的概念。
👉
有很多
文物发掘第一现场的资料,
为小读者情景再现文物重见天日的历史时刻。
👉
正文中,还有不少国宝在
保存、遗失时的秘闻,
让小读者体会到国宝得以幸存,或不幸损毁时的喜悦和惋惜。
👉
46处花絮讲述了国宝所处时代的历史知识,
让小读者在欣赏文物,领悟故事的同时,能得到历史常识的熏陶。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供了许多
鉴赏中国文物之美的方法。
比如,瓷器、书法等等~
更难得的是,这些知识点,
不仅丰富,还非常有意思,
大多能和时下流行的影视剧故事、流行元素结合起来,很容易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自然融入,再加上精彩的解析,
不仅大大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还提升了文学修养,真的是一举多得。
相信孩子们读完后,
再去博物馆时,一定
能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