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投资提示:
事件: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到,“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再次着重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紧紧围绕二十大出发,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二十大“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的具象延申。政策端解读请见2024年2月27日发布的《“新质生产力“政策脉络解读-—申万宏源新质生产力专题报告之一》。
新质生产力特别强调“原创性”和“颠覆性”,主要聚焦行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十四五纲要曾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指出,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大产业,映射到A股市场主要涉及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机械、军工、医药、电力设备等行业。
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培育 2-3 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后续重点关注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进展、国内企业机器人事业部创立及量产计划,以及2024年4月18日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应用峰会和2024年8月17日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等产业催化。
脑机接口:工信部等七部门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给出目标,至2025年打造脑机接口的创新标志性产品,突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研制方便、安全的脑机接口产品;至2027年,形成高质量产业链。后续重点关注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与国内脑机接口领域研发新进展。
虚拟现实&未来显示:虚拟现实方面,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指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IDC:2023年四季度中国AR出货量历史首超VR,2023全年AR/VR出货量72.5万台)。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将于2024年3月14日-17日召开的2024AWE上海家电展&消费电子展、Meta/Pico等可能发布的VR新机、2024年9月苹果和华为召开的新品发布会等催化。未来显示方面,《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指出,在未来显示方面,开展量子点显示、全息显示、视网膜显示等先进技术标准预研。研制Micro-LED显示、激光显示、印刷显示等关键技术标准,新一代显示材料、专用设备、工艺器件等关键产品标准。后续重点关注2024年9月的第九届全球光电大会以及曲面屏/折叠屏消费电子出货量和新型显示面板出货量及价格情况。
未来网络:未来网络是数字时代的“底座”和“基石”,包含6G、Web3.0、数字孪生、网络安全、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展望未来,《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底,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IPv6+”等创新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行业“IPv6+”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另外,就卫星互联网而言,2024年2月29日,长三乙运载火箭将五院抓总研制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成功发射。中期看,随着2023年完成试验星首轮发射,2024年有望进入批量组网发射阶段,卫星互联网将逐步由主题投资进入产业投资阶段。
低空经济:2024年2月28日国新办发布会表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白皮书》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至5万亿元。后续重点关注国内空域开放试点进展、地方产业政策加码以及海内外多款机型适航审批节点。更为详细内容参见《探究低空经济的制度保障:海内外空管政策比较》和《探寻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
量子信息:根据IDC数据,2027年全球量子计算技术(包括硬件、软件和即服务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6亿美元左右。预计量子计算的商用元年在2030年,市场需求超过1000亿美元,2022-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72%。2024年3月1日,首个量子通信国家标准《量子保密通信应用基本要求》正式发布实施,后续重点关注相关企业科研进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曾指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后续重点关注将于3月18日至21日举办的英伟达GTC 2024大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发布加速计算、生成式AI以及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以及苹果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进展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应用数量等情况。
生物制造:《“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后续重点关注生物制造相关企业投融资情况以及相关企业研发进展。
新型储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后续重点关注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以及储能企业出海情况。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进展低于预期、产业政策支持发生转变等。