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秦朔朋友圈  ·  经济第五城,广州还是一座沿海城市吗? ·  19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爆了!凌晨6点排队,3小时进不去,游客住宾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抄底,封城之下的一场财富转移!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02-11 17:00

正文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01

发小的“抄底”

非冠肆虐,过去一月,经济封印,商业停摆。

两天前,一个发小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寒暄之后,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儿。

发小在生意场上有个朋友,姓陈,专门做女鞋生意的,在我们当地也算小富小贵。去年年中,又连着开了三家自营店。

老陈表妹在当地一家大型旅行社是个小头头,这两年旅游生意红火,老陈妹妹去年就给他哥哥建议,让他哥哥买几辆大巴车,挂靠到他们旅行社上,老陈表妹夫本来也是跑长途的,两家一拍即合,自家生意自家赚,外人都靠边站。

陈总也魄力,自己拿了三百万,又向银行贷款两百万,年前买了六辆56座的大巴。

本来指望这次春节假期,靠自己商场女鞋生意和旅行社生意大赚一笔的陈家,怎么也没想到,疫情的到来,给了他们家致命一击。

旅行社生意彻底停摆,什么时候恢复不知道。

六辆大巴车静静的停在停车场,停车费这都小钱不说了,但两百万的贷款这月已经开始还了。而买车的三百万,是老陈用自己生意的流动资金和家里一大半积蓄付的。

现在商场一个人都没有,门店生意彻底废了。商场也没提免租,自己几家门店的职员工资底薪要照常发,两三百万的货全积压在仓库里,眼看着天要变暖,这批春冬款女鞋起码要亏一百万。每月近二十万的房租,还有二十余万的各种贷款和开支。

“哥哥现在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啊!”这是老陈给发小微信发的最后一句话。

末了,发小给我说:“老陈现在缺钱,他的大巴车,50万抵给了我一辆。”

02

孤岛

其实老陈只算伤筋,还没到动骨的份儿上。

这次疫情导致的经济停摆,中微观个体收入受重创的案例,波及到了各行各业:

单单一个春节,电影票房预估损失70亿;
零售餐饮损失5000亿;
旅游市场损失5000亿;
春运客流量,同比下降8成;
房地产行业售楼处暂停销售;
建筑业停工……

而每一个下滑数字背后,都有很多令人掩卷叹息的故事。

一群人每天笑着刷抖音,哭着刷微博,我在想,疫情结束之后多年的某一天,还会有人再聊起今天种种憋屈么?

可能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的“轻的不值一提”

现在小区封闭,街道网格化隔离,工厂停工,商业休市,航运暂停,物流几乎停滞。

一场病毒,把我们切割成一个个的孤岛,每个孤岛上都有无法描述的画卷和难以落笔的注脚。

03

最受伤的人

我这些天在微博上看到很多人发的求助:


这些求助,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很多,第一次感到春节是过得如此焦灼和烦躁。

因为经济停摆,伤害最深的,就是这些手停口停的低收入人群。

这几十年,全国城镇化催生的人口大迁移,很多原本居住在农村乡镇的人群离开故乡,纷纷涌入大城市。

在老家的人看来,这些人是去大城市赚大钱了,但是,这些人虽然拿着几倍于家乡的工资,但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的压力下,实际上家庭财务非常脆弱,根本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

比如,像农民工。

国内类似恒大、碧桂园这样的大房企,全国项目的农民工都在数百万之多,现在全国项目停工,对这些农民工而言,意味着收入停止。

问了一些朋友,很多基层的村镇现在是只能进不能出,农民工回村后,驻村干部根本就不让他们出来,所以很多人只能留在老家等待春耕,远门务工的人会少很多很多。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也会少很多很多。

04

匆匆抄底

而一些老板,更是有苦说不出。

最近,虽然各地对于复工的计划和条件出来了。

比如2月17日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可以复工,2月24日金融机构和房产服务可以复工,3月2日,科技企业和房企可以复工等等。

但是,很多地方需要企业签署责任状,企业要负责好防护,一旦出现疑似,就要马上封。很多老板在想一旦出问题,责任这么大,复工的风险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算了,还是再等等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