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恩典365
恩典365, 365天,我们天天一起活在 神的爱和恩典里面. (每晚9点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恩典365

4分钟经典短片|为什么信耶稣越早越好?

恩典365  · 公众号  · 基督教  · 2018-04-03 20:00

正文

有人说:

我计划等到临死时再信耶稣。

这样,今生今世

我可以随己意尽情地享受生活,

死后又能进天堂,

岂不两全其美?

从世俗观点看,

这是左右逢源,面面俱到。

然而,

这种计划的结果

并非如预想的那样美妙。


1


筹划着临终时才信耶稣的人以为今生今世按自己的意思去生活会快乐无比。这种观点与现实生活正好相反。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几十年中一件有绝对意义的事是寻求内心的平安。这是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现代人的难处就在于内心没有平安。


无法把握明天,焦虑愁烦,是现代人的难处之一。


我们常常说,除了自己以外,什么也靠不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事情却不是自己能把握得住的。我们经常觉得被推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下一步往什么地方走……工作的变故、婚姻的危机、亲朋的离世或自己健康的衰退,往往突然临到,使我们手脚无措。


正像《圣经》说的那样,“ 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 ”(箴廿七1)。尤其在当今社会,节奏快、变化大、竞争强,我们时时在为生存、生活而挣扎、奋斗,缺乏安全感,内心自然没有平安。

2


不能寻着生命真谛,心灵饥渴、空虚,是现代人的难处之二。

以色列的伟大先知摩西在诗篇九十篇中写道:“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以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诗九十10)。寥寥数句,道尽人生。

虽然人的一生各不相同,有的通达、有的坎坷;有的显赫、有的平淡;有的富有;有的贫穷;有的长寿,有的早逝;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人生是寻梦。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编织的美妙的梦想,并一步一步地、一年一年地、一生一世地为实现这个梦而努力地奋斗、挣扎着。

人们常常在想, 等我越过什么关口或取得什么成功后,那时将是多么美好啊。 正是这种对未来的向往支持着我们不避艰辛、不顾烦劳地一站又一站地、紧张地追赶着人生的列车。

然而,我们也发现, 梦想实现的过程似乎又是希望破灭的过程。 取得某一成功或达到某一预定的目标所带来的欣喜、欢乐是如此地短暂,马上就被新的压力、愁苦所取代。

为什么人会这样呢?原来,“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 ”(传三11)。人是按神的形象造的,神将他的灵植在人的心中。因此, 人生来就有对永生的向往和渴求。 然而,世人奋斗所得,没有一样东西具有永恒的价值,故内心深处总是空虚。

法国着名科学家巴斯噶将此称为人心中的“ 神形空虚处 ”,除了神的灵外,世间一切东西都无法将它填满。认识神以前,这种空虚感折磨着每一个人。

3


难于面对死亡,内心惶恐,这是人生的另一大难处。

按唯物主义观点,有生就有死,人死如灯灭,是顺乎自然的事。但当死亡真正来临时,多数人皆不能泰然处之。


有人说, 人是唯一知道自己要死、又不得不死的高等动物。 人百十年的寿命确实太短暂了。

4

信耶稣就是永生。

由于人的种种难处,加上罪的捆绑,人无法凭己力冲破痛苦的网。以为随自己的心意去生活便能心满意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还有人说,“基督教强调的是死后的永生;我所追求的却是在死之前如何使今生快乐。

”是的,不信主的人事业有成、婚姻和谐、富裕通达也不乏其人。 但一个敢于诚实面对人生的人却无法否认在这种成功、和谐和富足的光环之下,掩藏着的是充满挂虑、痛苦挣扎和饥渴的心灵,只是他人不一定知晓而已。

按世人的本相追求来的各种快乐(包括罪中之乐)是转眼即逝的,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空虚和不尽的忧虑。

此外, 以为永生是人死后的事,乃是一种误解。


前面已经谈到,信耶稣是要得到神赐给的新的生命。当一个人认罪悔改、接受耶稣做个人的救主时,神的圣灵就永驻其身。信徒便与永生的神相连接,就有了永生。

正如《圣经》所教导的,“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约十七3)。

所以永生从一个人相信耶稣的时候就开始了。

5


基督徒不仅有在肉身死亡后进入天堂、与神同在的荣耀的盼望,同时也有平安、喜乐、丰盛的今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